孔子与苏格拉底思想的比较:东西方两位文化巨匠之间的跨时空对话

春秋战国和古希腊是中国与西方思想文化源头兴起与发展的时期,其间百家争鸣、风起云涌。其中孔子与苏格拉底可谓是这两大时代里处于巅峰地位的两位思想文化巨人,

又都以其自身博大的思想与独特的主张开启了东西方文化的历史长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苏格拉底与孔子各自在东西方文化之中的地位是相似的,都是深受其所在历史文化环境影响的时代性代表人物。两人在思想主张方面有许多相似之处,在某种意义上又有着根本的不同。

本文旨在探讨孔子与苏格拉底思想的异同之处,从中也可以一窥东西方文化源头上的差异与共通之处。

孔子与苏格拉底思想的相似之处

  • 孔子与苏格拉底都重视道德,都具有朴素的人文精神

孔子提出了“仁”的主张,“仁”包括了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等思想。“仁”的核心是“爱人”,即宽恕之道,是指君子应该具有的道德品质与修养。

孔子与苏格拉底思想的比较:东西方两位文化巨匠之间的跨时空对话

《孔子圣迹图》——焦秉贞(清代)


如何实行仁,关键在于推己及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换句话说,己所不欲,亦施于人,这是推己及人的肯定方面,孔子称之为“忠”,即“尽己为人”。推己及人的否定方面,孔子称之为恕,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推己及人的这两个方面合在一起,叫做忠恕之道,就是“仁之方”(实行仁的方法)。

孔子认为人要尊重各种礼法,表现得彬彬有礼、敦厚可亲,与所有人和谐相处、相敬相爱,作为君子应该主动克制自己不合乎道德要求的举动与欲望,以达到仁的境界。

孔子与苏格拉底思想的比较:东西方两位文化巨匠之间的跨时空对话

《孔子问理图》:孔子曾问理于老子


总之,孔子极为重视人的道德修养。孔子把中国古代的人文精神从早期的天命观念中接生出来、解放出来,使它得到了独立的弘扬,确立了入世的、现实的人文精神。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卫灵公篇》

苏格拉底生活的公元前五世纪到四世纪是古希腊传统城邦制衰落的时期。苏格拉底之前的智者学派的兴起是雅典民主制的产物,也是西方人文精神的滥觞。

其中的代表人物普罗泰戈拉认为人是万物的尺度,因此道德与否的判断也就因人而异,没有普遍的标准。智者们重在论辩的技术,轻视道德的实践。

苏格拉底则强调道德的重要性

。苏格拉底认为自然万物之中都蕴含着内在目的,即“善”。在苏格拉底这里,“善”还没有成为纯粹的伦理学范畴,而是泛指事物自身的本性,也是它们追求实现的目标。具体到人身上,善就表现为德性。

孔子与苏格拉底思想的比较:东西方两位文化巨匠之间的跨时空对话

油画《雅典学院》——拉斐尔(意大利)


但是说人人都有德性,并非指现实的拥有,而是潜在的拥有。换言之,

人并不是生来就符合人的本性,只有在理性指导下认识自己的德性,才能使之实现出来,成为现实的、真正的善。因此苏格拉底重视后天人自身对德行的发挥与实践。

总之,苏格拉底矫正弥补了智者学派思想中道德实践的空白,发展了人文主义。

  • 孔子与苏格拉底都重视教育,但都不立文字,没有著作传世

孔子一生以教育为主要事业。孔子打破了之前学在官府的情况,他开科受徒、有教无类,不以门第为选拔弟子的标准。孔子善于用对话、讨论等方式开导学生,向学生传授他的学说与心得。

孔子与苏格拉底思想的比较:东西方两位文化巨匠之间的跨时空对话

《杏坛讲学》——孔维克 1994年


孔子认为要向身边每一个人值得学习的长处学习,要虚心学习,不耻下问。“三人行必有我师,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同时孔子认为接受教育与主动学习对一个人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孔子期望他的学生们可以在他的引导之下成为对家庭、社会有用的人。

孔子博闻强识,但一生“述而不作”,没有留下自己的著述。孔子生前整理《诗经》、《尚书》等古代文献,并删改《春秋》,但他本人没有留下著作,其思想主要体现在《论语》之中。

苏格拉底认为每个人都是生来就拥有德性的,之所以有些人没有表现出来德行是因为他们无知而不是本性邪恶。因此苏格拉底认为“美德即知识”,人要通过教育学习到知识,从而发挥出道德的本性。

孔子与苏格拉底思想的比较:东西方两位文化巨匠之间的跨时空对话

苏格拉底雕像


苏格拉底对于教育方法提出了“助产术”的概念。他自认为自己是无知的,所以他不“生产”知识,而是帮助别人“生产”知识。

助产术所采用的方式是问答法,即通过发问与回答的形式,运用比喻、启发等手段,使对方对所讨论之问题的认识从具体到抽象,从特殊到普遍,一步步逐渐深入,最后得出正确认识,生下自己孕育的真理胎儿。这种方法,一般被总结为四个环节:

反讥、归纳、诱导和定义。

孔子与苏格拉底思想的比较:东西方两位文化巨匠之间的跨时空对话

古希腊 罗马古城遗址


苏格拉底从来不主动去教授别人知识,而是通过语言引诱的方式使人意识到自己的无知,从而使人虚心向学,达到教育的目的。

  • 孔子与苏格拉底都关注现实,而不注重于天命与鬼神

孔子一生周游列国,注重现实生活与社会,从不过多讨论鬼神之说。所谓“子不语怪力乱神”。

在鬼神等学说面前,孔子选择的方式是避而不谈,孔子认为人世间的事情尚未处理好,就不必思考鬼神之事。对于鬼神,应该敬而远之。孔子有着极强的社会使命与责任感,一生为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百折不挠。

孔子学说的主要核心是“仁”,孔子认为每个人都要追求达到仁的境界,从爱自己的家人推及到博爱,这样才能实现天下大治。可以说,孔子的思想是带有人本主义色彩的,重视现实功用。

孔子与苏格拉底思想的比较:东西方两位文化巨匠之间的跨时空对话

孔子周游列国


苏格拉底对于古希腊城邦后期暴露出的一系列社会问题十分忧心。苏格拉底是实践型的哲学家,他以与人对话为职业,目的在于揭露人们的无知,促使他们走上求知的道路。

在城邦民主制度衰落的背景下,苏格拉底试图通过知识来挽救雅典。在他看来,对任何事物,我们只有具有了知识才能知道怎样做和做得更好。

他自比牛虻,说雅典这匹马太迟钝了,需要有人时不时地刺激它一下。在最后的审判中,苏格拉底在法庭上慷慨陈词,希望借以来启发麻木的古希腊公民们。在某种意义上说,苏格拉底企图通过自己的死来唤醒雅典人的良知。

孔子与苏格拉底思想的比较:东西方两位文化巨匠之间的跨时空对话

古希腊神话


苏格拉底一生关注社会现实,对改造雅典社会有着极大的热忱。他很少谈论古希腊文明中的神话部分。

在人类文明的早期,因为自然知识的缺乏、对于原始力量的敬畏,无论是西方还是东方都有着丰富的神话与迷信文明。比如中国的《山海经》,古希腊神话等。

因此,孔子与苏格拉底对鬼神之说的避而不谈与对现实的关注是十分卓尔不群且伟大的,都有着人本主义的光辉。

  • 孔子与苏格拉底都批判现行的政治制度,推崇贤人政治与德治

孔子生活在春秋末期,当时周礼式微,社会的急剧变革带来的是礼崩乐坏、人心不古。春秋时代的君主们大多为了一己私利与争霸事业穷兵黩武,百姓苦不堪言。

孔子与苏格拉底思想的比较:东西方两位文化巨匠之间的跨时空对话

《孔子授徒》——冯远


针对这一社会现状,孔子试图应用已经崩坏的周礼来完成社会制度的重建。

孔子极力推崇周礼与三代之治,曾经因为自己在睡梦中很久没有见到周公而发出感慨。

孔子认为理想的统治者本身就要是道德的表率,要做到“仁”。优秀的统治者要恪守道德礼乐制度的约束,要将日常生活中的伦理推广到政治中去。

孔子与苏格拉底思想的比较:东西方两位文化巨匠之间的跨时空对话

《周礼》六卷 清光绪二十年(1894年)


针对古希腊城邦后期暴露出的一系列社会问题,苏格拉底反对过于泛滥的民主。

苏格拉底主张贤人政治与专家政治,苏格拉底认为统治者本身应该是高超的智慧、广博的知识、完美的品德与至高无上的确立的结合,而这一主张是与雅典当时的民主政治不符的,难以被雅典公民所容忍。最后在审判中,苏格拉底也因雅典的民主制度而被雅典公民们决定了死刑。

审判结束后,苏格拉底的学生们去监狱里看望他。苏格拉底本来是有机会在众人的帮助下逃走的,但他拒绝了。他想用死来唤醒雅典人。

孔子与苏格拉底思想的差异之处

  • 孔子注重社会秩序,而苏格拉底注重平等

古希腊时期的哲学家是一些爱智慧而不爱王国、权力和金钱的人,以爱智慧著称的苏格拉底更是如此。

他不屑为政也不畏权贵,为论证神谕,敢于得罪政界要人,社会名流;为坚持真理,也于藐视操生杀之权的陪审团。

这种不屈不挠、居高临下的态度激怒了陪审团,是被最终处死的重要原因。

孔子与苏格拉底思想的比较:东西方两位文化巨匠之间的跨时空对话

油画《苏格拉底之死》——雅克·大卫(法国)


苏格拉底强调要敬畏尊重法律,但这里的法指的是古希腊哲学中的“自然法”。自然法是独立于人类的理解以及特定国家、政治秩序、立法机构和整个社会的制定法而存在的。

苏格拉底以能否发现永恒不变的标准作为评价成文法优劣的参照。自然法主张天赋人权,人人平等,公正至上。自然法是整个科学的思想基础和各种具体法规的指导原则,它高于一切人定法和人为权利。

孔子说: “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孔子走进朝廷的门,谨慎恭敬,好像没有容身之地一般,经过君主的座位,神情庄重肃穆,脚步加快,说话底气不足。如果国君有事传唤,孔子更是紧张,不等马车备好,就徒步匆匆而去。

面对诸侯僭越、违背传统礼制的行为,孔子表现得极为愤怒,认为这是大不敬的,如果连这也能忍耐漠视的话,就没有什么是不能被忍耐原谅的了。

孔子与苏格拉底思想的比较:东西方两位文化巨匠之间的跨时空对话

“君子有三畏”出自《论语·季氏》


孔子也强调法律与社会秩序,但他指的法是成文法。孔子认为人应该遵守社会秩序,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孔子认为人应该孝顺父母、师长,尊敬君主。在历史书写上,孔子认为应该使用“春秋笔法”,自觉为尊者讳。

  • 孔子注重实用与情感,苏格拉底注重理性与逻辑

苏格拉底认为所有的人都被赋予理智的灵魂,并在其最深处对善进行深思。

他强调指出,人之所以为人,并不在于他的肉体存在以及感觉和感官的欲望。只有能够进行自我反省的灵魂才是真正的自我,所以人的本质体现为灵魂运用智慧不断认识和追求内在于人自身的纯粹的善。

由此,苏格拉底就把智慧和知识引进了道德领域,认为知识的真伪与是否可靠是判断是非和善恶的标准。人应该自觉地致力于

认识自己的道德本质,使自己的灵魂得到净化和改善。

孔子与苏格拉底思想的比较:东西方两位文化巨匠之间的跨时空对话

德尔菲神庙,著名的苏格拉底的箴言“认识你自己”即镌刻于此


在苏格拉底看来,美德之所以为美德,就在于它是对事物本性和善的认识。要获得美德,要行善,必须获得相应的知识。

总之,从“认识你自己”到“美德即是知识”的伦理思想的建构与完善中,苏格拉底将情感排斥在了美德之外。只有知识才是幸福的源泉, 无知则是不幸的源泉,所谓的情感则是导致恶的行为的根本原因,在道德领域只具有消极否定的负面意义。

如果说苏格拉底伦理观的核心概念是具有鲜明理性内涵的’知”, 那么在孔子的伦理观中,其核心范畴应该是具有深情厚意的“孝”和 “仁”。

孔子一生致力于探索“人道”即社会生活准则,并且力图使人道的原则在当时实行。而人道的实质内容就是仁德,孔子把“仁”置于“孝”的本根基础之上。在孔子看来,孝的动力就在于内心情感体验的安适和愉悦。

孔子与苏格拉底思想的比较:东西方两位文化巨匠之间的跨时空对话

孔子对道德品质的要求:仁、义、礼、智


正是从这种依据血亲情理的、对于”孝”的正当合理性做出的有力论证出发,孔子进一步肯定了”仁者爱人”的正当合理。在孔子的伦理观中,“知”的地位远远低于“情”。孔子把血缘亲情看成是判定一切行为是否可行的理由和根据。


总之,孔子与苏格拉底两人在思想主张方面有许多相似之处,在某种意义上又有着根本的不同。从两者思想的比较研究中,我们也可以看出东西方文明在源头上的差异与相通之处。

孔子与苏格拉底的思想各有特色,你更赞同与支持谁的观点? (单选)
0人
0%
孔子
0人
0%
苏格拉底
<button>投票/<button>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