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上》——迎奖之作


茅奖揭晓前后

每四年一度茅奖揭晓之后,文坛总会热闹一阵子,作家风光一阵子,享受着至高无上的荣誉和掌声,忙的不可开交。然后,读者趋之若鹜地跟风,掀起一股全民读书的热潮,平时不怎么读书的人,也跟打鸡血似的来了精神,就连我这样的一个保安大叔,也要振臂一呼,跃跃欲试,也要逐一读一遍获奖的五部作品,想亲身体验一下茅奖到底是咋回事?这些作品写的怎么样?这可是我的人生从未获得的勇气和豪情!

8月16日上午,当茅奖作品公布出来之后,网上火了,朋友圈爆了!顿时成了读书人的欢乐的节日,彩旗飘飘,擂鼓喧天!我也唯恐落后,也不知道哪来的劲,一咬牙,一跺脚,去当当下单,准备全拿来。可惜,还是出手慢了,第一时间就被抢购一空,还是各大图书网站把这些作品封存待售,反正断货了,大部分获奖作品处在预售中。

在8月12日第十届茅奖作品提名奖公布以后,我就开始“赌”哪些作品能进前五,但我知道,李洱《应物兄》、徐则臣《北上》这两部作品是板上钉钉子的,明摆的事,准获茅奖。李洱的《应物兄》的网民呼声太高了,虽有争议的声音,但更多的是一致的声音,这部作品我今年三月份就读完了,在我心中评价极高。徐则臣的《北上》呢,他是第九届凭借成名作《耶路撒冷》获茅奖提名奖的作家,这就好像上届进入茅奖待奖委员会“常委”,这四年中只要有符合宏大主题的作品,就准进茅奖“政治局”一样,所以,这两部作品获奖是没有悬念的。

我就开始“押”其余三部作品,梁晓声的《人世间》是我看好的第三部作品,放在购物车里,又看好叶舟的《敦煌本纪》,我的预测这两部作品只能二选一,具体是谁时我也定不下来。刘亮程的《捎话》,我也期待他获奖,原因是喜欢他的乡土哲学散文。葛亮的《北鸢》是部公认的好作品,但葛亮、徐则臣同是70后实力派代表作家,也只能二选一,就把《北鸢》忍痛割爱,我觉得这本书的出版时间有点早了,如果晚两年出版,评委们会不会考虑给70后两个名额,你的这部作品出版三年了,反响还这么好!真替你可惜!但没关系,下届茅奖在遥遥向你招手,你还有“中国三部曲”第三部呢,加把劲啊!没想到,参与“押奖”也是难以抉择的心理过程,读者的感情倾向是如此强烈,尤其梁晓声,刘亮程我的内心期盼他们获奖。

我要说的是,要理性地看待茅奖,茅奖就是给当代知名作家轮流颁奖,这届你的,下届我的,我得了茅奖之后,下部作品写得再好,我也不要了,“礼让”给未获茅奖的作家们。茅奖是根据作品的主旋律和宏大主题,再按照茅奖评选条例和标准,平衡地域、作家年龄,出版社、作品出版时间,作品字数等各自因素综合的结果。不是你想象的那么高。前几届的茅奖作品经过时间的过滤和筛选,能留下几部作品让读者爱不释手,回头再望一望的呢?

几经取舍,在茅奖揭晓前,我先买下了《北上》、《捎话》、《敦煌本纪》。 关于我对茅奖的认知,暂谈这些,现在谈《北上》。

1901,“小波罗”北上的寻亲之旅

徐则臣的《北上》是我阅读的第十届茅奖后第一部作品。读后的感觉后有些失望!豆瓣评分也不高,反应平平。作者在宏大的主题下掩盖了一切不足,作者的笔力,故事的情节托不起他的雄心壮志和文学理想,没有写出大运河到气势和“流动”的灵魂,读后感觉简单肤浅,好像面面俱到了,但多处落脚点都没写到位,没有写活,感到了作者的心有余而力不足,不如说是《马可波罗游记》的新版,用“现代版”更贴切,没有什么新意!

现在的当代著名作家只要是一部作品甫一问世,就会得到评论家和作家的圈内好友一片“热捧”和“盛赞”,读者就纳闷和好奇,果真如此吗? 普通读者虽然不专业,认知和理解有很大的局限性,但凡是能有读这本书定力的人,也会有一个基本的“直觉”,我相信直觉,并沿着“直觉”一路北上去探个究竟?

读这本书有必要先了解十三世纪的意大利的著名的旅行家马可•波罗来中国旅行、生活十七年,所写的一本书《马可波罗游记》。这本游记影响欧洲对中国认知和向往,通过沿运河对中国的所见所闻,详尽记录了中国当时的历史、文化和艺术,还有茶文化。这本游记对以后的新航路开辟产生的很大影响,大运河的申遗成功对大运河的未来会产生哪些影响呢?

小说中的小波罗、弟弟马德福,英国画家大卫·布朗都是梦想来中国做运河上的马可•波罗。中国的运河是他们的朝圣,他们的愿望就是重走一回马可波罗当年来中国的路。

我是抱着写书评的目的去读这本书的,必须精读细读,直到读懂为止,也是为了客观公正去评这本书,所以我又用了几天时间读了第二遍,感觉自己基本理解对这本书的认识。

大运河是作家徐则臣的原乡,自小生活在大运河淮安段,书写家乡的这条河流是他的文学梦想,2014年大运河申遗成功,兴奋之余,产生了创作《北上》的冲动,一位作家,没有冲动的创作欲望和不可阻挡的创作激情,一部成功的作品很难问世。

《北上》在大主题,大叙事,长时间的结构框架下,以历史和当下两条主线。以意大利旅行家保罗·迪马克(小波罗),怀着对他的前辈马可·波罗的崇敬之情,手持一只派克笔,随时随地做沿河北上记录和田野调查,怀着对中国及运河有着特殊的感情和向往,要做一个今天的马可•波罗,由谢平遥做翻译陪同走访,来中国寻找在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失踪的弟弟费德尔·迪马克(马德福)的经历,与挑夫谢常来一家,船老大夏氏师徒,义和拳民孙氏兄弟等人的一路相随的共同生活及所见所闻,对中国历史文化的记录和考察,个人命运和历史结局的反思,把每一个运河人零碎孤立的家族故事和命运,及周家后人的文物收藏和民俗旅游,马德福的后人考古,孙家后人的摄影、谢家后人的“申遗”,一个个故事,拼凑成一个完整的运河史叙事长卷,仿佛亲历,如临再现。这条线索是顺流而下的。

《北上》的历史线索,以中国辛亥革命时期,戊戌变法的失败,这正是中国发生巨变的前夜,这个时期运河漕运的衰败史的肇始,所涉历史事件有戊戌变法,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义和团运动、八里台之战的英雄聂士成之死,秦如玉被日本的疯狗咬死,孙宴临的小祖父因拍裸女照在文革期间被判刑等。

小波罗喜欢喝中国茶,《马可波罗游记》对中国的茶叶也有记载。小波罗喝的都是好茶,太平猴魁,碧螺春、普洱茶等,还一直保持着数茶叶的习惯,喝前数叶数,喝过后再捞出来数叶数,他喝茶时喜欢看茶叶慢慢舒展开来的样子,这也是每个爱茶人的习惯。小波罗在船上和守备大人喝的是“太平猴魁”,这种茶产量极低,有钱也难买。小波罗在喝碧螺春时,有着非常细致形象的描写,喝完一壶时,脖子上冒了一层细汗,说了声“通了”“透了”,这就是喝茶的境界,把中国的茶文化表现的淋漓尽致。他们的后代周海阔,邵星池更会喝好茶,喝的是日照绿茶,感谢徐则臣在茅奖之作为日照绿茶打了免费广告,细心的读者一定会感受到,当下的绿茶最好的当属日照绿茶。

谢平遥是运河的百科全书,是一个时代的记录者。谢平遥又是小波罗的翻译,随从。谢仰止、谢仰淳是谢望和的堂叔,谢望和是电视制作人。 邵秉义、邵星池是运河的船夫,邵家是济宁的世代船家,邵常来是邵家的祖父、曾祖父。邵常来是挑夫、厨子、水手,相当于船上的师爷,他做的最好吃的一道菜是麻婆豆腐。邵秉义说:我的祖辈都跑船,那时的船叫“屋船”,也叫“栈船”,船就是他们的家,船就是他的命,一家人吃住行都住在船上,这辈子我换的船,一条比一条大、一条比一条快,一条比一条先进,我也是与时俱进的船家。

《鸬鹚和罗盘》这一节就是写邵家的。鸬鹚是形容邵秉义水性好的,鸬鹚就是邵秉义,邵家的传家宝罗盘是由邵常来传下来的,是邵秉义是送给邵星池结婚的礼物,这个黄铜做的罗盘。在邵星池急需用钱时以两万五的价钱卖给了周海阔,后来又被邵家原价赎了回去。周家的祖上周义彦一百多年前就是在运河上跑船的。周海阔把这个罗盘作为小博物馆客栈的镇店收藏。邵家的“罗盘”打开了济宁运河历史一个新的维度和船业史见证。

摄影世家孙过程,是孙家的祖上老人,与哥哥孙过路同是义和拳民。他们的叔父孙立心以拍人物摄影出名,文革时期因拍女人裸体照,以流氓罪伙刑五年,从牢里出来后,摄影让他家敏感谨慎了五年,但仍未改摄影世家的传统,后代孙宴临是著名的画家,摄影师,为制作《大河谭》凝聚他辛勤的汗水。

马德福无疑是时代的幸运者,在战火缤纷的年底有幸活下来,在中国遇到了自己的爱情,和秦如玉组建了自己的家庭和后代,并且的自己的长相越来越像中国人,胡问鱼(二蛋)娶了马思德的孙女马思意,胡念之(运河考古学家的胡老师)和姐姐胡静的母亲就是马思意。马思意的奶奶是秦如玉,马德福就是胡老师的太姥爷了。

马德福对如玉有救命之恩,当年秦家代理给风起淀的井水投毒,遭到村民和拳民的愤恨,如玉被两个义和拳民的头目绑架,马德福拔出手枪射杀了两人,秦家母女得救了。他俩开始了北上逃亡之路,逃到了北运河终点北京通州的蛮子营。这也就是作者“北上”的终点,目的地。这样的安排巧妙有意义,马德福在中国寻到了根,扎下了根,有了后代马思意,考古学家胡适之等人。

马思意是性格温和善良的人,《在门外等你》就是写的是她,一家人不管谁外出,她总是把所有的事情给你弄利索了,不管你在屋里磨蹭多久,她都表现的淡定从容,不着急,总是习惯说“我在门外等你”。

大卫·布朗是英国著名的画家,彩绘画画的好,画如玉画得更好。他也是怀着对中国的好奇和神往来到中国。大卫的梦想也是做一个中国运河上马可·波罗,娶个中国的老婆,在水上走,在河边生活。他是暗恋秦如玉的,把如玉珍藏于内心里,把如玉的美从内心溢出诉诸于画上。把如玉的美画的神乎其神,画的跟真人一样,又好又漂亮!

2014.《大河谭》成功申遗之途

这部分是《北上》的第二条线索,是沿运河溯流而上的,由北京到杭州,由今昔追往昔。从2014的大运河申遗成功开始,也是《北上》的当下线索。谢望和、孙宴临等他们为了大运河申遗成功,投入自己的全部感情和精力,做的一档以运河为主题的电视节目是《大河谭》,在缺钱缺人的情况下,各路人马开始了大量的史料搜集和民间调查,用文字、图片、声音、视频等全媒体展示运河人和运河的共同自传。并成立了“望和影视工作室”。

西蒙•格朗瓦尔是一位“瑞拍客”,一个外国人(歪果仁)眼中的水运中国,他拍有大运河系列从南到北的短视频,表达对中国的热爱,也是西方人看到日新月异发展中的中国。

周海阔是收藏专家,收集了许多运河文物,经营着一家“金砖博物馆”和“小博物馆号”的游艇。“小博物馆号”是来回巡视他经营在运河上十二家连锁民俗客栈用的,展现了运河上的蓬勃发展的民俗旅游业。其中济宁店的收藏品就能勾勒出济宁作为运河重镇的历史脉络。助力了济宁民俗旅游业的宣传。周家的小博物馆做的是公益事业,免费向社会开放。周海阔的客栈挂着一副冯友兰的学术对联“阐旧邦以辅旧命,极高明而道中庸”。这句话也是徐则臣在这部作品所要表达历史情结和当下现实情怀。

周家烧窑在苏州也是很有名气的,周海阔把运河上下所有的为皇家烧制砖瓦的古窑遗址都考察了一遍,而且只烧钱,不挣钱,只有这样,周海阔才觉得是正事,乐事。也是喻指作家徐则臣为创作《北上》所下的功夫和发自内心的情怀。 《北上》所展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有京剧麟派创始人周信芳、淮海戏,彩绘、刻画雕版、宣德炉、杨柳青年画、北宋汝瓷、民间有这样的说法“纵有家财万贯,不如汝瓷一片”,乾隆皇帝就有好瓷、好诗的两大爱好。文物之所以贵重,关键在于每一个民间老物件背后的一连串故事。 运河两岸的名胜古迹有漕运总督府、漕运博物馆、淮安船闸、板闸、大闸口、镇淮楼、文通塔、清江浦楼、河下古镇,芦苇荡等作者都进行了适当的切割和交叉,展现了运河丰富的人文色彩。

天津塘沽的风起淀做年画的有两家,秦家和袁家。杨柳青古镇村村街街都是做年画的,比如有名的年画《莲生贵子》、《莲年有余》、《三星图》、《龙王行雨图》等,都会让你重温津门地方的文化特色。

两封信

在战争中,很多人都在给家里写信,免得突然牺牲,连句话也没给亲人留下。“两封信”中的第一封信是大卫·布朗和马德福失散后,写给小波罗的。大卫和马德福在侵华战争中两个人结下了深厚感情,这封信讲述他和弟弟马德福在八国联军入侵中国后,对中国民众昊无人性的抢劫、掠杀及血腥屠杀,遭到了清军和义和团将士的顽强抵抗,认识到战争带来的残酷和民族感情伤害,对所遭遇的创伤表示哀痛和散发人性的怜悯之心。 第二封信是一封意大利语的“蜡封信”,是马德福留在中国的见世之作,这封信是一个中年汉子在运河边挖文物挖出来的,还有一根手杖和手杖上的玉,这和邵家的“罗盘”一样有价值,被周海阔以八百元买来放在曾经放罗盘的位置。这封信对胡适之这一代人寻祖认宗有着特别的意义,是马德福在中国扎下的根,他的后人寻到了根,在《北上》作品中有着“寻根之旅”的重要意义。

徐则臣写河,并不直接写运河曾经磅礴的气势和辉煌的过去,而是写运河人在历史的变迁中不同的人的命运,网上有读者与张贤亮的写的河对比起来。有对比,有区分,才会有验证,时间的河流会过滤出来一切好的文学作品的。

对《北上》提出点质疑的声音,我认为这部作品是盛世下的文学创作繁荣与虚幻的焰火下红极一时的文学现象,宏大的主题映衬下与生硬的拼凑题材的组合,崇高的运河情怀与没有鲜明的个体灵魂的落差,作家的写作技巧在这部作品并没有突破和创新,整部作品开头不吸引人,让读者很难融进与作品的感情,共鸣和阅读的冲动,几次都有昏昏欲睡的感觉,结尾也仓促草率,以马德福尘封的一封信,大运河的申遗的结束,读后感觉怎么就这么简单的结束了,没有引起沉重的思考,也没有寄托和希望的情怀,感觉只是“回望”,没看到“未来”,只有遗憾和怀疑,这就是迎合茅奖的一部作品吗?

徐则臣写作《北上》的雄心壮志没有实践他的文学理想,试图通过运河的百年历史沧桑感,运河人的家族命运感去唤醒沉睡的运河,还原运河的雄浑奔腾不息的生命力,运河的历史文化传承和保护,再次让世人感受这条河的脉息和赋予新的使命,如生态环境和休闲旅游的功能和运河申遗后的期待,都显得未尽人意,我虽尽最大努力,用心去拥抱这部作品,感觉自己也读懂了,厘清了作品的结构框架,读后还是有与期待的落差,这个落差我很难表达清楚,就是感觉主题太大了,着眼点太散了。有些情节拧巴不自然,人物也平行化,读起来不顺畅,读后印象不深刻和未留下让人回味的地方,不是心中的文学作品的样子,我很怀疑当代文学作品在迎合某种一致的东西,文学性普遍降低,让读者看后失望,没有个性,这个时候读者想起了莫言、余华、陈忠实、杨显惠等具有鲜明个性的作家。这是一个普通读者的真实的声音和直觉,也是善意的对待一部作品的真实感受,别无其它。

徐则臣是我喜欢的70后实力派作家,期待他的下一部作品《南下》。

《北上》——迎奖之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