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壓、心臟病都不是病因,那真正的病因是什麼?

一個不到50歲的朋友,從外地不遠千里找我看病,也是病急了沒辦法。



病史:去年冬天,她連續幾日心臟不適,氣短、心悸、身軟無力,傍晚時分更是嚴重,需要多次含服救心丸才能緩解。在家人陪同下去醫院急救,醫生一看立即建議做心梗排查,檢查結果並沒有問題。所以她只能找中醫看了,因為在西醫看來就是沒病。


於是找了她們當地的名老中醫看,一連吃了兩個月,只能說,略有好轉。


今年秋季,又犯了,血壓持續110---180,一天吃一次的降壓藥改成一天吃2次,依然沒有緩解。主要症狀為:頭暈如裹,頭痛欲裂,嚴重嗜睡,渾身乏力,心臟難受,視物模糊,食慾不振。非常怕冷,尤其是後背和小腿,總感覺有冷氣從身體裡往外冒,用姜粉泡腳、艾灸,都沒有緩解。


她趕緊找到另一個名老中醫重新開始吃中藥。半個月後無好轉。


心臟難受到連服救心丸和丹參滴丸也不能完全緩解,頭暈無力噁心。尤其早起,尤為噁心。


同時伴有嚴重便秘,每天都需吃通便藥品。左側手臂發麻,特別是晚上睡覺,經常會因為手臂麻痛驚醒。


她漸漸感覺到了絕望,於是只能到我這裡來試試醫緣深淺了。

高血壓、心臟病都不是病因,那真正的病因是什麼?


概述:係指邪熱內盛,深伏於裡,陽氣鬱閉於內,格陰於外的一種病理狀態。多見於熱病的熱盛至極,反見"熱極似寒"的四肢厥冷、脈沉伏等寒象。由於其疾病之本質是熱盛於裡,而格陰於外,故稱為真熱假寒。這種四肢厥冷,又稱之為"陽厥"或"熱厥"。臨床上應用寒涼的藥物治療具有假寒現象的病證,即"以寒治寒"。針對疾病的本質,用寒涼藥物清其真熱,裡熱一清,陽氣外達,陰陽格拒消失,假寒之象亦自然消失。


為什麼熱極反而會寒呢?因為當邪熱內盛時,陽氣鬱閉於內反而不能布達於體表和四肢,而且邪熱越盛,厥冷的程度就越嚴重。所謂熱深厥亦深”。


那為何實證卻又有羸弱狀呢?是因為由於火熱、痰溼、積滯或者瘀血等邪氣病理產物大量積聚,導致氣血不能暢達,從而出現身體乏力、四肢痿軟的症狀。


而火熱、痰溼、積滯和瘀血,她都有。這些才是導致她身體極度不適的根本原因,高血壓和心臟病,不過都是症狀之一,而不是病因。


總結一下,舌紅,苔黃膩,脈像為輕按弱,重按有力而數。四診合參,她的病機主要為溼熱內蘊瘀血阻絡。治療的辦法就豁然開朗了,一是清化溼熱;二是涼血化瘀。


組方:柴胡6,川楝子10、黃芩6、白芷6、川芎6、大腹皮10、檳榔10、生雞內金10、蟬衣6、片薑黃10、生大黃5(後下)、生地黃20、丹參10、茜草10。

(此方只針對該病患,僅供大家參考,務必在醫生指導下使用)鍋裡放適量水(至少兩碗半水),然後把藥材放入鍋中浸泡半小時,大火煮開後,小火保持沸騰十五分鐘,即可濾出藥汁。一天兩次,早晚各一次,一次一飯碗,溫服。


服藥後第7天開始,所有的情況全面改善,血壓維持在85-135左右,晚上稍微高些,頭暈頭痛大大緩解,精神好了很多。胃口已開,想吃,能吃下,開心。怕冷的症狀已經不太明顯。


然後我給她再調了一下藥方,又喝了7天,她已經能吃能睡了,精神大好,血壓也比較穩定在正常區域,有兩天忘記吃降壓片,血壓也沒有變化。


組方:生石膏25、知母7、炙甘草3、東北大米10(此方只針對該病患,僅供大家參考,務必在醫生指導下使用)鍋裡放兩碗半水,然後把藥材放入鍋中浸泡半小時,大火煮開後,小火保持沸騰十五分鐘,即可濾出藥汁。一天兩次,早晚各一次,一次一飯碗,溫服。



我之所以要分享這個醫案,就是我發現,現在越來越多的重危病人,看起來極度虛寒的,反而是這種陽盛格陰的熱證和大實若羸狀的實證。


在治療的時候,一定要根據舌脈的情況仔細辨證,千萬不要被表面上的虛寒迷惑,而一味地進補。這樣只會導致內熱更盛,病情愈加嚴重。


我們學習中醫,最重要的就是客觀辨證。一旦辨證準確,用藥方向就準確,具體藥方並不拘泥,時方經方皆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