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啟動新戰略 看恆大如何“減負”前行?

恆大,2019年成績單公佈了!

銷售額6011億元,同比增長9%;

核心利潤408.2億元,同比下降48%;

資產負債率77.9%,同比增加4.2個百分點;

淨負債率159.3%,同比增加7.4個百分點;

現金餘額2287.7億元,同比增長12%。

覆盤20多年發展史,恆大實現了從“規模王”到“利潤王”的切換;實現了“先做大後做強”的轉變!不過,作為一艘地產航母,偏高的負債率一直是恆大難以迴避的話題。

下一步,

恆大如何走?

如何轉型?

如何“減負”前行?

在業績發佈會上,許家印給出了答案。大概是這樣的——恆大從2020年開始啟動戰略轉型,全面實施“高增長、控規模、降負債”發展戰略,用最大的決心、最大的力度,把負債降下來。

全面啟動新戰略 看恆大如何“減負”前行?

許家印宣佈恆大全面實施新戰略

加速|高增長

2022年實現銷售破萬億

眾所周知,過去在拼搶規模的賽道上,恆大銷售業績一直保持在行業前列,而今年還要繼續加速:根據恆大的內控目標,2020年力爭實現銷售8000億,2022年力爭1萬億。

今年以來,房地產進入寒冬,多數房企業績出現同比下滑。要實現銷售逆市大幅增長,需要充分利用恆大充足的土地儲備及“網上銷售”的巨大優勢。

據恆大管理層介紹,目前恆大擁有2.93億平米土地儲備,今年總可售面積達1.32億平方米,可售貨值達1.27萬億,按照64%的去化率保守估算,可實現銷售8110億,完成8000億銷售並無壓力。

在此,值得一提的是,恆大一季度業績簡報顯示,其“網上銷售”的顛覆性營銷革命持續發力,截至3月底公司實現銷售額1465億大增23%,銷售回款1133億大增55%,行業排名第一,刷新公司一季度銷售及回款最高歷史紀錄。

一季度業績“開門紅”,充分展現恆大實施新戰略的巨大成效,也為恆大實現“2020年8000億、2022年1萬億”的銷售目標奠定了基礎。

減速|控規模

土地儲備降至2億平方米

除了做高增長的“加速”外,“減速”也同樣重要。為此,恆大著力控制土地儲備規模,要實現土地儲備負增長,即未來三年每年要降低3000萬平方米左右,到2022年降低到2億平方米左右,以降低土地費用支出,減少資金沉澱。也就是說,集中消化現有土儲、嚴格控制新增土儲,將是恆大未來幾年在土儲策略的兩大基調。

作為國內土地儲備最高的房企,恆大此番提出的新戰略,以大力加強銷售及減少拿地開支為主要策略,實現負債大幅下降,充分體現了許家印前瞻性的經營智慧和戰略眼光。

年報顯示,恆大擁有2.93億平米的土地儲備,因此可以適度減少拿地,充分利用現有土地儲備,既能確保公司的持續發展,還能大幅減少支出,為新戰略的實施提供有力保障。

全面啟動新戰略 看恆大如何“減負”前行?

恆大一季度銷售及回款對照圖

拐彎|降負債

2022年總負債降到4000億以下

高負債一直是恆大難以迴避的話題。年報數據顯示,報告期內,恆大資產負債率77.9%,同比增加4.2個百分點;淨負債率159.3%,同比增加7.4個百分點。

按照恆大的規劃,有息負債每年平均下降1500億,到2022年要把總負債降到4000億以下。恆大顯然對這“高難度”目標的完成信心十足。

許家印在現場算了筆賬,“18年、19年,恆大銷售回款每年維持在4500億左右,如果今年實現銷售8000億,回款按7000億計算,就會增加2500億的銷售回款。同時,恆大今年減少土地儲備3000萬平方米,就等於減少600億的支出。這樣一增一減,就一定能實現今年有息負債下降1500億的目標。”

分析人士認為,強大的銷售能力、充足的土地儲備、過硬的產品品質、強大的管控能力和團隊執行力,為恆大實現戰略目標提供強有力保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