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青春期叛逆的真相:看懂的家長,孩子有救了

撫養孩子長大成人是一場漫長的長跑,而途中我們會遇到許多困難和障礙。在這重重障礙中,叛逆期也許是路上的一座高山了。

關於叛逆期的定義,官方解釋是這樣的:“青少年正處於心理的過渡期,其獨立意識和自我意識日益增強,迫切希望擺脫成人(尤其是父母)的監護。他們反對父母把自己當小孩,而以成人自居。為了表現自己的‘非凡’,他們也就對任何事物都傾向於批判的態度。”

孩子青春期叛逆的真相:看懂的家長,孩子有救了

幾乎所有的父母對叛逆期都有很大成見

網絡上的定義太專業了一些。我喜歡用最貼近實際生活的語言來表達:通常我們說的叛逆期,就是孩子不聽話、自作主張的時期。這樣說,是不是就好理解了?這樣的理解,是不是讓你聽起來感到更加深刻?

那每個孩子的叛逆期都會有什麼樣的表現呢?

“不聽話”“學習沒精神”“做事不積極”“回到家裡拼命地玩遊戲”“講道理不管用”“油鹽不進”……在我們看來,還沒長大的孩子,有時候會處處覺得自己很有理,處處和我們對著幹,就是不服管,就是不聽話,這就是叛逆期的表現。

孩子青春期叛逆的真相:看懂的家長,孩子有救了

從父母的角度出發,一個乖巧溫順的孩子當然更討人喜歡,聽話最重要,讓幹什麼就幹什麼多好。乍一看來,糾正孩子的叛逆似乎沒有什麼錯誤,畢竟孩子的確也是在某些方面與我們的期望有所差別,或者說在我們的教育觀中存在不聽話的表現。可是再好好想想看,孩子的叛逆從何而來?他的叛逆到底應不應該被稱為是“叛逆”呢?

孩子青春期叛逆的真相:看懂的家長,孩子有救了

12-15歲美好的青春期

孩子在12-15歲之間,還會出現他人生中的叛逆期,這通常是伴隨著孩子的青春期而來的。孩子此時的視野和見識變得更加寬闊了,他會發現他學到的內容和看到的社會是不相符的。此時,他開始嘗試按照社會的方式去理解學校的學習。這在“大人”的眼中是比較“反動的”,於是大人開始了“鎮壓”。最終,基本上會以小孩的無奈接受而告終。

以上基本上就是我們通常對於孩子叛逆期的認識。然而,所謂的“叛逆”,真相是什麼呢?

“叛逆”是成人對孩子的一種輕視

叛逆的本質,要從“叛逆期”這個名詞的來歷說起。其實,“叛逆期”首先源自孩子一系列的表現,給爸媽帶來的困惑,從而引發了焦慮、失望和無奈的情緒,最後爸媽們對此下了一個定義:“叛逆期”。也就是說“叛逆期”是以爸媽為中心下的定義,而不是孩子。

孩子青春期叛逆的真相:看懂的家長,孩子有救了

當我們定義“叛逆期”的時候,我們都潛意識地下了另一個判斷:“孩子的這些表現是不合理的”。

這樣下定的義的好處有兩個:一是叛逆期是一個時期,它有開始也有結束。這其中帶著爸媽對現狀的無奈,以及這個現狀會好轉的期待。另一個好處,叛逆是孩子的問題,而不是爸媽的問題。於是爸媽可以仍然按從前的方式對待孩子,等待孩子“改邪歸正”。這個定義,真的是“恰到好處”。

然而,如果你細心一些就會發現,叛逆期的症狀,難道只有這些時段才存在的嗎?

對於這個問題,你是不是清醒了一些?

實際上,這些症狀一直存在,只不過當問題發展到爸媽無可奈何的時候,我們就認為他的“叛逆期”到了。也就是說,從根本上,叛逆期並沒有特定的表現。有的只是這些現象的極端惡化。

你有沒有發現,叛逆期的定義實際上是家長的“精神勝利法”?既然沒有辦法解決,就給它下一個定義,來證明自己是沒有過錯的,這個結果是合理的,本來就是這樣的。

孩子青春期叛逆的真相:看懂的家長,孩子有救了

叛逆期的孩子被父母“鎮壓”的後果

瞭解了“叛逆”是什麼,我們再來看一看大部分爸媽對於叛逆期的處理方法都會帶來什麼樣的結果。

叛逆期來到的時候,孩子已經處在青春期了。這個時期爸媽普遍會比較迷茫。因為孩子基本上不會再主動提出自己的要求,而是直接去行動。爸媽通常只有事後才有機會去處理,可是為時已晚。

即使我們事先告誡孩子,孩子也會說“我知道了”“我知道要這樣做”。然後,他依然我行我素,於是大人開始抱怨孩子不講道理,不守承諾。最終孩子的叛逆會引起爸媽空前團結,最後被爸媽軍團強行鎮壓。孩子在這次叛逆期就會收穫到:“在現實面前,我太渺小了”。

孩子青春期叛逆的真相:看懂的家長,孩子有救了

家長需要知道,孩子青春期出現的種種問題並不是要遠離你,而是通過這些信號在向你求救,其實他想要的是用更好的方式和你相處。而父母如果意識不到這一點,

採用了不恰當的方式對待孩子,不但不會解決孩子的種種問題,反而會錯失了教育孩子的最後機會。

我一個擔任初中班主任的朋友,天天面對幾十個青春期的孩子,可以說是頭疼欲裂了,好在他看到了這本《解碼青春期》,覺得裡面的應對方法很受用。這套書籍是樊登讀書會力推薦的。該如何陪伴孩子十幾歲的成長?

孩子青春期叛逆的真相:看懂的家長,孩子有救了

雖然我家圖圖還小,但現在孩子的青春期總是來得措不及防,要處理好與青春期的孩子之間的關係,就要先了解青春期的孩子。

孩子青春期叛逆的真相:看懂的家長,孩子有救了

孩子到了青春期,隨著身體的發育、所學知識的增加和閱歷的增長,他們的自我意識開始增強,此時的他們進入一個人生最衝動的階段。

在他們眼中,父母可能是落伍的、古板的,或者是得不到父母的理解而開始惱羞成怒。

隨著青春期到來,家長會發現孩子出現一些怪異行為,比如自私、悲觀、厭世、早戀、沉默、難以溝通,這些都是需要家長的正確引導,幫助孩子樹立自尊、自愛、自立、自強的人生,孩子才能步入青春的正軌。

孩子青春期叛逆的真相:看懂的家長,孩子有救了

家長要做孩子最好的性教育老師,及時、恰當地接觸孩子的一些困惑,撥開孩子心中的疑雲,讓孩子健康、快樂地成長。

所以作為家長,我們就得找到他們不管是青春期的“早戀”還是叛逆期的“根”,拆掉拒絕交流導致親子隔閡的“牆”。

這本書給大家一一解釋青春期孩子的常見行為,就是為了幫助家長找出問題的本質根源,總結解決問題的方法。

孩子青春期叛逆的真相:看懂的家長,孩子有救了

46元一本青春期叛逆期育兒書籍,一個月看完的話,一天用不到2塊錢,不過就是一頓毫無營養,簡單粗暴的外賣價格,而這樣的或許能讓無奈、抓狂甚至絕望的你們有了一些頭緒哦!

孩子青春期叛逆的真相:看懂的家長,孩子有救了

青春期的孩子,內心最為敏感,他們可謂被關注,被父母尊重。只有和孩子成為朋友,孩子才能夠對父母坦誠相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