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小年:對於當下局勢,我就這18個字

出現1929式危機的概率不大

市場上關於新冠病毒疫情會引起衰退,已經取得共識。現在爭論的是是否會引起大蕭條。

1929年大蕭條持續十年,直到二戰軍需井噴式增長才走出蕭條。

日本從89年開始就經歷了長時間的衰退。對經濟和生活的影響可以跟1929年大蕭條類比,只不過侷限在日本國內,波及範圍沒有那麼廣而已。

1929年大蕭條,國民經濟中的幾大板塊:企業部門、金融部門、家庭部門,資產負債表全部被破壞。

首先發生在金融部門:1929.10.24 道指盤中下跌11%,24-29號累計跌掉25%,市場發生恐慌拋售,出現踩踏現象,股票債券都拋掉,引起流動性緊張。

流動性緊張如何傳導到整個經濟?傳導機制:拋售資產,搶現金,流動性奇缺,於是衝擊銀行,銀行放貸都是儲蓄者的錢(部分準備金制),銀行間拆解市場(用國債作抵押做隔夜拆解),由於大家都在搶現金,銀行間拆借市場迅速枯竭。

2008年美國就發生了同樣的情況,雷曼兄弟破產之後,所有銀行都捂緊錢袋子不往池子裡蓄水。

1929年11月、12月兩個月美國由於流動性危機引起銀行資產負債表被破壞,倒閉銀行650家,1930年1300家銀行破產,包括當時第四大銀行Bank of United States。到1934年,24000家銀行裡倒閉了9000家,1400億美元(1930年美國GDP1000億)的存款消失。

於是1929年股市震盪,金融機構資產負債表被破壞,銀行破產,引起家庭部門資產負債表被破壞;銀行體系停頓、消費消失、引起一連串企業破產。

2008年的金融風暴的演化過程跟1929年大蕭條很像,但由於美聯儲採取了積極救助措施,沒有演化為大蕭條。

伯南克開閘大放水,避免了金融機構的倒閉。花旗銀行跌到市淨率小於0.2,美國政府成為花旗和美洲銀行的股東,穩定了市場信心。

伯南克昨天的講話:

2008年美國金融體系裡到處都是有毒資產:

1. 價值高估的資產(股票、債券,股票中很多次級按揭為主的金融衍生品)。

2. 美聯儲加息太快,導致家庭資產負債表被破壞,抵押房產被拍賣,房價崩了,金融衍生品價格下跌。幸運的是企業的資產負債表健康。政府債務不多。

多米諾現象關鍵環節是銀行體系的崩潰。如今幾次資本市場的熔斷之後,標普跌了30-40%,市場上的恐慌情緒是否會發展到衝擊商業銀行體系?

新冠疫情下,實體經濟企業破產不可避免、家庭消費下降不可避免,是否會引起銀行體系垮掉?

弗裡德曼的結論:當股市崩盤、市場流動性緊缺時,中央銀行應該注入流動性。大家知道了如何避免流動性危機演變為金融危機。

美聯儲和歐洲金融體系特別是商業銀行能不能守住?

金本位制下央行無法任意發行貨幣,1929年沒有貨幣政策工具:公開市場操作、準備金率、貼現率。1934年,羅斯福政府放棄了金本位制。認知障礙和缺乏貨幣政策工具導致了大蕭條。

美國銀行體系,180萬億美元總資產,其中利率敏感48萬億,這部分資產主要是債券,會有相當損失。其他不敏感資產,但是對於實體經濟敏感,也就是有破產就壞賬。

現在美國金融體系比2008年健康很多,表現在資本充足率11%(2008 8%),抗風險能力顯著提高了。任何壞賬需要資本核銷。 還有1.3萬億超額儲備,是美聯儲發的。美聯儲QE造成貨幣多餘,就變成了儲備。一度達到3萬億,但美聯儲縮表後降到了1.3萬億,可以抵擋衝擊。

美聯儲印鈔機在,不可能發生擠兌,這和1929完全不同。即使利率到0, 用QE來收購有價證券。QE理論上無限量,長期不是好事,但是當前有利。

個人認為目前和2008年比,銀行體系健康,家庭資產負債表完好無損(對比2008就是家庭資產負債表失衡),金融體系流動性不缺。唯一不好是企業部門負債和政府負債高。

美國國債已達GDP100%, 當然比日本的300%還是低。中國政府負債率不算太高,加上國有部門(各種平臺)加上去應該不低,我手上沒有數字,黑箱一般。

短期來看,流動性風險緩解,1929式的危機概率不大。風險在於疫情反覆長期衝擊,影響實體。只要美國金融不出事情,就不會有大的影響。

手裡捏著美元還是核心,其他貨幣的用途都不行,包括英鎊。所以美國銀行體系不崩,就問題不大。 但是,衰退是不可避免的,而且衰退時間會比較長。

中國防疫取得偉大成功,復工率其實沒啥意思,訂單在哪裡呢。產能開動了沒有訂單是沒有用的。 全球大家一起跟著走,防疫不那麼緊張,經濟形式還是一樣嚴峻的。

現在的活是春節前的訂單,四月份訂單會馬上銳減,經濟活動進入半停滯,那作為第一大製造國,國內市場無法消化。

網上議論國際的很多說法是愚昧,他們的疫情一天不結束,我們就沒訂單,工人沒有工資就沒有消費。後半段我們跑不了,要陪著全球走完防疫的全程。世界經濟恢復正常,中國才能正常。

新冠疫情說明全球化一定要繼續進行下去。再次證明全球化要繼續推進,否則全球防不住疫情。

我們服務業遭受重挫,前兩個月工業產出下降13.5%,消費品下降25%,服務業重災區,此次衰退週期一定超過2008年危機。

許小年:對於當下局勢,我就這18個字

盡全力保住中小企業

企業唯一要做的就是要收縮下面講如何應對,其實我也沒啥好辦法。經濟好轉要看年底了。

本來隨著復工經濟恢復正常,但是幾十年的全球化中國經濟已經離不開世界,世界經濟也離不開中國,我們已經綁在一起。我們要跟全世界一起經歷下半場。

我們無法關起門來自己玩。我們不僅缺糧食缺石油,我們缺市場,我們缺訂單。我們的人均GDP是美國的1/5,歐洲的1/4,國內的購買力支撐不了我們如此龐大的製造能力。

我們還缺原材料,特別是技術含量高的基礎原材料,必須從韓國從日本、德國進口。我們缺技術,關起門來技術無法快速發展。人均收入1萬美元,勞動力成本已經不是40年前,必須有高技術含量的產品來支撐。

我們過去開放政策中迅速縮小技術差距,第一大功臣是開放政策。如果自己關門搞,沒有希望。 人均收入10000美元了,勞動力成本高了,需要高技術含量產品才能用得起。

不是用農民工的概念了,要用工程師。初級加工產品不能往下發展了。 我們和發達國家的技術差距是關起門來搞不出來。包括互聯網有今天的成就,是靠開放。

在全球抗疫過程中,企業唯一要做的就是要收縮,救企業。企業還在就有希望。一旦倒閉了就會很困難,企業沒有十幾年功夫是站不住的。財政政策在這點上要學習別人救中小企業。中小企業占城鎮就業80%,保住他們就是保住社會穩定。

對於當下局勢我就這18個字

最後講下新基建。

30萬億50萬億的錢從何而來啊?目前財政要減稅的,財政已經很緊張,銀行貸款有債務風險。

所謂新基建,八仙過海,前四仙,人工智能、雲計算、工業互聯網、北斗導航。這需要多少投資?廠房?設備?全投資在智力上的,拉動不了需求和就業。幾百萬大學畢業生有幾個能幹這些活的?這些創造不了就業。除了北斗導航,其他不是政府幹的事情。

後四個,5G,特高壓,充電樁,高鐵都是老基建了。

不要過高估計5G應用,還有很長的路要走,生活端5G還用不到。自動駕駛和工業互聯網是關鍵應用,自動駕駛遙遙無期,工業互聯網不是投資能夠砸出來的-和消費互聯網完全不同。充電樁就是個加油站的概念,特高壓高鐵都是四萬億的活,老基建。

說到底,怎麼辦。

企業謹慎經營,國家層面來說,過去的方針政策是對的,改革要需求,改革要效率,從改革要GDP。去槓桿可以放下,供給側改革要繼續推進。

企業發展是關鍵,就業,需求的關鍵。

再說一遍:“保護私有產權,國退民進,放松管制,全面減稅”,反正我就這麼幾句。

●文章來源 | 人文學會(ID:HES1929)

●圖片貼紙來源 | 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