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口防護服、口罩的標準是什麼?看這裡就沒錯啦!

出口防護服、口罩的標準是什麼?看這裡就沒錯啦!

出口防護服、口罩的標準是什麼?看這裡就沒錯啦!

由於全球公共衛生事件的不斷蔓延,各國的醫療防護物資也紛紛“告急”,出現了供不應求的情況,國家鼓勵防護服等物資出口海外,為全球共同抗擊疫情做出貢獻,這就需要各企業按相應標準規範生產出口。


為此,本文調研了國內外的醫用防護服和口罩標準,詳見全球主要國家或地區防護服及口罩一覽表:


全球主要國家或地區口罩標準一覽表

出口防護服、口罩的標準是什麼?看這裡就沒錯啦!


全球主要國家或地區防護服標準一覽表

出口防護服、口罩的標準是什麼?看這裡就沒錯啦!

出口防護服、口罩的標準是什麼?看這裡就沒錯啦!

隨著全球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疫情的不斷蔓延,戴口罩是民眾必不可少的“防毒”措施,國內外口罩的需求急劇增長,因此有關口罩的“有效性”、“達標”及“選用”問題也迅速成為了公眾的焦點。


出口防護服、口罩的標準是什麼?看這裡就沒錯啦!

為此,我們通過多種方式查閱資料,調研了國內外的口罩標準情況,希望能使大家瞭解市場上的不同口罩之間的基本特點與差異。

首先就大家關心的幾個關於口罩的流行詞彙進行下梳理:

★N95口罩

目前國內醫用領域要求最高的防護口罩,技術指標詳見 GB 19083,可用於高風險、高暴露的防疫一線醫護人員和工作人員防護。


★醫用防護口罩

經常提到的N95型口罩,是指通過美國NIOSH(美國國家職業安全衛生研究所)認證,符合美國呼吸護具標準42 CFR Part84,非油性顆粒過濾效率達到95%以上的口罩,包括 N 、 R 、 P 三種系列。


N 系列即可阻隔非油性顆粒物的呼吸防護器具(包括口罩),而國內相關標準體系是沒有N95的說法的 ;此外N系列口罩可用於防護顆粒物的場合、包括病毒等病原體傳播的場合。


★勞保口罩 (KN 、KP系列):

國內勞保領域普及最廣的標準GB 2626 中的概念,標準中呼吸器(包括口罩)分為 KN 和 KP 系列, KN 系列可阻隔非油性顆粒物,KP 系列可阻隔油性和非油性顆粒物。


★過濾效率:

醫用防護、外科口罩與普通口罩的主要區別是能阻擋液體尤其是血液滲透。


BFE:要≥95%細菌過濾效果 (Bacterial Filtration Efficiency),是用以測量口罩過濾細菌的效率,數值越高效果愈好。可過濾:3微米微粒,包括花粉或普通飛沫。


PFE:≥95%是粒子過濾效果 (Particulate Filtration Efficiency),測量口罩過濾粒子的效率,數值越高效果愈好。可過濾:0.1微米微粒,包括阻擋流感、沙士等病毒。


VFE:是病毒過濾效果 (Viral Filtration Efficiency),測量口罩過濾病毒的效率,數值越高效果愈好。可過濾:0.1至5微米微粒,更佳阻擋流感、沙士等病毒。


由於新型冠狀病毒的傳播途徑主要經過飛沫傳播,通過國內外不同文獻得到的飛沫粒徑分佈的實驗數據瞭解到,直徑大於20μm的飛沫會迅速沉降,直徑在0.5μm~20μm的飛沫會懸浮在空氣中並被易感人群吸入。飛沫是一種非油性顆粒物,因此防護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口罩,必須能夠滿足過濾直徑0.5μm以上直徑的非油性顆粒物微粒的要求,才能有效阻擋飛沫,起到保護作用。


口罩的多層結構能阻斷大顆粒,而最難隔離的顆粒在0.1-0.3微米之間。通常以0.3微米顆粒的阻隔能力來劃分口罩顆粒過濾等級,如KN95即表示能阻隔95%的0.3微米顆粒。


口罩標準中的“過濾效率”是指在規定條件下,口罩對空氣中的顆粒物濾除的百分數,也就是我們通俗理解的口罩隔離病毒的能力,除此以外,就是佩戴的舒適度(

通氣阻力)。但這兩個指標又是一個相互矛盾體,通常口罩防護性能越高,舒適度相應也會降低。


下面我們將分析中國、歐盟、日本、美國、澳洲、韓國等地的口罩標準情況,使大家更進一步瞭解口罩的基本特性與功能:


1.中國出口(公司行為)

用於銷售:

需要經營範圍內有醫療器械經營許可證的,進出口權的,才能出口。


用於贈送或代為採購:

作為贈送的,或者代關聯公司(兄弟公司,母子公司)採購的,要提供採購的廠家或公司的國內生產廠家的相關資質證明文件,與我們進口時要國外提供三證(營業執照,產品醫療器械備案證明,廠家檢查報告)一個道理。


2.韓國

必要資料(資質):

提單,箱單,發票,韓國進口商營業執照,韓國收貨人需要到韓國藥監局Korea Pharmaceutical Traders Association. 提前備案進口資質(沒有不行)網址:www.kpta.or.kr。

企業自用又是受贈的情況,可以自行進口,不需要有相關資質。


口罩要求:

口罩還需要有詳細的原產地標識,如果是中國製造務必有標籤:Made in China, 生產廠家信息,保質期,還要準備成分含量說明,製造工藝流程,這些文件都有了還沒有結束,還需要貨物到了韓國以後進行精監化驗送交樣品到實驗室,化驗合格後方可進入韓國市場銷售流通。


韓國口罩標準及認證要求:

出口防護服、口罩的標準是什麼?看這裡就沒錯啦!

韓國醫用口罩認證標準:

韓國的口罩標準KF (Korean filter) 系列,是由韓國的食品藥品管理部門 (Ministry of Food and Drug Safety,MFDS) 發佈的韓國主流口罩標準 (Regulations on the Approval,Notification,and Evaluation of Quasi-Drugs) 。


3.日本

必要資料(資質):

提單,箱單,發票

出口日本的PMDA註冊醫療器械公司希望把產品投放到日本市場必須要滿足日本的Pharmaceutical and Medical Device Act (PMD Act),在PMD Act的要求下,TOROKU註冊系統要求國外的製造商必須向PMDA註冊製造商信息。


口罩要求:

包裝上印有ウィルスカット99%的字‪樣⁢都是超過國內過濾效率95%(N95口罩)標準的醫用口罩!

PFE:0.1um微粒子‬顆‬粒過‬濾‬效率

‬BFE:細⁡菌⁡過濾率

‎VFE:病毒過‪濾 率 

ウィルスカット:病毒攔截


1. 醫用防護口罩:符合中國GB 19083-2010 強制性標準,過濾效率≥95%(使用非油性顆粒物測試)。


2. N95口罩:美國NIOSH認證,非油性顆粒物過濾效率≥95%。


3. KN95口罩:符合中國GB 2626 強制性標準,非油性顆粒物過濾效率≥95%


日本口罩標準及認證要求:

出口防護服、口罩的標準是什麼?看這裡就沒錯啦!


4.歐盟

必要資料(資質):

提單,箱單,發票


口罩要求:

在歐盟,口罩屬於PPE個人防護用品,“危及健康的物質和混合物”。2019年起,歐盟新法規PPE Regulation (EU) 2016/425強制執行,所有出口歐盟的口罩必須在新法規的要求下獲得CE認證證書。

CE認證是歐盟實行的強制性產品安全認證制度,目的是為了保障歐盟國家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


5.美國

必要資料(資質):

提單,箱單,發票

美國進口的口罩,若需要銷售,必須要拿到FDA認證才可以在美國本土市場進行銷售活動。對於自用和贈送的口罩,大家在出口的時候最好先問一下美國接收方面,是否也需要FDA認證,或者採購原本就通過FDA認證的口罩進行出口。


口罩要求:

根據HHS(美國衛生及公共服務部)法規,NIOSH(美國國家職業安全衛生研究所)將其認證的防顆粒物口罩分為9類。具體的認證則由NIOSH下屬的NPPTL 實驗室操作。

在美國,按過濾網材質的最低過濾效率,可將口罩分為三種等級——N ,R ,P。

N類的口罩只能過濾非油性顆粒物,比如:粉塵、酸霧、漆霧、微生物等。空氣汙染中的懸浮微粒,也多是非油性的。

R口罩只適合過濾油性顆粒物及非油性顆粒物,但用於油性顆粒物時限制使用時間不得超過8小時。

P類口罩則既可過濾非油性顆粒物,又可過濾油性顆粒物。油性顆粒物比如:油煙、油霧等。

根據過濾效率的不同,又有90,95,100 的差別,分別指在標準規定的測試條件下最低過濾效率為90%,95%,99.97%。

N95不是特定的產品名稱。只要符合N95標準,並且通過NIOSH審查的產品就可以稱為“N95型口罩”。

美國口罩標準及認證要求:

出口防護服、口罩的標準是什麼?看這裡就沒錯啦!

美國一般防護口罩認證要求:

按照美國FDA醫療I類做認證,流程為:

①填寫申請表格,信息確認;

②獲取PIN碼,交付年費;

③下發註冊號;

④產品出口。

美國醫用外科口罩認證要求:

按照美國FDA醫療II類做認證,流程為:

①產品測試(性能測試、生物學測試);

②準備510K文件,提交FDA評審;

③FDA發510K批准信;

④完成工廠註冊和機器列名;

⑤產品出口。

美國醫用N95及以上9種口罩認證要求:

按照NIOSH認證標準,企業需寄送樣品至NIOSH實驗室實施測試,同時提交技術性資料(包括質量體系部分資料)至NIOSH文審,文審和測試都通過後,NIOSH核發批文。


6.澳大利亞

必要資料(資質):

提單,箱單,發票

口罩要求:

AS/NZS 1716:2012是澳大利亞和新西蘭的呼吸保護裝置標準,相關產品製造流程和測試必須符合本規範。

該標準規定了防顆粒口罩製造過程中必須使用的程序和材料,以及確定的測試和性能結果,以確保其使用安全。

澳大利亞&新西蘭口罩標準及認證要求:

出口防護服、口罩的標準是什麼?看這裡就沒錯啦!

澳新醫用防護口罩認證要求:

AS/NZS1716:2012是澳大利亞和新西蘭的呼吸保護裝置標準。該標準規定了防顆粒口罩製造過程中必須使用的程序和材料,以及確定的測試和性能結果,以確保其使用安全。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後,醫用防護服這種小眾產品引發了大家的廣泛關注。醫用防護服是指醫務人員及進入特定區域的人群(如患者、醫院探視人員、進入感染區域的人員等)所使用的防護性服裝。


出口防護服、口罩的標準是什麼?看這裡就沒錯啦!


其作用是可隔離病菌、有害超細粉塵、酸鹼性溶液、電磁輻射等,保證穿戴人員的安全和保持環境清潔,防止細菌穿透引起間接傳染和病毒交叉感染。


醫用防護服在各個國家和地區都有相應的標準,但有所差異。我國在抗擊“非典”疫情過程中,充分認識到醫護人員面臨的生物職業危害,這也開啟了我國相關領域對醫用防護服的研發和生產。目前國際上較通用的標準是美國NFPA標準和歐盟的EN標準。


下面選取美國、歐盟醫用防護服的分類情況,以及中國、美國、歐盟防護服性能方面的要求,分別進行說明,為企業做好防護服類型的產品提供參考。


美國、歐洲防護服等級、類型劃分

出口防護服、口罩的標準是什麼?看這裡就沒錯啦!

疫情發生以後,我國為緩解醫用防護服生產供應嚴重不足問題,採取了疫情防控的臨時應急措施,進行了海外標準的銜接,加大分級分類供給。


其中,增加符合歐盟標準的緊急醫用物資防護服供給,緊急醫用物資防護服應符合歐盟醫用防護服EN 14126標準(其中液體阻隔等級在2級以上)並取得歐盟CE認證(上表所示),或液體緻密型防護服(type3,符合EN 14605標準)、噴霧緻密型防護服(type4,符合EN 14605標準)、防固態顆粒物防護服(type5,符合ISO 13982-1&2標準)。


防護服的“防護性能”是最為重要的性能要求,主要包括液體阻隔、微生物阻隔和對顆粒物質的阻隔等方面。目前國際上較通用的醫用防護服標準是美國NIOSH(美國國家職業安全衛生研究所)標準和歐盟的EN標準


我國2003年首次頒佈了《醫用一次性防護服技術要求》國家強制標準,並於2009年進行了修訂,GB19082-2009《醫用一次性防護服技術要求》中規定的性能指標相對較豐富,如“過濾效率”指標就是其他國家標準中未提及的。


國際上基本採用一次性非織造(無紡布)材料製成醫用防護服,這種防護服經過進一步的抗菌、抗靜電等處理,可穿著性跟傳統紡織品比較接近,而且價格較低。因此,在醫療領域的隔離衣和防護服中應用較為廣泛。但是,各國家對於防護服指標考慮的側重點、產品性能要求、測試方法等存在一定的差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