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車聯網會讓人們的用車習慣發生哪些翻天覆地的變化呢?

智能車聯網會讓人們的用車習慣發生哪些翻天覆地的變化呢?

隨著汽車智能化和5G時代的到來,人們的用車生活會隨之發生什麼樣的變化呢?幾位業內的相關人士在奇點奇客的活動上就這個話題展開了討論。在智能服務聯合會秘書長張砼主持下,考拉FM|聽伴創始人兼CEO俞清木、彩虹無線(北京)新技術有限公司聯合創始人冉默和奇點汽車產品部部長秦國樑分別與來賓分享了自己的看法。

智能車聯網會讓人們的用車習慣發生哪些翻天覆地的變化呢?

活動一開始主持人張砼先是現場連線了智能出行專家沈先生,請他就怎麼看智能車聯網未來的發展,人們和智能車聯網的距離以及分時租賃的出行對車聯網有什麼需求等問題進行了觀點分享。

作為一個在後裝車聯網行業5年的從業者來看,沈先生認為車聯網已經到了黎明前夜,主流主機廠都開始重視車聯網的佈局,同時5G、AI、大數據等技術的加速落地也給用戶體驗的提升添磚加瓦。同時,從出行公司角度來觀察,越來越多的年輕用戶已經不會選擇自己買車,而是選擇租賃的方式解決出行問題,但是目前在出行領域因為車輛的智能化程度還不足,所以他覺得車聯網技術在分時租賃領域還有很大的應用空間,可以為用戶帶來更好的用車體驗並實現更高的粘性。

智能車聯網會讓人們的用車習慣發生哪些翻天覆地的變化呢?

作為考拉FM|聽伴創始人兼CEO俞清木也為大家就《智能電臺 車主溝通及服務的最佳入口》這個話題分享了自己的觀點。他認為車企在當前形勢下,要考慮如何與車主有效溝通,如何粘住車主,服務好車主?當前的市場趨勢是換購成為新的服務方向,新生代消費群體崛起也對汽車提出了更高要求。

因此,車企需要更大發揮數據價值,並通過技術創新,將自身從汽車生產商轉變為出行服務商。無論市場還是技術,汽車行業正面臨著一場鉅變,但萬變不離其宗,都是滿足消費者出行需求、為用戶提供更好的出行服務。

智能網聯時代,是否有更好的同老客戶鏈接和互動的方式呢?車主在車內接觸時間最多、頻次最高的就是車載電臺。隨著智能網聯發展,汽車廠商可以擁有自己的官方電臺,車主也可以擁有自己獨一無二的電臺。

智能電臺是車主的電臺,一個伴隨式、個性化的電臺節目流。區域化、個性化的電臺將提供給用戶更加個性化的內容和服務。以前的電臺是播什麼車主就只能聽什麼,但是智能電臺可以讓用戶想聽什麼就可以推送什麼。因此,通過線上線下多觸點聯動,智能電臺將成為智能出行時代粘住用戶的最佳平臺,為車主提供最好的用車服務。

從2004年開始成為車主的主持人張砼也認為,每天路上時間2個小時以上,這兩個小時如何度過?成為一個很大的課題。通過車聯網技術提供的智能電臺將為這樣的用車場景帶來極大的改善。

智能車聯網會讓人們的用車習慣發生哪些翻天覆地的變化呢?

彩虹無線(北京)新技術有限公司聯合創始人冉默則以《車聯網數據驅動車主運營》為題談出了自己的觀點。V2X是其對車聯網遠期的定義。除了上面站在用戶角度,車聯網提供的體驗改善外,站在主機廠角度,車聯網的價值在哪些方面呢?

主機廠通過車聯網平臺,採集車況數據和用戶用車數據,從而為用戶提供更加個性化、體驗更優異的服務。而這都是依託主機廠自有的數據湖,汽車產業數字化的發展速度可謂是日新月異,前幾年很多傳統車型的數據採集項僅為十餘個字段,目前很多主機廠可採集數據已經達到幾百項。

通過5G等技術的普及,未來主機廠可以通過車聯網採集的數據將成倍增長,每一臺車不僅僅是出行的工具,而是帶著互聯網、數字化屬性的終端載體。那麼如何發揮這些數據的價值,也就必將成為車企彎道超車的機會。

這些數據不僅代表了車輛全生命週期的使用情況,同時也代表了用戶的使用習慣。過去,這些數據是“斷”的,並沒有打通,所以很難發揮更大的價值,而如何將這些數據整合起來,形成更有價值的數據挖掘則成為智能網聯時代的新機會。

比如電動化讓汽車的動力系統由內燃機變化到電池,本身就為數據分析提供了更好的基礎條件。那麼動力系統的診斷、維修就將可以通過更智能化的方式進行管理。再如主機廠可以利用用戶已有的使用數據,通過用戶畫像指導研發設計、主動式服務、定製化產品,從售前到售後為用戶提供更個性化的體驗。

目前已經有很多小而美的精準應用,足以打動用戶,相信智能車聯網全面應用的時代,會在多方努力的推動下,離我們越來越近。這也是新興的智能汽車企業彎道超車的機會。

不過主持人張砼則認為,在這裡並沒有必要區分新造車和傳統汽車。內燃機汽車是工業時代的生產類的產品和服務。而智能化徹底改變了汽車的產品屬性,從交通工具變為智能終端,從而讓車企誕生全新的商業模式。隨後在主持人張砼的帶領下,來賓們還根據大家共同關心的話題展開了共同的討論。

智能車聯網會讓人們的用車習慣發生哪些翻天覆地的變化呢?

車聯網時代的汽車行業的新挑戰是什麼?

俞清木:我認為,一個產品的用戶體驗是最重要的。如何通過車聯網、智能化為車主提供更好的服務和體驗,這對於傳統車企和造車新勢力來說是全新的挑戰領域。對用戶體驗是否理解到位,這一點是關鍵。現在很多車企還只是考慮功能的可用性和穩定性,但是對於用戶體驗的洞察和理解,我覺得還是有很大上升空間的。如何讓用戶擁有更好的體驗?如何服務好車主,我認為是車聯網時代汽車行業的新挑戰。

智能車聯網會讓人們的用車習慣發生哪些翻天覆地的變化呢?

智能網聯時代,什麼樣的企業才能更好的抓住彎道超車的機會?

秦國樑:汽車的質量是最重要的。但同時在智能化時代,汽車正逐步在向快消品靠攏。奇點汽車是一家以智能化為核心,軟件定義硬件的智能出行服務公司。車聯網的最佳載體一定是在智能汽車,這點類似手機的進化。功能手機、到能上網的手機,再進化到今天的智能手機。而汽車也同樣有這樣的進化經歷,僅僅是能上網並不稱之為完全的智能汽車,只有擁有數字化的智能車身才能真正實現數據打通,而通過數字化車身實現軟件定義硬件的能力,才能讓車聯網在汽車上發揮更大的價值,設計與技術的協同創新,可以讓多元化的服務更好的鏈接用戶,為用戶提供更優異體驗的車聯網服務。構建以用戶為中心的場景化智能系統,讓車成為更懂你的輪式機器人。

智能車聯網會讓人們的用車習慣發生哪些翻天覆地的變化呢?

怎麼看待智能車聯網以及車企未來的發展?

冉默:既有夢想,也有被現實打敗的部分。一方面,傳統車企有自己擅長的工業化領域,但同時,這些既有優勢和龐大的組織架構也可能為智能網聯創新帶來一些效率上的影響,反之,造車新勢力在基因上對於智能網聯化是敢於大膽創新的。

可以肯定的是,車聯網的發展是明確前進的,傳統車企和造車新勢力將都會有機會共同切這塊市場蛋糕。

第一是政策方面的支持引導。國家多次推出利好政策推動車聯網產業技術研發和標準制定,促進中國車聯網產業發展。比如《國家車聯網產業標準體系建設指南》、《車聯網發展創新行動計劃》等等。

第二是我國具備支撐車聯網產業發展的網絡信息技術優勢。我國在移動互聯網領域已湧現出一批國際優勢企業,支撐汽車智能化、網聯化發展的信息技術產業實力不斷增強。從軟硬件的基礎建設上也更具備優勢,我國在寬帶網絡和高速公路網領域,規模居世界首位。目前比較具有熱度的5G等新一代移動通信技術領域,我國更是具有領先優勢。

智能車聯網會讓人們的用車習慣發生哪些翻天覆地的變化呢?

第三是當前自主品牌車企具有強大的彎道超車意願,包括近幾年提的比較多的汽車新四化,都是在以智能化、網聯化、電動化和共享化,構建主機廠在移動出行服務領域的新競爭力。而國際品牌如大眾、豐田也都在積極佈局智能化技術。

第四是產業跨界融合,多方的協同發力,互聯網公司、大數據、傳感器、集成電路、操作系統等廠商推動了汽車智能程度的提升,而網絡運營商、芯片與模組廠商、終端設備商等加速了汽車網聯化的進程。

當前中國車市的不景氣,正是行業修煉內功,打造車聯網核心競爭力的時間窗口,相信在接下來的2-3年,會迎來一輪新的爆發期,那個時候誰的網聯化、智能化程度越高,誰的服務越個性化、精細化,必將脫穎而出。

智能車聯網會讓人們的用車習慣發生哪些翻天覆地的變化呢?

最後主持人張砼對這次的活動進行了總結:智能網聯時代,車已經成為出行服務的工具,而不再是一個簡單的交通工具。我們期待新造車勢力利用智能網聯技術大膽創新,為市場帶來更具革新性和競爭力的產品,用戶帶來更優異的服務和體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