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鲁校长:这才是耶鲁最大的失败!

好的大学教育应该教给学生什么?广博的知识?还是可以在将来某的一份好工作的技能?也许在现代大部分人的眼中,大学存在的价值就是为了以后找工作、为了将来能有一个优渥的生活。但是在曾担任耶鲁校长的著名教育学家理查德莱文的眼里,如果一个学生从耶鲁毕业后,掌握的是这些专业知识或技能的话,那就是耶鲁最大的失败。

耶鲁校长:这才是耶鲁最大的失败!

在理查德莱文看来,真正的大学教育其实并不是具体的知识技能的传输,而是帮助学生发掘和培养自身的潜能,为他们成为一个能独立思考,有领袖气质的终身学习者。

当学生具备了这些素质之后,将来可以在他任何感兴趣的领域习得真知,做出成绩。而不会陷入一些琐碎的功利性的东西中无法自拔。

美国大学强调通识教育,通识教育来源于古希腊的博雅教育,是对西方教育有着最深远影响的教育理念。博雅教育最早其实是一种贵族教育,因此它的教育目的跟我们中国古代传统教育中为了考取功名不同,更多的可以理解为贵族为了提高自身修养的一种休闲或者消遣。他们更注重德行、心智、审美、理性的修养,鄙视将知识付诸于某些实用价值。博雅教育从一开始就对普通平民竖起了一堵不可逾越的高墙。

耶鲁校长:这才是耶鲁最大的失败!

当然,现如今西方教育所提倡的通识教育已经演变成了一种更普世的教育理念,无论是贵族还是平民,只要你成功成为学校的一员,那么你都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自由的选择自己所要学习的领域。

在本科阶段,美国大学会强制性的要求学生必须广泛的摄取各个领域的知识,学生除了自己所选的专业之外还要修许多门非本专业的课程,要累积到一定的学分才能顺利毕业。从这一方面我们也可以看出,美国本科教育的目的其实并不是为了培养在某一专业的高精尖,就像耶鲁校长所说,它是为了给学生以后的学习生涯、人生发展打基础。一些普世的、综合的能力将在此阶段培养。比如学习能力、思辨能力、团队合作能力、领导力等等,它是学生探索自我、探索世界关键期。

当然,除了学校的教育之外,美国大学也鼓励学生走出校园,去到更广阔的地方,去了解这个世界。

耶鲁校长:这才是耶鲁最大的失败!

比如常春藤盟校之一达特茅斯学院就通过一些特设的项目去保证学校的学生每个人在毕业之前都有过国外实践、交流的机会。有的本科生在毕业之前甚至去过四五个国家做沟通学习。除此之外像哈佛、耶鲁、斯坦福等许多学校都有不少给学生海外交流的机会。其实这样做的目的,不仅是可以让学生学习不同国家的语言,感受不同种族的文化、生活方式,还可以在与外界的沟通相处之中培养他们的跨文化沟通、理解能力、独立自主的能力;也会让他们在这个过程中思索自己与这个世界的关系,找到自己的人生方向和价值寄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