砀山县非遗民俗献“绝活” 网上打响“文艺战”

_

砀山县

_

非遗民俗献“绝活” 网上打响“文艺战”

砀山县非遗民俗献“绝活” 网上打响“文艺战”

一首首动人心弦的砀山唢呐曲目,一幅幅奇异精美的砀山蝌蚪文书法,一张张宣传疫情防控的砀山年画作品,一段段脍炙人口的快板演唱……心系疫情的砀山非遗传承人,纷纷用各种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打响疫情防控“文艺战”,传递着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信心与力量。

为宣传联防联控群防群治的相关知识,连日来,安徽省宿州市砀山县的非遗传承人、民间艺人纷纷拿起手中的“文艺武器”,以自己精湛的技艺和作品通过微信朋友群、抖音等网络渠道,为千家万户送上丰盛的“精神文化食粮”,为全县人民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坚定信念、鼓足士气,凝聚了强大的精神力量。

砀山唢呐,网上直播战“疫”情

“从武汉传来病毒肺炎,干部群众齐心协战;80多岁钟南山,冲在第一线,武汉城的医护不休也不眠;各地有措施,封路又戒严,誓把病毒拦在家外面;危难关头党员干部冲在最前面,咱千万别出门,在家把门关,但愿病毒除,百姓得平安;不添麻烦就是做贡献,不添麻烦为国做贡献!”日前,在砀山县关帝庙镇阚寨村文化活动室里,国家级非遗、砀山唢呐传承人王新领和队友两人,正吹奏演唱砀山唢呐曲目。那抑扬顿挫、铿锵有力的唢呐声,振奋人心,成为疫情防控阻击战的一首首“战歌”。

砀山县非遗民俗献“绝活” 网上打响“文艺战”

砀山县非遗民俗献“绝活” 网上打响“文艺战”

知识卡片

砀山县是“中国唢呐之乡”,砀山唢呐有500多年的历史,以独特的艺术风格,成为盛开在黄河故道上的一枝奇葩。2011年5月砀山唢呐被批准为国家级非遗。近年来,砀山唢呐在国家、省、市等各种文艺比赛中荣获30多个奖项,因其有原汁原味的浓郁乡土气息在砀山极为盛行,成为最受砀山人民欢迎的吹奏乐器。

砀山县非遗民俗献“绝活” 网上打响“文艺战”

“砀山群众最喜欢听的就是唢呐,因为它最接地气,老百姓都能听懂,入脑入心。”王新领信心满满地说,“我录制这首《万众一心战“疫”情》唢呐曲,发至微信朋友圈,并进行抖音直播,在网络上传播防疫知识,宣传防控抗击疫情的感人事迹,一定能增强群众防疫意识,鼓舞一线防疫工作者战胜疫情。”

砀山年画,祈福祛灾增信心

“众志成城,抗击疫情”“祛病消灾,健康中华”“齐心协力,抗击病毒”……近期,安徽省非遗砀山年画的传承人、砀山师范附小退休教师黄兴桥创作的一组抗击疫情的年画宣传画,在微信朋友圈里广泛传播。

砀山县非遗民俗献“绝活” 网上打响“文艺战”

知识卡片

砀山年画是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大多为巧手工匠艺术创作,成为城乡居民欢度新春佳节的必需品。人们张贴年画,祝愿新年吉庆、驱凶迎祥、祈福禳灾和装饰美化环境,表达向往美好生活的愿望,反映民众的风俗和信仰。2010年,砀山年画被列入安徽省非遗。黄兴桥成为砀山年画创作的领军人物,他吸收民间年画的特点,博采众长,并加以创新,既有民间传统画技的特色,又有学院派的画风,深受老百姓的喜爱。

砀山县非遗民俗献“绝活” 网上打响“文艺战”

_

砀山县非遗民俗献“绝活” 网上打响“文艺战”

_

“今年春节恰逢新冠病毒肺炎疫情蔓延。我创作这组《众志成城战肺炎》年画,就是利用群众钟爱年画的优势,发挥驱凶迎祥、祈福祛灾的精神作用,鼓励人们齐心协力防控疫情,增强打赢这场战争的信心。”黄兴桥说。这些年画作品在传统砀山年画的色彩与构图基础上,添加了现代且富有创意和亲和力的构思,配上了抗击疫情的标语,表现了群防群控疫情的重要性,警示人们要增强防范意识,坚决打赢阻击战。

千里姻缘一砀山蝌蚪文,奇艺书法聚人心线牵

_

砀山县非遗民俗献“绝活” 网上打响“文艺战”

_

“我用砀山蝌蚪文这种的古老书法为武汉加油,向奋战在一线的英雄致敬!”春节期间,宿州市非遗传承人、砀山县关帝庙镇村民刘远方创作蝌蚪文书法,号召全县人民凝心聚力,共同向疫情“开战”。“万众一心,抗击疫情”“宁愿长点膘,也不外面飘”“众志成城,战胜肺炎”……一张张头粗尾细的奇异蝌蚪文书法令人耳目一新,吸人眼球。

知识卡片

蝌蚪文是“秦书八体”的一种,也叫“蝌蚪篆”、“蝌蚪书”。它历史悠久,秦朝时就有这种文字。上世纪70年代,刘远方跟随父亲和爷爷学习“蝌蚪文”。40多年来,他潜心钻研,逐渐形成了砀山蝌蚪文的独特书写风格。2013年,砀山蝌蚪文获评宿州市非遗项目;2014年,刘远方成为砀山蝌蚪文非遗传承人。

砀山县非遗民俗献“绝活” 网上打响“文艺战”

“目前,蝌蚪文已成为砀山人喜爱的书法形式,也是对外交流的重要文艺作品。”刘远方坚定地说,“大疫面前,文艺人不是旁观者,每个人都是向疫情开战的‘战士’。我以笔为武器,号召人们只要团结起来,科学防治,一定能打赢这场阻击战!”(李艳龙)

_

_

_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