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中原皇帝难,异族人来做更难,从苻坚伐晋前的两件意外事说起

在苻坚一切准备就绪,即将发动南侵战争之前,又意外发生了两件事:一件是苻洛的叛乱,另一件是吕光的征西域。

做中原皇帝难,异族人来做更难,从苻坚伐晋前的两件意外事说起

苻洛是苻健的兄子,官居征北将军,幽州刺史。爵行唐公,镇和龙(辽宁朝阳)。此人“雄勇多力,猛气绝人,坐制奔牛,射洞犁耳”(《太平御览·卷436·引三十六国春秋》)。是一员猛将,曾在公元376年为统帅一举灭代。他以灭代功大,求开府仪同三司,不知为何苻坚未许,他便心生怨恨。公元380年正月,苻坚先是以北海公苻重(苻洛之兄,曾在公元378年谋反未遂)为镇北大将军、镇蓟城(北京)。三月又任命苻洛为使持节、都督益、宁、西南夷诸军事、征南大将军、益州牧,并特别要求使自伊阙趋襄阳,溯汉而上。这两个任命和调度应该是猜忌苻洛久居幽州,跨有全燕,控扼鲜卑、乌桓、遥制高句丽、百济等,势力过大,在苻坚准备南征时怕有意外,不过这两个任命和调度应该是十分失策的,原本苻洛就有怨气,从东北调往西南,还不许经过长安,他肯定非常不满,而派一个曾经谋反的亲兄弟在他旁边,为两人勾结创造了条件。

做中原皇帝难,异族人来做更难,从苻坚伐晋前的两件意外事说起

苻洛召集手下,宣称:“孤于帝室,至亲也,主上不能以将相任孤,常摈孤于外,即投之西裔,复不听过京师,此必有伏计,令梁成沉孤于汉水矣。为宜束手就命,为追晋阳之事,以匡社稷邪?诸君意如何?”(《晋书·苻坚载记》)幽州治中平规说:“主上虽不为昏暴,然穷兵黩武,民思有所息肩者,十室而九。若明公神旗一建,必率土云从。”于是苻洛自称大将军、大都督、秦王。以平规为幽州刺史,玄菟太守吉贞为左长史,辽东太守赵赞为左司马,昌黎太守王蕴为右司马,辽西太守王琳、北平太守皇甫杰、牧官都尉魏敷等为从事中郎。分遣使者征兵于鲜卑、乌桓、高句丽、百济、新罗、休忍诸国,遣兵三万助北海公重戍蓟。王缦、王琳、皇甫杰、魏敷等人欲告,洛皆杀之。(《资治通鉴·卷104》)

做中原皇帝难,异族人来做更难,从苻坚伐晋前的两件意外事说起

苻坚一开始想和平解决,要求苻洛兄弟罢兵,许诺可以永镇幽州。这当然不能满足苻洛,被其拒绝,苻洛与苻重合兵,总兵力达10余万,进屯中山。苻坚遂决心镇压,以遣左将军武都窦冲及吕光帅步骑四万讨之;右将军都贵驰传诣鄴,将冀州兵三万为前锋;以阳平公融为征讨大都督。又分遣屯骑校尉石越自东莱(山东掖县)帅骑一万,浮海袭和龙,以断苻洛后路。五月,窦冲与都贵会师全力反攻,苻洛大败被擒,械送长安,苻重逃回蓟城,被吕光击杀。石越顺利渡海,攻克和龙,斩平规。叛乱只三个月便被平息。

做中原皇帝难,异族人来做更难,从苻坚伐晋前的两件意外事说起

叛乱迅速被平息,说明当时苻坚的统治还是得民心的,平规的言论是顺着苻洛谋反的调子说话,并不足以为凭。但是苻洛的叛乱反映出前秦内部宗室对苻坚的政策还是有不满的,苻坚对这些宗室重臣也很不放心,这都与前面分析的苻坚考虑以伐晋追求统一的思路是一致的。苻坚战后没有处死苻洛,反映其对宗室叛乱的矛盾心情,他明白宗室和氐族亲贵对在政治上逐渐失去权势的不满和疑虑。但为了整个秦帝国的发展他不得不强调法制、崇尚儒学、重用异族人才。他不可能大肆杀戮亲族和权贵,因为一则弱小的氐族本来就人才有限,二则他自己就是因为苻生的滥杀而叛乱成功,既然他把苻生修饰为暴君,也想给别人一个不同的印象。随后进行的宗室分封的殖民政策,未尝没有对宗室权贵们予以适当补偿的心理,通过分封给他们土地、臣民,换取他们对自己的支持。不过,苻秦贵族在关中生活日久,早已缺乏进取精神,这样的分封对他们来说,并不是人人满意。

做中原皇帝难,异族人来做更难,从苻坚伐晋前的两件意外事说起

▲公元382年,统一北方后的前秦与东晋势力分布

无论如何,苻洛的叛乱削弱了幽冀地区前秦的统治力,幽冀历代皆出强兵,如果不是苻洛的叛乱,这一路军马南下彭城进而攻击广陵、建康,肯定对东晋构成巨大的压力,苻洛的叛乱使得这一路力量大为削弱。

做中原皇帝难,异族人来做更难,从苻坚伐晋前的两件意外事说起

第二件事是吕光的征西域。公元382年九月,车师前部王弥窴、鄯善王休密驮入朝于秦,请为乡导,以伐西域之不服者,因如汉法置都护以统理之。秦王坚以骁骑将军吕光为使持节、都督西域征讨诸军事,与凌江将军姜飞、轻车将军彭晃、将军杜进、康盛等总兵十万(《晋书·苻坚载记》为七万),铁骑五千,以伐西域。阳平公融上谏反对,苻坚不听:“虽劳师远役,可传檄而定,化被昆山,垂芳千载,不亦美哉!”(《晋书·苻坚载记》)。

吕光征西域,灭焉耆、龟兹等国,“王侯降者三十余国”。(《晋书·吕光载记》)虽然其语不免有夸大之辞,但可探知战争过程还是十分激烈的,战果也十分辉煌。也可以看出吕光这支部队还是很有战斗力的。

做中原皇帝难,异族人来做更难,从苻坚伐晋前的两件意外事说起

西域小国闻秦强盛,欲借秦之力铲除焉耆、龟兹等强硬势力自利不足为奇,苻坚欲效法汉武帝,扬威于异域创立伟业成就功名也可以理解,但苻坚为什么要在伐晋的准备过程中甚至即将动手之际发动这样一场战争,值得我们探讨,吕光所部是前秦氐族精锐,如果这7万或10万精锐投入淝水战场,甚至仅仅用于战略预备队,在战后鲜卑在关中的叛乱时及时赶到,也许历史就大大不同。

做中原皇帝难,异族人来做更难,从苻坚伐晋前的两件意外事说起

苻坚为什么要在这样一个时刻如此安排呢?一些人甚至以此为据称苻坚并无伐晋企图,只是在被晋扬威将军朱绰骚扰襄阳、桓冲反攻倒篡之后才因怒而兴师。对此我并不赞同,相比之下,苻坚对伐晋深谋远虑的证据更多些。但我个人以为苻坚此时发动西征是不够明智的,如果想要为他找一些理由,我觉得可能有两个原因:(1)苻坚希望从西域获得高僧鸠摩罗什,从文化上为其统一天下做准备。(2)苻坚对汉武帝的功业十分醉心,想通过平定西域彰显中华国力显示自己完全可以与汉武帝功业比肩,从而加强其争夺正统的地位。不过这个原因没有什么证据说明,只是从苻坚对苻融的回答猜测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