壞情緒,不該成為癌症患者治療中的絆腳石!

壞情緒,不該成為癌症患者治療中的絆腳石!

不幸得了腫瘤,經過手術、化療、放療一連串的艱辛治療後,不少患者都會以為自己的病已經治癒了,緊張而壓抑的情緒才算暫時穩定下來,甚至已經淡忘了癌症與自己的關係。可當突然得知癌症復發的消息,就如同剛剛癒合的傷口又被撕裂了。復發往往比初治者更容易陷入緊張、悲觀、低落的情緒之中,甚至不願意繼續治療。可事實上,腫瘤的復發在臨床上很常見。有統計數據顯示,我國腫瘤患者術後1年複發率高達60%, 5年內死於腫瘤復發和轉移的高達80%,多數腫瘤患者需要面對復發的問題。

壞情緒,不該成為癌症患者治療中的絆腳石!

腫瘤患者從治療到康復期,心理壓力始終很大,很多患者會因此吃不好睡不香,身體狀態差。而身體虛弱,各種腫瘤副反應更是容易出現,患者的心情就更不好了,更吃不下,睡不著了,形成惡性循環。很多腫瘤患者家屬反饋:治療期間就像變了個人,脾氣暴躁、容易發怒。這種情況就是患者心理到達了承受壓力的極限,對於患者老說,無論在癌症發展的哪一個階段,這種壞情緒帶來的心理垃圾一定要及時清除, 患者調整好自己的心理狀態,不要還沒開始癌症治療,自己在心理上先敗給了癌症。

壞情緒,不該成為癌症患者治療中的絆腳石!

根據惡性腫瘤患者在患病之後的不同狀態可以將患者心理分為以下幾類:

1. 樂觀型:對疾病持樂觀態度。這一類型的性格對惡性腫瘤的治療和康復有著積極的作用。這類患者在得知自己患上惡性腫瘤之後一般都會比較坦然地接受,而且對於自己這類疾病的病程和預後都十分地瞭解,甚至能夠不需要外界的幫助就能很快獨立地從獲知患病、病情惡化等震驚中恢復過來,會很快的調整自己,使心理狀態保持在一種良好狀態。

2. 消極型:這類患者當得知自己患上惡性腫瘤之後,就一蹶不振。這種消極有很大的程度是因為死亡陰影的籠罩。患者覺得患上惡性腫瘤之後,隨之而來的便是死亡。整天提心吊膽,總覺得死神在不停的向他(她)招手,擔心在某個時間會突然的死去。甚至治療中的一些正常反應都會以為是死亡將近,長久將很容易發展為神經質,嚴重影響身體的各項正常機能。

壞情緒,不該成為癌症患者治療中的絆腳石!

家屬應該如何去和患者交流?

首先,告知病情要有技巧,家人最瞭解病人的心理承受能力,可與治療的醫生商量選擇告知或隱瞞病情。事實上多數病友在重新回到醫院接受治療的時候就猜到自己的病情了,這個時候家屬切忌隱瞞病情,尤其是被病人無意中發現家屬之間或與醫生竊竊私語。這樣會嚴重增加病人的不確定感(懷疑自己的病情無法救治了)和被孤立感(被排除在討論疾病的團隊之外)。

(1)、提出問題,讓病人多說,減少自己的語言

(2)、不要打斷病人講話或隨意轉移話題

(3)、要站在病人的立場上理解他們的感受

(4)、允許沉默,不要因為尷尬而找一些題外話補充,或插入負面的感嘆詞及重複無意義的口頭語

(5)、注意自己的情緒和反應,不要將自己負面情緒帶給病人

(6)、不要做論斷。

壞情緒,不該成為癌症患者治療中的絆腳石!

鼓勵患者回憶並寫下自己的故事

我們將這種方法稱為“生命的回顧”。具體的做法有:寫家庭史、自傳或者一生的工作總結,回憶兒時的夢想以及為實現夢想的努力,與朋友聚會重溫以前的經歷,翻看以前的任何有品紀念意義的物品、書信等。對過往的回顧或生命的回想,尤其是深入詳盡的自傳性描述可以讓我們重新整理繁雜事件的秩序,還能發現或感悟未曾知曉的意義和詮釋,最重要的是讓我們釋放內心的衝突和不滿,轉移患者的注意力!

壞情緒,不該成為癌症患者治療中的絆腳石!

鼓勵患者去尋求心理醫生的幫助

患癌不亞於經歷一場突如其來的地震,這對患者的身體、心靈的重大考驗,對自己的家庭、工作和生活都會有巨大的影響。不論是誰,面對這種情況,都需要他人的幫助。專業的幫助來自醫生,心理醫生能幫助您儘快走出情緒的低谷。

(1)、心理醫生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面對癌症,更快地恢復我們良好的精神狀態,可以讓我們放下心裡的包袱輕裝上陣。

(2)、癌症本身或抗癌治療會引起失眠、焦慮或抑鬱的反應,心理醫生可以專業地評估這些不良情緒是否達到了嚴重的程度,是否需要干預。

(3)、心理醫生能夠幫助我們解決生病前就有的夫妻矛盾或人際關係問題,或生病後激化的家庭問題,或解決性格上或人格上的不足,促進來訪者擁有足夠的勇氣和智慧去處理現實生活中的困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