琵琶女為何會接受白居易的邀請?詩中提到的善才是關鍵

01

元和十一年(公元816年)的秋天,夕陽照射在長江渡口,半邊碧綠半邊豔紅。日落月升,被貶到九江的大詩人白居易正在此地送客。離別的愁緒被江水浸染,連送別之飲也不能盡興。忽而附近的船上傳來琵琶聲,讓白居易和他的友人聽得如痴如醉。於是白居易趕忙邀請琵琶女來為自己彈唱幾曲。《霓裳》、《六么》歌罷,琵琶女談及過往,引起大詩人“同是天涯淪落人”之感。隨後為琵琶女作了一首《琵琶行》。


琵琶女為何會接受白居易的邀請?詩中提到的善才是關鍵

琵琶行(圖片來源於網絡,侵刪,下同)


有趣的是,白居易這平平淡淡的一件事,卻引來了後來好事者的各種無端猜測。有人羨慕白居易的豔遇,有人感慨琵琶女的遇人不淑,也有人批評白居易和琵琶女的不檢點。這事越傳越奇妙,好像兩個人確實發生了一些成年人都會發生的事情。

隨著這事越傳越廣,白居易的粉絲,宋朝人洪邁看不過去了,他在《容齋五筆》中寫道:

白樂天《琵琶行》一篇,讀者但羨其風致,敬其詞章,至形於樂府,詠歌之不足,遂以謂真為長安故倡所作。予竊疑之。唐世法網雖於此為寬,然樂天嘗居禁密,且謫官未久,必不肯乘夜入獨處婦人船中,相從飲酒,至於極彈絲之樂,中夕方去,豈不虞商人者它日議其後乎?樂天之意,直欲擄寫天涯淪落之恨爾。

洪邁認為此事純粹是白居易為了寫詩虛構的,只是他的描述中卻說“夜入獨處婦人船”、“中夕方去”,更增添了幾分曖昧。


琵琶女為何會接受白居易的邀請?詩中提到的善才是關鍵

今日九江


到了元代,元曲四大家之一的馬致遠,根據《琵琶行》演繹了一場《江州司馬青衫淚》。《江州司馬青衫淚》寫到白居易在長安時便與琵琶女裴興奴相愛,誰料商人劉一強娶裴興奴。多年後兩人在潯陽相遇,重歸舊好。

然而事實的真相會是後人猜想的那樣嗎?琵琶女為什麼要接受白居易的邀請?

02

雖然白居易提出“歌詩合為事而作”,但詩歌總歸是文學作品,有著文學獨有的虛構。可是好久好在,白居易是個老實人,他把真相都寫到這首詩的序言當中。所以《琵琶行》的全稱是《琵琶行(並序)》。

元和十年,予左遷九江郡司馬。明年秋,送客湓浦口,聞舟中夜彈琵琶者,聽其音,錚錚然有京都聲。問其人,本長安倡女,嘗學琵琶於穆、曹二善才,年長色衰,委身為賈人婦。遂命酒,使快彈數曲。曲罷憫然,自敘少小時歡樂事,今漂淪憔悴,轉徙於江湖間。予出官二年,恬然自安,感斯人言,是夕始覺有遷謫意。因為長句,歌以贈之,凡六百一十六言,命曰《琵琶行》。

序言中提到關鍵一點,白居易聽到琵琶音有“京都聲”,隨後派人去詢問琵琶女的來歷。琵琶女告訴白居易,她本“長安倡女,嘗學琵琶於穆、曹二善才”。於是白居易才命人添酒回燈,邀請琵琶女來演奏,琵琶女也答應了。

因而,這整件事的關鍵點就在於“穆、曹二善才”。查閱網上的解釋,善才是當時對琵琶師或曲師的通稱,是“能手”的意思。《唐詩三百首詳註》也稱善才是唐人對琵琶師的稱呼。但這明顯不能解釋我們的疑惑。再查閱《辭海》,它解釋道——唐時著名琵琶師。《樂府雜錄·琵琶》:“貞元中有王芬、曹保,保其子善才,其孫曹綱,皆襲所藝。”後也用以稱琵琶師。


琵琶女為何會接受白居易的邀請?詩中提到的善才是關鍵


《辭海》裡的解釋給了我們一個驚喜,《琵琶行》中提到曹善才是確有其人,而且善才是他的名字。而其中提到貞元是唐德宗李適的年號,正在元和前一個!

既然曹善才有了,那穆善才是怎麼回事?剛好兩個人都叫善才,有那麼巧合的事麼?抱著這樣的疑問,開始檢索唐朝文獻,結果發現唐朝叫善才的人還真不少。

琵琶女為何會接受白居易的邀請?詩中提到的善才是關鍵

唐代名“善才”的人


所以善才可能就跟今天零零後的“子軒”、“梓豪”這樣是一個很普遍的名字。那為什麼大家喜歡叫“善才”呢?

善才,其實就是佛教中善財童子的“善財”。因為這個詞是音譯,所以有的翻譯成善才,有的翻譯成善財。比如《七佛所說神咒經》就說:“華嚴三昧善才童子”。而唐朝人信佛者多,所以很多人就用佛教用語來取名。最著名的王維,字摩詰,維摩詰便是著名僧人。

03

曹善才、穆善才雖然確定是人名,但還不能否定“善才”具有文學意向。為此,我們檢索《全唐詩》,發現“善才”這個詞只出現過四次。其中一首為僧人貫休所作,其中善才的意思便是佛教中的善才童子。另外三次分別是白居易的《琵琶行》、元稹的《琵琶歌》、李紳的《悲善才》。

元稹的《琵琶歌》寫了什麼呢?全詩太長,我只節選相關的部分:

琵琶宮調八十一,旋宮三調彈不出。

玄宗偏許賀懷智,段師此藝還相匹。

自後流傳指撥衰,崑崙善才徒爾為。

…..

段師弟子數十人,李家管兒稱上足。…

……

管兒管兒憂爾衰,爾衰之後繼者誰。

繼之無乃在鐵山,鐵山已近曹穆間。

……

元稹在詩中回顧了唐朝最優秀的琵琶手賀懷智和段師,自此之後水平下降,崑崙、善才不過如此。段師弟子中李管兒稱得上優秀,但是管兒已經老了,能繼管兒的有誰呢?應該只有鐵山了吧,鐵山的水平已經接近曹穆了。


琵琶女為何會接受白居易的邀請?詩中提到的善才是關鍵

連環畫中的元稹


關於這一段,我們可以和《樂府雜錄》中的琵琶篇對照著來看:

開元中有賀懷智,其樂器以石為槽,鵾雞筋作弦,用鐵撥彈之。貞元中有康崑崙,第一手。…

西市豪族厚賂莊嚴寺僧善本,(姓段。)以定東鄽之勝。翊日,德宗召入,令陳本藝,異常嘉獎,乃令教授崑崙。

貞元中有王芬,曹保,其子善才、其孫曹綱皆襲所藝。次有裴興奴,與綱同時。曹綱善運撥,聲若風雨,不事扣弦。

從這個記錄可知,詩中指的崑崙是貞元年間的康崑崙,段師指的是僧人段善本。那曹穆、善才指的自然就是曹善才和穆善才了。

看來元稹對於這些琵琶名家都很熟悉,曹善才和穆善才自然不例外。眾所周知,白居易和元稹是好基友,那自然也認識他們。不僅如此,根據宋人詩話的記載,白居易另有一首《聽曹綱琵琶示重蓮詩》,稱讚:“誰能截此曹綱手,插向重蓮紅袖中。”可見白居易和曹善才的兒子曹綱也是認識的。

那李紳的《悲善才》又寫了什麼呢?李紳在序言中說他曾遇見一個遊客善彈琵琶,詢問後知道他的琵琶是向曹善才學的。他回憶起當年在皇宮內聽曹善才彈琵琶的故事,聽說如今曹善才已經死了,又有感於自身的經歷,所以寫了這首《悲善才》。


琵琶女為何會接受白居易的邀請?詩中提到的善才是關鍵

李紳


李紳這個名字可能比較陌生,但他的“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那是小學生都會背。他也和元稹白居易關係很好。元稹的樂府詩就是受李紳的啟發所寫,還曾寫過《長灘夢李紳》。白居易整理好詩集的第一件事就是寄給元稹和李紳。晚年白居易在寄給李紳的詩中說:“故交海內只三人,二坐巖廊一臥雲”。足見兩人關係親密。

04

如此可見,白居易的至交好友元稹和李紳跟曹善才的關係都不錯,白居易和曹善才的兒子曹綱也認識,那白居易自然與曹善才相識。而且現存的唐詩中只有他們三個提到了曹善才,更顯得交情深厚。

這也就不難解釋為什麼白居易一聽到琵琶女的琵琶聲,就能聽出“錚錚然有京都聲”。派人詢問,果然是曹善才的弟子。那白居易只要報上自己是曹善才的好友,作為弟子的琵琶女自然不會不給幾分薄面。何況當年琵琶女在長安風光之時,或許也見過那個意氣風發的白居易。如此一來,在風氣開放的唐代,琵琶女更不會拒絕為白居易彈上幾曲了。


琵琶女為何會接受白居易的邀請?詩中提到的善才是關鍵


僅僅有共同的熟人,白居易就會做出這樣的舉動嗎?當然不是。古代女性十五六歲便是正常結婚的年紀,而三十歲已經算是老大。故而晉代大富豪石崇最愛的婢女翾風到了三十歲也被當做老僕人了。琵琶女“老大嫁作商人婦”的原因是“弟走從軍阿姨死”。其弟從軍的原因很可能就是元和九年(公元814年)淮西節度使吳元濟叛亂,第二年朝廷出兵討伐。同樣是在元和十年,吳元濟派人刺殺宰相武元衡,白居易怒而上書論其冤,急請捕賊以雪國恥。可是朝中卻有人藉口白居易的詩不孝,排擠出了朝廷,最後被放逐到江州。

在同一年,因為同一件事,來到了同一個地方。在琵琶女的曲聲和經歷中,白居易彷彿看到了自己,不知不覺,淚已滿青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