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菜正當季,想吃也要小心別中毒!

近日,由於新冠疫情的影響,很多人已經居家儘量不出門的堅持了不短的時間了。但是目前我國的新冠疫情防控工作已經進入了“下半場”,正好是恰逢春暖花開的時節,於是很多人就走了出了家門。最近就看到消息稱北京著名的公園內成群結隊的人都在挖野菜,但是處於安全防護病毒方面考慮,公園相關管理部門已經採取管控措施。挖野菜,這在每個春季都是比較常見的,很多人認為野菜是屬於純天然的,更加有利於身體健康。但是注意,你挖到的野菜非但不健康,很可能還是有毒的。

野菜正當季,想吃也要小心別中毒!

這裡說到的野菜其實是蕨菜。對於蕨菜的口味很多人還是比較喜歡的。口感清脆、清香爽滑,是在春季比較受歡迎的一種野菜。

據研究發現,蕨類植物在世界上的分佈很廣,廣泛分佈在世界上的幾大洲。其實在很多地方食用蕨類植物都是把它的嫩芽最為蔬菜來吃,但是也有很多地方是在它的根部提取澱粉,製成厥根粉。這是我們生活中比較常見的。

野菜正當季,想吃也要小心別中毒!

一、蕨菜會致癌

但是同時也發現蕨菜中含有有毒成分。專家表示,蕨菜中含有的“原厥甘”物質可以導致增加胃癌和食道癌等消化系統相關的癌症風險。這是因為食用蕨菜後會跟氨基酸產生反應,會破壞遺傳物質DNA,從而引起正常細胞發生較大的異化,促進癌細胞的生成。因此,世界衛生組織國家癌症研究機構將蕨菜評級為2B類的致癌物質。而且發現蕨菜的幼芽中也是“原厥甘”含量比較多的部分。

二、純天然並非就是營養高

眾多人挖蕨菜是因為看中純天然,所以認為是更加安全更加有營養。其實這種想法是非常錯誤的。一般情況下,植物的生長都是為了適應大自然的進展,但是大自然中是也是存在其他細菌或真菌的,所以為了更好的自身的進化,蕨菜類植物也是自身演化出較強的防禦物質——原厥甘。所以說雖然蕨菜是天然生長的,但並不一定是安全和有營養的。

野菜正當季,想吃也要小心別中毒!

三、蕨菜致癌,但並不是不能吃

上面我們說到的蕨菜中含有的原厥甘致癌,但是並不意味著蕨菜吃了就肯定是會得癌症。實際上是會增加導致癌症的風險,也就是說患病的可能性會增加。

按照日本在1970年代的流行病學調查結果發現,經常吃蕨菜的人群中,男性患食道癌的風險會增加2.1倍,女性則會增加3.7倍。但是要注意這是經常吃蕨菜的地區得出的研究結果。如果自己只是在春季的時候偶爾吃一次,那麼患病的風險其實是可以忽略的。

四、蕨菜類植物這樣吃才健康

野菜正當季,想吃也要小心別中毒!

研究表明,厥根裡面的致癌物質其實是溶於水的,這也就說明在吃這類植物蔬菜的時候經過多次仔細的清水沖洗之後,是可以將其中大部分的致癌物質沖洗掉的。而我們平時吃的厥根粉其實在製作的過程中已經經過了反覆清洗,所以其中的致癌物質含量都是相對降低的。

另外研究者還發現原厥甘在常溫情況下是非常容易揮發的,也就是如果想要在春季吃蕨菜的話,可以將蕨菜放在沸水中滾燙一下,可以大幅度的降低其中致癌物質的致病性。同時也可以採取鹽漬的方法,也有助於減弱致癌效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