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歷史】中國古代皇相之爭朝代辨析

皇相之爭,即中國古代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中專制主義加強時的皇帝權力和宰相權力之間的矛盾。首先,要搞清一個概念,相權是什麼?相權是宰相與皇帝共享決策權。決策權又由起草權(建議權)和審議權組成。中國古代的政治制度演變,也可以以皇相之爭為線索,徐徐展開,娓娓道來。 秦,第一個建立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當然先要強調它的皇帝制度,皇帝制度首先是皇權至上,再由在皇帝之下的三公九卿制度,三公,即權力中樞,九卿,即行政機構。在三公中,丞相管理行政,太尉管理軍政,御史大夫管理監察,也相當於皇帝的秘書。在九卿之中,有三卿執行國政,有六卿管理皇帝家室。由此,可以表現出強烈的家國同構情感在宗法制的影響下還未完全消除,只是有制度變為了宗法觀念,潛藏之中。


漢,表面實行了秦的三公九卿制度,但實際實行了尚書令尚書檯制度。這也是我們熟知的內外朝制度。就是利用親信來分割相權,親信的特點是權高位低,不易威脅統治。簡單來講,就是聽話。這看似完美的制度,卻無法長時間延續。因為有權遲早會有地位。一有地位,便會對皇帝的後代產生新的威脅。因為親信也會變成宰相。王莽篡權,到了東漢。王莽因為實行土地國有,觸犯了地主的利益,以劉秀為代表的的大地主盟主,推翻王莽,重整東漢。劉秀的勢力是依賴於大地主的,因此此時中央的權利很low。而且之後的小皇帝因必須依賴他舅或他媽或他老師早期執政,在小皇帝變成大皇帝時,便想逃脫權臣,於是便找到兒時玩伴,太監親信。當大皇帝死後,大皇帝的兒子小皇帝受太監掌控,小皇帝長大後又要依賴權臣,如此惡性循環。皇帝一直被交叉於權臣和太監的鬥爭之下,沒有實權。一位叫袁紹的,想要衝破此局面,便想殺了太監,因洩密太監早知道,太監便把他的將領先殺掉,袁紹便引入董卓這一地方勢力,沒想到董卓TM比太監還厲害,最後董卓佔據統治,袁紹又帶領地主反董卓。東漢崩。。。東漢實行的是名義上的三公九卿制,但是這裡的三公變為了丞相,司馬,司空。而實際上是由親信的尚書令尚書省構成。

魏晉南北朝,實行名義上延續的尚書省尚書令,實際上的中書省(起草)和門下省(審議),這裡用的是分權制衡來限制相權。
隋唐,先是實行三省六部制,這種垂直權力制度提高了行政的效率,三省分為中書省(起草),門下省(審議),尚書省(執行)。在這裡面,實際上尚書省只管帶領六部幹活,權力較小。在這裡六部全是掌管國家事務,應和秦的九卿做出對比。到了後期,該制度也存在了問題,如果中書省和門下省哥倆好,二權合一又重回宰相權,就變得很慘。中書省和門下省合為政事堂,三省被架空。政事堂直接掌管決策,皇帝便在此加上同中書門下平章事來監督主持。
宋,實行名義上的三省六部制,實際上實行二府三司制。行政權歸中樞門下,兵權歸樞密院,財權歸三司。需要注意,這裡應與隋唐進行對比,這裡是縱向分權,因此引起了效率低下的問題。宋代利用親信與分權結合,增區與分權結合,監察與分權結合。這些主要體現在地方與中央的對抗之中。
元,吸收宋亡的教訓。實行一省中書制,丞相權力甚於漢代,但也提高了行政效率。
明,明太祖朱元璋廢宰相制度,廢丞相,設立殿閣大學士,他把丞相的審議權收回,只留建議權,因此今後明太祖的內閣也便沒有決策權。到後期,皇帝的審議權交給了司裡太監。由此導致了宦官亂政,引起黨政問題,最終農民起義,外族入侵而滅亡。

清,實行表面的內閣制(首輔),實際實行軍機處(軍機大臣),因為軍機處與內閣相比,解決了權高必定位高的問題,將其變為臨時性,兼職性,品位低,無官署的制度,將明代不完整的決策權轉換為臨時的不完整的決策權限制了權力的膨脹。
到了清朝,可謂是鬥爭的終結,但也代表著封建制度的沒落。

【高中歷史】中國古代皇相之爭朝代辨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