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人清明節必吃的兩種美食,有一種上過《舌尖上的中國》

泉州人清明節必吃食譜,有一種上過《舌尖上的中國》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清明節對於我們而言,是一個追思亡故親人、敬奉祖先的重要傳統節日。

對於福建省泉州市、廈門市、漳州市等閩南地區的人來說,清明節有一整套的儀式。一定要盡心備辦敬奉祖先的各種祭品、供品,準備金紙、香燭,祈願祖先在另一個世界過得順心、富足,希望他們保佑子孫枝繁葉茂、平安喜樂。

“祖宗雖遠,祭祀不可不誠;子孫雖愚,經書不可不讀”。閩南人利用在祖厝的敬奉儀式,也在進行一個隱形的比拼和競爭,一是通過菜品的豐富精緻程度,體現子孫一年的物質收入成果;二是通過傳統小吃的製作水平,體現家教特別是女主們的賢惠、能幹,其意義不下於“女紅”。

至於泉州人清明節的必做傳統小吃,則以潤餅菜和鼠殼粿最受歡迎。

泉州人清明節必吃的兩種美食,有一種上過《舌尖上的中國》


鼠殼粿:這種糕點裡面並沒有老鼠


泉州人清明節必吃的兩種美食,有一種上過《舌尖上的中國》


名稱的問題。鼠殼粿的正確叫法應該是鼠麴粿,因為原材料的學名是鼠麴草。然而民間的叫法鼠殼粿、鼠曲粿、鼠粬粿、鼠鞠粿,卻早已傳播久遠,擁有廣泛的民間受眾。

受眾的問題。鼠麴粿作為清明節的當家小吃,也被稱為清明粿,受眾範圍可不只泉州等閩南地區。

清明粿最初是寒食,是中國南部和中東部漢族特色小吃。江西稱之為“清明粑”、“清明饃饃”、“清明蒿子粑”等;包郵的江浙滬一帶稱之為清明糰子,艾米果。 湖南、安徽、廣東的部分地區也有製作食用清明粿的習俗。

原材料的問題。臺灣、福建、廣東的清明粿主要原材料是鼠麴草。鼠麴草又名鼠耳草、佛耳草,散長於田間地頭,因其葉有“白茸如鼠耳之毛”而得名,李時珍《本草綱目》中早有記載,“又可和米粉食也”。

口味的問題。鼠麴粿有鹹、甜及鹹甜雙拼三種餡,甜餡有綠豆沙、烏豆沙、芋泥等,鹹餡以糯米香飯做底,我們泉州地區還會加入豬肉丁、香菇丁、花生末、蝦仁、蘿蔔菜脯、筍乾等等裡料,吃起來很有層次,令人回味無窮。

製作方法的問題。

第一步是採摘鼠麴草,當季的地裡都有,現在城鎮化建設很多農地都變成其他用途,找起來稍稍困難,但是農村還是比較常見的。


泉州人清明節必吃的兩種美食,有一種上過《舌尖上的中國》


第二步是取嫩葉和花,洗淨,熬熟,搗爛,加粘米粉、糯米粉和水揉成團,壓成粿皮。

第三步是加入各種餡料,捏成形,墊上洗乾淨香蕉葉、菜葉等。


泉州人清明節必吃的兩種美食,有一種上過《舌尖上的中國》


第四步是放入蒸籠、蒸屜,猛火蒸熟。

泉州人清明節必吃的兩種美食,有一種上過《舌尖上的中國》


直接吃也可以,還有個別地方拿來過油炒著吃。

甜口的滿口甜蜜,黏度很高;鹹口的,裡料豐富,皮彈料實,咬下去滿口流油,非常滿足。

潤餅菜:曾經上過《舌尖上的中國》

第二個是“潤餅菜”,泉州西街的亞佛潤餅皮還上過《舌尖上的中國》,清明時節經常要排隊購買,盛況如昨。

泉州人清明節必吃的兩種美食,有一種上過《舌尖上的中國》


起源的問題。關於潤餅菜的起源,民間有多個傳說,比如明代同安才子蔡復一的夫人首創的說法。但是無論傳說如何多樣,都沒有哪一個有壓倒性的證據。據民俗專家考證,潤餅菜的前身應該是春餅,是唐宋時期中原人南下帶下來演化發展的。

美好的寓意。潤餅皮攤開是圓形的,象徵閤家團圓;卷制的餡料顏色豐富,成品皮白餡紅,寓意“金包銀”,招財進寶的意義,這點尤其受喜歡做生意的閩南人的喜愛。

製作過程。

第一步是在鍋裡攤麵皮,現在很多人都是去市場買現成,比如剛才說的亞佛潤餅皮,就風行於泉州老城的西街。

泉州人清明節必吃的兩種美食,有一種上過《舌尖上的中國》


第二步是準備各種餡料。主要的餡料一般選擇應季的時令食材,比如胡蘿蔔、乳豆、蒜仔、韭菜、芫荽、海蠣、滸苔(一種味道很好的海苔)、豆腐乾、綠豆芽、蝦、米粉等等,都要分別拌炒炸裝盤。

第三步是卷制。鋪開潤餅皮,選擇適量的餡料,把餡料依次整齊排列,然後慢慢捲起來成柱狀,有點像麥當勞、肯德基早餐的飯卷形狀。

表皮有韌勁,裡料豐富,鹹甜鮮美,每一口都有小驚喜。

鼠麴粿和潤餅菜已經成為泉州的標誌性清明美食和傳統小吃。很多華僑華人回來憑弔先人,都會特意去品嚐或者帶回南洋。它們不只是美食,更包含海外華人的拳拳赤子之心和思鄉之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