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景》:继承并超越新写实主义手法,揭示底层人物的三种困境

导言

《风景》是方方1987年创作的中篇小说,这篇小说被评论界认为“拉开了新写实主义序幕”,也是改革开放四十年最具影响力的小说。

故事讲述了苦大仇深的码头工人带着自己的妻子和7男2女住在汉口河南棚子,一个13平米的板壁屋子里,发生了一系列家庭纠葛。父亲是权威,母亲风骚了一辈子,但只对父亲忠诚。俩人17年的时间生了8个儿女,但第8个儿子生下来半个月就夭折了。

作者便以第八个儿子也就是夭折婴儿魂灵的视角,冷静客观地描述家庭发生的故事,父母打架,父子争吵,兄弟姐妹斗殴,悉数着他们的艰辛和凄惶。

看完后,不禁感叹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普通老百姓的原生态生活竟是如此凄惶和落魄,底层小人物的“生活风景”,真实而荒诞。愚昧和无知笼罩着家庭,物质的窘迫带来的是精神的困境,还原人物的真实本相时,社会底层的生存世界展露无遗。

《风景》:继承并超越新写实主义手法,揭示底层人物的三种困境

这篇小说之所以能成为新写实主义小说的扛鼎之作,因为它在继承新写实小说的手法时,进一步超越了新写实主义。那是在哪些方面超越的呢?

首先,传统的新写实主义的定义是这样的:在1989年《钟山》杂志第三期的专栏卷首语提到了新写实主义,并对其做了阐述:“新写实小说的创作手法仍以写实为主,但注重现实生活原生态的还原,真诚直面人生,直面现实。”

新写实小说中“新”的具体内容是:

  • 人物塑造上,放弃典型化的人物形象,关注普通人的生存境况,写凡人琐事
  • 叙述方式上,采取客观叙述的态度,“零度介入”,抛却主观情感
  • 主题模式上,消解意义与主题,解构历史与价值,赤裸裸的再现与还原

但方方的《风景》在继承这三方面的内容时,超越其手法,揭示了人物存在的三种困境,并指向对底层小人物的终极关怀。

因此,现从以下三方面来深度解析小说呈现的内容和意义,旨在对我们当代人的生存困境带来一些启示和思考。

  • 人物塑造:在描写普通人的日常生活中刻画典型人物,通过凡人琐事还原底层人物众生相,揭示传统与现代交织中人们真实而荒诞的生存困境
  • 叙述语调:以死亡的婴儿小八子的视角,冷静观看家庭里亲人的不幸和凄惶,怀有愧疚之情地揭示冷漠无知的亲情困境
  • 主题模式:拒绝消解,深层思考,挖掘生活背后的真相,指向人类终极关怀时,揭示物质窘迫所带来的精神困境

一、在描写普通人的日常生活中刻画典型人物,通过平凡琐事还原底层人物众生相,揭示传统与现代交织中人们真实而荒诞的生存困境

1.平淡生活中的典型人物

在平淡的故事情节中,作者主要塑造了父亲、二哥和七哥这三个人物形象。而这三个形象就是当时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最真实的人生众像。

首先,父亲作为棚屋的主宰者,他想要统治并影响着妻子和儿女,显示自己的父权传统。每次喝酒都要没完没了地讲他跟随祖父做草莽英雄的“丰功伟绩”,他的儿子也必须老老实实听他的传统教育。

他始终相信拳头和暴力,崇尚粗俗野蛮,并且希望自己的儿女继承自己的生存理想。大哥和三哥就是父权影响下的人物,过着颓废卑微的生活。

其实当时棚子住着很多这样的人物,他们都是传统癖性文化背景下的代表,但在现代文明的冲撞下,他们的生存状态与理想将湮灭于时代洪流中。

其次,塑造了

二哥,这样一个反抗父权追求文明的典型形象。本以为夫妻打架,父子斗殴,兄妹吵闹是家再正常不过的样子,而当他遇到杨家——自由民主、温情脉脉,文质彬彬的一家人,他非常诧异,这也成为自己追求文明与真善的启蒙时刻。

而杨朗父母的身亡,让他重新思考生与死,生命意义与价值,最后选择用死亡来捍卫生命的崇高和对知识情感的尊重。

二哥作为当时知识分子的代表,身上带有父亲影响下的封建教化的残余。当接触到新文明时,不免成为传统与现代交织中时代的牺牲品。

最后就是七哥前后对比反差强烈,也是穷苦家庭想要翻盘的典型形象。前期胆小懦弱,但荒诞之中却进入最高学府,最终成为钱权控制之下物化的人。

他只相信权力能够让他过上想要的生活,保持居高临下的地位,能换来尊重和崇敬。他既不认同父亲的拳头,又不认同二哥所谓的知识就是力量。

既是进入现代文明被物化的代表,也是当代人所处的物质与精神困境中的代表。

这三类人不仅是20世纪六七十年代众多家庭的再现,也是传统与现代交织中典型的底层人物本相,真实而荒诞。

《风景》:继承并超越新写实主义手法,揭示底层人物的三种困境

2.围观群众的“看与被看”

群众——尤其是中国的,永远是戏剧的看客。牺牲上场,如果显得慷慨,他们就看了悲壮剧;如果显得觳觫,他们就看了滑稽剧。——鲁迅

除了塑造家庭中的人物形象,故事中还有很多描写围观群众真实样态的内容。他们就像鲁迅笔下麻木的国民,“看与被看”也是他们生存方式中的集体无意识行动。殊不知自己在这个模式下,既是施加暴力的一方,也是时代的被看者,亦是受害者。

故事中写到父亲和母亲俩人吵架,然后左邻右舍都来看热闹。一个观众端着碗在门前围得密密匝匝,他们不仅没有去劝和,反而对父亲和母亲评头论足。

说母亲吵架的姿势换了,说父亲砸碗时发出的声音没有砸开水瓶的声音好听;甚至说不砸开水瓶的原因是家里没有水瓶等等之类荒谬的话。

他们作为围观的一方,总在寻找使自己愉悦的快感,殊不知自己或许也是别人眼中的被看者。而他们在嘲笑别人的时候,也就是在嘲笑自己。

譬如母亲张嘴便说谁家的公公与媳妇如何,谁家的岳母勾引女婿。小屋里散发着永远的潮湿气,这气息总是能让七哥不由自主地打寒噤。

母亲和白礼泉背着父亲在一起,大哥和白礼泉的妻子互相勾搭,他们互相知情,却互相调侃。甚至母亲逢人就夸口,一副洋洋得意的样子:“别看白礼泉的女人一扭三摆的妖精样,可在我大小子怀里比猫还乖哩!” 而且这种“看与被看”还发生在自己家庭中,简直荒诞至极。

正因为自己的“围观”,最后也让自己成为“被看者”。而这也是当代普通人存在的一种生存困境。

《风景》:继承并超越新写实主义手法,揭示底层人物的三种困境

3.小结:

在小说中,无论是主张暴力与拳头的父亲,还是相信知识与文明的二哥,亦或是崇尚权力的七哥,都能体现当代人的生存真相。同时在围观者“看与被看”的模式,更讽刺性地揭示了普通人生活的真实而荒诞的生存困境。

二、以死亡的婴儿小八子视角,冷静观看家庭里亲人的不幸和凄惶,在愧疚之下地揭示无知冷漠的亲情困境

1.从夭折婴儿的独特视角直观冷漠的亲情

.....在浩漫的生存布景后面,在深渊最黑暗的所在,我最清楚地看见那些奇异世界......——波德莱尔

故事在开篇就引用波德莱尔的这句话写到在世不足十六天的”我“所看到的奇异世界,也就是小八子的视角去写家庭中的生存故事。

他说:”我宁静地看着我的哥哥姐姐们的生活和成长,在困厄中挣扎和在彼此间斗殴......原谅我以十分冷静的目光一滴不漏地看着他们奔波劳碌,看着他们的艰辛与恓惶。“这就是布景之后,奇异世界的主宰者,也就是自己最亲的家人。

“我常常怀有内疚之情凝视我的父母和兄长”,因为“我”被埋在窗台下,即使我看穿了一切,但是也再无法调和他们,只能冷静地看着这一切,满怀愧疚地观望而倍感无奈。

这是作者在正面交代老八在直观地”监视“家庭生活的困境。

除此之外,故事中多次描写到兄弟姐妹在羡慕逝去的老八。譬如"七哥对我能永远安宁的躺在那下面,羡慕至极”,父亲孤苦伶仃在家时会说“还是老八陪我吧,老八最好了”等等这些话语背后体现着自己的亲人生活在不幸的家庭中对现实生存困境的无奈。

婴儿本身是天真无邪的身份象征,作者借用逝去的甚至不会哭笑的婴儿眼睛来看这个现实生活,就包含着一种悲剧意味。而在这个家庭中看到自己亲人的挣扎与斗殴更让死者不寒而栗。

仿佛他们皆是处于“生不如死”的困境中,而这样的视角和笔触更让人体会这冷漠麻木的亲情困境。

《风景》:继承并超越新写实主义手法,揭示底层人物的三种困境

2.父母的冷漠无情,兄弟姐妹的相互倾轧

除小八子直面说出亲情困境,小说更多地是描写父母与兄弟姐妹之间的事件来凸显这无知冷漠的亲情世界。

首先是父母对孩子的冷漠无情。父亲打伤七哥后,伤势很严重,二哥劝阻父亲不要让他住在又湿又闷的床底下,以防伤口复发。父亲则给他一耳光,愚蠢地骂道:”让你读点书,就在老子面前咬文嚼字!“对自己亲儿子总是挥舞拳头,用暴力解决彰显自己高人一等。

四哥是个哑巴。他在六个月时发高烧,但是父亲那天打码头负了伤,母亲却为父亲忙碌把他丢至家中,四哥万幸活了下来却丧失了听和说的能力。他只会叫一声爸爸,母亲并不因为他的残疾而怜爱他。母亲只知在外风骚,对自己的儿女就像陌生人般冷漠,也不管不顾。而类似这样父母对孩子冷漠无情的细节还有很多。

其次,是七个兄弟姐妹之间的相互斗殴和倾轧。姐姐大香和小香从小欺负七哥,让他像狗一样爬不能站立,用指甲拼命地掐他;当二哥死去,大哥告诉七哥,他听到死讯也像听到陌生人之死一样表情很淡薄;七哥常在肚子里用最恶毒最尖刻的话骂五哥和六哥,童年时代五哥和六哥给七哥的伤害令七哥永生难忘。

他们之间除了争吵就是斗殴。唯一过着平淡而顺畅的生活就是四哥。因为他听不到外界的纷争,也感觉不到亲情的冷漠,因此能够无欲无求的过着平淡的日子。而作者这样设置四哥的形象,其实更加侧面烘托出其他姐妹之间所挣扎着的亲情困境,是一辈子也无法摆脱的。

他们兄弟姐妹之间就像铁轨,纠缠一起又分离开来,蜿蜒着扭曲着延伸向远方。但不知道它从何处而来,又将指向何处,就这样交叉着,像一座围城。而家庭亲情铸就的围城,逃不了,因为骨子里流淌着一样的血脉。这便是这个家庭永远的牢笼。

《风景》:继承并超越新写实主义手法,揭示底层人物的三种困境

3.小结:

在夭折婴儿的独特的视角下,小八子从直接语言和对故事的间接描写中展露着自己家庭的生存困境和每个人在困境中无法逃脱的宿命。 让我们看到家庭虽然给了我们生命,但是却影响着我们的未来的生活指向与生存价值的实现。

三、拒绝消解,深层思考,挖掘生活背后的真相,指向人类终极关怀,揭示物质窘迫所带来的精神困境

1.物质的窘迫带来人性的扭曲和异化

生活环境和时代背景对人的影响很大,主要对人的性格、思维、心态有重要的影响。——方方

河南棚子其实是当时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贫民窟,各地逃难的人都住在这里。这样的生活环境,必然造就平民窟文化的粗劣和人性的变异。

这十几口的一家人仅仅住在十三平米的棚屋里,连睡觉都从没舒展开过。父亲仅仅依靠拳头来抢占码头获取利益,地位低下。还自私狂妄,觉得不识字挺好,竟有“都去念书谁去干苦力”这样的忧愁。

家里穷到没有钱买煤,只能无条件的向外界索取,二哥和三哥打小从铁路外运货场偷煤回来,父亲还称赞两个人聪明能干是块好料。而这就是当时饥荒都难以解决的时代背景下所发生的习以为常的事。

当父亲知道二哥去家庭优越的杨家学习时,他却告诉二哥,要有骨气,不能跟有钱人打交道,他们是吸百姓的血才富起来的。而这就是

物质的窘迫所带来的精神愚昧与无知,重要的是,他们还不自知。

在这样的生活环境下,物质窘迫,素质低下,连接受教育都是奢侈。

七哥因为家里的窘迫,选择一个不会生育的女人,只为攀权附贵。他把那个女人带到家里告诉她, “你如果在这样的地方生活过一年,你就明白我所做的一切是多么重要。我选择你的确有百分之八十是因为你父亲的权力。而那百分之二十是为了你的诚实和善良。我需要通过你父亲这座桥梁来到达我的目的地。”

当他说出这句话时,那张青春已逝的脸如被人扭了一般,歪斜得可怖。

可是再看看七哥从小的生活处境,就能理解他为何说出这样的话。

七哥从小就没有说话的权利,以捡破烂来讨好家里人,长大以后无数次想要残酷报复。就连上小学也是父亲极不情愿的事情。后来偶然遇到了能上大学的机会,才逃离了那个穷家。

就是在这样的环境逼迫下他急迫地想要出人头地。

因为穷怕了,再不想过这种食不果腹的苦日子,更不想被人瞧不起,没有尊严的活着。

因此想法设想想将他的穷根全部斩断埋葬,改变命运,拯救自己。

物质如果十分窘迫,时代的土壤如果万分贫瘠,那精神境界的提升只会是一种奢侈,最终带来的便是人类的无知和狭隘,人性的扭曲和变异。

《风景》:继承并超越新写实主义手法,揭示底层人物的三种困境

2.精神的困境靠死亡来救赎

一个活人和一个死者之间又有多大差距呢?死者有没有可能在他们里说他们本是活着的而世间芸芸众生则是死的呢?死,是不是进入了生命的更高一个层次?

故事中的二哥可以说是精神困境里的牺牲品。他是个文质彬彬的儿子,父亲总说他读书读木了脑袋。他在物质窘迫的家庭中出身,但是却有机会读高中,接触到知识和文化,看到了世界上还存在着精神高尚的人。

直至认识了杨朗一家人,他才看到了什么叫做民主平等,文质彬彬,温情脉脉;才知道了家庭应该是充满着爱与善良,而不是夫妻打架,父子吵闹,兄弟斗殴。

尽管家庭不好,但是读书让他重获生的希望,并且坚定地想做一名建筑师。但生不逢时,文革粉碎了他的梦想。

他仍然没有放弃,但是当得知杨朗的父母亲自杀后,他开始思考生命真正的价值意义所在。被他们坚贞的情感和精神的高尚所震撼,

她为了爱,为了高尚的精神生活,选择用死亡来得到救赎,用死维护自己的价值和尊严。

最后,他用刮胡子刀片割断了手腕上的血管。临死前那一刻睁开眼睛,清晰地说了一句"不是死,是爱!"然后头向一边歪去。

那诗句,将心缠绵得很紧。不是死,是爱。也是二哥从心底涌出的无限忧伤,更是他最至高的精神世界的追求。

但这是不明智的,也是悲哀的。是在物质贫乏时代追求高尚精神时走入的困境,他感受到的是对生命的困惑和迷茫而导致的无法解脱的痛苦。而这种精神的困境无法在现世解决,最终只能以悲剧收尾。

3.小结:

作者在揭示人类的精神困境时,并没有完全消解历史和意义,反而站在人性关怀的角度进行深刻地思考,挖掘生活背后的真相。在历史与时代的大舞台背景下,揭示物质生活的窘迫,从而显现出当时知识分子存在的普遍的精神困境。

《风景》:继承并超越新写实主义手法,揭示底层人物的三种困境

写在最后:

七哥说生命如同树叶,所有的生长都是为了死亡。殊路却是同归。七哥说谁是好人谁是坏人直到死都是无法判清的。七哥说你把这个世界连同它本身都看透了之后你才会弄清你该有个什么样的活法。我将七哥的话品味了很久很久,但我仍然没有悟出他到底看透了什么到底作怎样的判断到底是选择生长还是死亡。我想七哥毕竟还幼稚且浅薄得像每一个活着的人。

方方从独特的视角切入,首先在描写普通人的日常生活中刻画了父亲、二哥、七哥这三个典型形象,通过平凡琐事还原底层人物众生相,揭示传统与现代交织中人们真实而荒诞的生存困境;其次,冷静客观地观看整个家庭的凄惶,揭示冷漠无知的亲情困境;最后通过深层思考,挖掘生活背后的历史真相和时代背景,指向人类终极关怀时,揭示物质窘迫所带来的精神困境。

重读了方方的《风景》,从这三种困境反观当下的我们,是很有启发意义的。

首先,生存困境里的我们,应该避免“看与被看”的悲剧模式,成为真正的人,而不是麻木不仁的人。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现实生活中的我们,并没有那么窘迫,但是在前进的人生路上,不能过于物化,更不能幼稚而浅薄的活着。

其次,我们的生命是父母给的,亲情我们没有办法抉择,但是在这个处处都是机遇的时代,我们要勇敢挣脱原生家庭带给们的牢笼,努力活出自我,寻求自我价值的实现。

最后,有些时候,我们在现实面前是无可奈何的,可是在内心深处却又不愿意低头,所以我们总是和现实生活无法达到永恒的和谐。但是尽管有很多不和谐,我们仍然要去追求更高尚的精神生活。

七哥说你把这个世界连同它本身都看透了之后你才会弄清你该有个什么样的活法。可是,我们可能永远没有办法参透这个世界本身,但是无论如何请记住:不管遭受到怎样的打击,即使被生活抛弃,也要努力地活着。活着,才是最大的幸福。活着,才能有更多翻盘的可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