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若實行攘外必先安內政策是否能保住華夏命脈?

傷心在所難免


有兩點必須先澄清。題主說的是保住華夏命脈,那麼,首先,題主當然認為清朝不是華夏王朝,不然不存在華夏命脈沒被保住的問題;其次,題主說的是保住華夏命脈,不是說明朝避免滅亡。

所以題目真正的意思是:如果明朝實行攘外必先安內,滿清是否無法入關建立正統王朝?

我們認為,如果明朝徹底實行攘外必先安內,有可能保住華夏命脈。明朝有兩次剿滅農民軍的重大機會,都因為抵禦清軍入塞而喪失:一次是崇禎六年,農民軍被圍於河南,但次年後金軍第二次入塞,官軍中戰鬥力強悍的曹文詔部被調走,農民軍突圍成功;另一次是崇禎十年,李自成被圍商洛山(僅餘十八騎),然而次年清軍毀牆入關,後洪承疇、孫傳庭等人均被調往遼東防範清軍,李自成再次獲得喘息之機。

另外,為了在關外與清軍爭奪戰略要點,關外常駐大量精銳兵力,比如著名的關寧鐵騎,而且這些兵力被快速消耗,特別是松錦之戰,明朝損失了最後的十萬精銳,從此再也無力制約農民軍;另外,關外的爭奪也讓明末脆弱的財政雪上加霜。

如果明朝集中全力對付農民軍,主動放棄關外戰略要點,僅守住山海關,一方面,財政負擔大大減輕,另一方面,可以騰出大量兵力對付農民軍,將最有號召力的李自成、張獻忠剿滅,明朝將獲得可貴的喘息之機,延續王朝政治生命。剿滅農民軍主力後,嚴守關隘防範清軍,清朝將面臨嚴重的生存危機,一方面,遼東苦寒,糧食產量低,生產力落後,如不能大量掠奪,難以維持政權;另一方面,滿清內部矛盾尖銳,特別是皇太極曾逼死多鐸和多爾袞的母親阿巴亥,如果無法靠大量的掠奪和勝利掩蓋,矛盾必然爆發,最後政權必然迅速衰敗。

當然,明朝即使度過滿清入關的危機,也很可能在後續的農民起義中被推翻,因為天災仍在延續,腐敗依然愈演愈烈,不合理的賦稅制度讓底層民眾無法生存。總之,王朝末期綜合徵會繼續惡性發展,最終滅亡。


豪森林


明末的內部問題已經無解了,基本可以說是回天乏術,後金更不可能不攻擊。

明朝從建立之初就有嚴重的宗室問題,皇室人員多達幾十萬,成為巨大的財政負擔,建文帝想要削藩還被篡奪了帝位,後面的皇帝也就只能乾瞪眼了。

福王朱常洵就藩時,光是修建王府就花費了28萬兩白銀,還得到萬曆帝上等良田四萬頃但朱常洵依然不滿足,他在洛陽與民爭利,百姓有了災荒,卻捨不得拿出錢來賑濟。

另外明朝出現了一次巨大的自然災害,明末處在“小冰河期”,是1000年來最寒冷的時候,於是大規模乾旱、蝗災、瘟疫接踵而至,大半個中國都被災害侵襲,使得莊稼絕收,河流乾涸,這個問題幾乎無解。

當時河南“大旱遍及全省,禾草皆枯,洛水深不盈尺,草木獸皮蟲蠅皆食盡,人多飢死,餓殍載道,地大荒”。陝西“絕糶米市,木皮石麵食盡,父子夫婦相剖啖,十亡八九”。核心旱區如山陝甘冀出現人相食的極端情況,甘肅死亡人口甚至超過八成。

還有嚴重混亂的朝政,從萬曆時期便開始的各種黨爭、宦官專權等問題便此起彼伏。這也讓明末的官場一片黑暗,忠良盡去,奸臣當道。這些人更是不顧百姓死活,在自然災害嚴重的時候,依然強行收取賦稅,直接造成了大規模農民起義。崇禎本想重振朝綱,最後也不了了之。

明朝除非從一開始便安內,可惜它沒有做到,讓問題越來越嚴重,直到無法解決,滅亡也順理成章了。


史知今


個人認為,明朝無論是先攘外還是先安內,都無法保住華夏命脈。因為明朝的覆滅,主因並不是農民起義和滿清入侵,兩者只是催化劑,根本原因是天災,迷信一點講是天劫,是天要亡華夏!

一、崇禎遭遇了中國歷史上最極端的天氣

明朝中後期,全球進入小冰河時期,氣候條件極端反常、惡劣,導致嚴寒、乾旱、蝗災、鼠疫等災害頻發,到了崇禎執政時期,各種災害達到了頂峰。

崇禎二年(1629),西北大旱,並且連續乾旱5天,災民遍地。

崇禎五年(1632),山西旱災,餓殍遍野。

崇禎七年(1634),西北出現鼠災,滋生的鼠疫。

崇禎八年(1635),北方出現蝗災。

崇禎十年(1637),西北華北遭受了長達7年的史無前例的大旱,山東的災民出現了人相食的慘烈情況。

崇禎十二年(1639),山東爆發了天花疫情,山東一些州縣70%的人口死亡。同年長江流域爆發鼠疫。當年夏末,河南出現蝗災。

崇禎十三年(1640),饑荒蔓延到長江三角洲,導致南北道路梗塞,商賈不通。

崇禎十六年(1643),華北爆發大鼠疫,北京成為感染源,北京城1/5的人死於鼠疫。從江南到北方邊境,無一處倖免。

據史料記載,崇禎一共執政17年,除了個別年份災情稍微好點,幾乎年年都有大災,朝堂裡的奏書一份接一份,反應的都是各地的極端氣候和隨之帶來的社會紊亂,日夜操勞、焦頭爛額的崇禎30多歲便是滿頭白髮。

飢餓的農民加入流民,導致地方起義頻發,鎮壓了一波又起一波,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沒辦法,因為幾乎每年都有災荒,老百姓也要吃飯啊!

對此,崇禎皇帝也是心知肚明,所以對於抓到的農民起義者,往往都是放行,不會殺頭,用他的話來講,“都是朕的子民,因飢餓而生變”,而這樣一來,放出去了又重新加入起義軍,形成了惡性循環,導致永遠鎮壓不完。

二、無論李自成,還是滿清都是撿漏者

因為內要鎮壓農民軍,外要阻擋滿清入侵,大明帝國每年都需要大量的軍餉,但因為連續多年的天災,有的地方十室九空,各地的稅收收不上來,導致國庫空空如也,到1643年明朝亡國的前夕,80%的州縣已經停止了繳納稅賦。

財政嚴重不足,導致朝庭不得已拖欠軍餉,導致前方戰士無心戀戰,軍隊作戰力嚴重下降,致使農民軍和滿清的勢力不斷坐大,最終導致大明亡國。

李自成攻入北京之時,北京已經因為鼠疫死去了1/5的人,史書記載,當時的北京一到晚上陰風陣陣,幾乎變成一座鬼城,被鼠疫折騰的京城防守也是虛弱不堪,最終李自成輕而易舉拿下了北京城,成為一名撿漏者。

至於另一個撿漏者滿清,趕走李自成之後,在鎮壓南明政權的過程中也付出極大代價,而且南明政權一度出現收復大壁江山的曙光,只是因為各地方勢力為了擁立不同的皇室陷入嚴重內耗,最終被滿清坐收漁人之利,各個擊破,成為一個超級撿漏王。

因此,假若明末沒有那麼多的天災,就不會有頻發的農民起義,政府稅收也不會受影響,大明帝國就有足夠能力阻擋滿清入關,明朝也不會亡國!

總的來說,大明亡國,是天劫,是氣數已盡!


春秋筆談


個人覺得保不住:

一:明朝後期皇帝都是昏庸之輩,大都無心政事。

二:奸臣宦官把持朝政,東西廠從原來聽從皇帝指揮到最後都在宦官手裡,大肆排除異己

三:天災不斷,還頻頻對外用兵

一個皇朝的滅亡不單單隻有一個原因,多方面綜合起來的。即使剛開始保住命脈,那後續的皇帝還不行的話也一樣




我是小肥


明朝有千百個可能能能夠延續下去,但偏偏選擇一條不歸路,這隻能說明大明王朝氣數已盡,採用什麼方式,都無力迴天,攘外必先安內,聽起來不錯,蔣介石也用過,結果也不理想,在亂世必須有強有力的政治手腕和平衡各方勢力的能力,不然必會搞得焦頭爛額。

明朝亡,主因是天災,次因是崇禎的政治手段不行。

明末連年乾旱,好多地方顆粒無收,老百姓為吃飯才起義,要是有飯吃,誰去鬧革命,天災為農民起義軍提供了大量的兵源,李自成等農民軍起初被明朝正規軍打的屁滾尿流,但是隻要活著,很快就拉起一支隊伍,天災給他們提供了造反的溫床,假如沒天災,明朝內部不會大亂。

崇禎帝雖沒有先祖的才能,但脾氣遺傳了先祖,硬又臭的,李自成根本就沒有推翻大明的意思,他只是想讓崇禎封他西北王,崇禎帝不願封異姓王,錯失招安良機,沒有政治家的敏感度。

大明能有很多搬回不利局面的機會,偏偏不去用,一直硬到最後,即便強漢在勢力不行的時候還採取和親政策,強硬的大明不服輸的性格造就了嗎滿清,實屬滿清的運氣。


饕餮中國


即便明朝實行攘外必先安內的措施,也未必能夠把國運延續下去,歷史上大多數朝代每過兩三百年就換一次,這不是沒有原因的,再說當時明朝的根子已經糜爛了,想要在短期內改變已經不可能。

土地兼併,財富不均,是明朝走向危機的一個根源

明朝歷經16個皇帝總共276年,從歷朝之初,朱元璋建立明朝,直到最後明朝滅亡,大大小小的農民起義一直沒有停止過,根據有人統計,僅僅明成祖朱棣,明太祖朱元璋時期,大大小小的農民起義就有100多次,而到了明朝中後期,農民企業的規模越來越大,影響越來越深,究其原因,土地兼併,黨同伐異等是很重要的原因:

㈠土地兼併使老百姓無地可種,只得給地主官僚當佃農

  • 其實任何一個朝代老百姓的民生問題才是根本, 明朝的經濟高度發展之後,土地其實成了統治階層身份地位和財富的象徵,也是統治階級拼命想要捏在手裡的主要對象,特別是各地的大大小小的王爺們,利用他們自己在朝廷當中的特權,侵佔和掠奪老百姓的土地,尤其是皇帝又喜歡把一些土地侍奉給自己的子孫,所以在全國大大小小的皇莊氾濫。
  • 到了明朝嘉靖年間,賜給景王的土地,就高達4萬多公頃,萬曆年間,潞王就藩的河南衛輝府,神宗皇帝又將菌種名下的4萬公頃土地賜給他,皇帝還賜地200萬公傾給福王。正是因為大大小小的地主王爺,還有朝廷命官們,侵佔掠奪了太多農民的土地,使得明朝最後的命運,早早的就註定了。

儘管封地給這些王爺,目的是為了讓他們拱衛朝廷,然而這些人仗著手裡的特權,無惡不作,而地方上的一些官僚和地主也競相效仿,最後導致某些地方大概有90%的農民都是地主的佃農。

㈡財富不均,藩王和地主日益富裕,百姓日益貧窮

  • 和土地兼併深關聯的是,在財富方面,各地的大小王爺和官僚地主們,手裡也通過各種渠道掌握著大量的財富,而國家國庫當中的黃金和白銀每年的收入很大一部分,都成為了這些藩王們的俸祿。所以可以想象,這些40的王爺們子孫後代越來越有錢,而相對的老百姓卻越來越貧窮,國家機器也是越來越難以有足夠多的財力,維持財政方面的運轉。
  • 曾經有一位官員算過一筆賬,每年全國各地給皇帝供給的糧食,大概在400萬輛左右,但是每個地方藩王府卻需要800多萬袋,所以這種缺口就越來越大,這就導致了有錢的人越來越有錢,貧窮的人越來越貧窮,所以為什麼在明朝尤其是明朝的中後期大大小小的農民戰爭和農民起義不斷,老百姓失去土地失去財富是根本的原因。

土地和財富問題是根本,地方各自為戰也是重要原因

在崇禎年間,陝西大旱,老百姓的莊稼顆粒無收,這一切其實成了農民起義的導火索,農民沒有吃的,只好吃蓬草,沒有這種草,吃了就吃樹皮吃草根,甚至用一種石頭充飢,然而這種石頭吃了又不消化,過幾天就因為腹脹而死,所以為什麼農民企業在陝西大規模爆發,並且迅速呈星火燎原之勢的原因。

  • 當陝西的老百姓生活生死線上掙扎,地方的官吏們卻橫徵暴斂,最終導致了王二率領老百姓揭竿而起,走上了反對明朝的道路,隨著這種序幕的拉開,僅僅在陝西就有上百隻農民起義軍,當然最出名的是闖王高雲祥等人。這是其餘的部隊,有農民也有邊關上的將士,這些邊軍的加入,大大的增強了農民軍的實力。
  • 但是崇禎皇帝對待農民取經到底怎麼做,到底剿滅還是招撫,搖擺不定,最初用招撫方式,收到了一定的成效,因為那時的迄今雜亂無章,沒有統一的組織,也沒有明確到底最終的目標是什麼,所以最開始有很多企業已經會接受招安,比如張獻忠就曾經接受招降,後來又叛亂。
  • 在各地紛紛爆發起義地時候,明王朝內部各個地方省份各自為戰,他們只是想把企業的農民軍趕出本省,並不願意出大力去圍剿,所以義軍也是看中了這一個缺點,轉戰全國各地,直到後來從政八年,盧象升上臺,與洪承疇一起,改全面圍剿為重點針對闖王高迎祥,這種局面才有所改善,後來闖王高雲祥中了孫傳庭埋伏,被俘後犧牲。

剷除客魏誤殺崇煥,放棄分治吊死煤山

  • 崇禎皇帝上臺之後,他清醒地認識到了國家目前所面臨的一些問題,所以一方面他想辦法剷除了魏忠賢和客氏集團,任用了一批清廉的官員,另外一方面,削減了他自己和妃子們的開支,其實本身他還是想勵精圖治,好好作為一下的,但是從他哥哥手下接過來的就是一個爛攤子,要想短時間之內改變這種局面也並不容易。
  • 而面對後金來勢洶洶的官兵,嚴崇煥和滿貴打敗了後金,保衛了京城,結果後來崇禎皇帝朱友簡中了皇太極的離間之計,皇太極利用抓獲的兩個太監,故意在附近說話,說袁崇煥讓他們來打的北京城,兩個太監知道之後,然後把兩個太監放了,兩個太監回去告訴了朱由儉,後來重振命令抓住了袁崇煥,並且凌遲處死。
  • 崇禎皇帝上臺之後儘管省吃儉用拼命的工作,但是內憂外患已經不是他短時間內可以搞定的,而且當時的朝廷也是黨派林立,結黨營私,他卻無力改變,到了後期甚至是品性大變,因為各種壓力已經讓他快要堅持不住,皇帝這個身份不再是權力的象徵,而感覺是一種枷鎖,當闖軍日漸威脅到京師地位的時候,到底要不要撤退,吳三桂的大軍馳援北京,崇禎皇帝也是猶豫不決,直到已經逼近北京才下令,但是這時候已經晚了。
  • 當李自成的部隊到達北京城下的時候,北京城已經徹底的亂了,闖王派投降的太監去勸說朱由檢,讓他拿出800萬兩白銀,雙方握手言和,共分天下,朱由檢已無力迴天,又不願意投降,所以最後李自成等不及了,只好進攻北京城,闖軍入城後,朱由儉送走了三個兒子,親手殺死了自己的兩個公主後,上吊而亡。

如果崇禎答應賠款和分治,明朝也許結局會不一樣

  • 崇禎皇帝死了之後,南明朝廷先後建立了幾個政權,但是,相互之間的鬥爭,以及朝廷內部東林黨人和閹黨之間的鬥爭,仍然是不斷,這個時候,不同的兩個政權之間,可能就信奉的攘外必先安內,可是又怎麼樣呢,清軍勢大,相互之間還在內鬥,沒有想著團結起來一致對外,最後導致了這些南明小朝庭的滅亡。
  • 歷史是不允許改變的,也沒有辦法去改變,畢竟這不是穿越小說,有些時候想想自己我也會想,如果當初崇禎皇帝答應了李自成的劃地而治,賠償800萬白銀會怎樣,但是仔細想想,又哪裡來那麼多錢賠償呢?無兵可用無將可用,手下的人各自做著自己的打算,你再看看南明政權,李定國曾經也打下了很大的一局面,最後還不是被內部出賣,然後桂王敗走緬甸。

總結:我想如果崇禎答應了也有錢賠償,大不了也就是苟延殘喘一段時間,內部的根子壞了其實也沒辦法改變了,然後可能就是再想辦法,繼續和李自成鬥爭,撿便宜的還是皇太極,而如果和清軍鬥爭,撿便宜的則是闖王,聯合起來抗清可能也不現實,總之,這一切都是歷史的必然,而結局,其實在前幾任明朝皇帝那會,就註定了。


北冥派掌門


首先歷史沒有假設,其次滿族現在也是華夏一支。明朝晚期,由於黨爭造成國家政治局面混亂,貪汙腐敗,社會資源分配不均,土地大量兼併,社會底層人民失去了賴以餬口的土地,社會貧富差距急劇擴大。失去土地的農民變成流民,加劇了社會不穩定性。崇禎年間,東林黨一黨獨大,使得國家針對工商業和礦產業的稅收政策被東林黨把控,礦業和工商業稅收大幅減少,國庫缺錢。災害頻發,流民鬧事,國家無錢賑災用兵,社會矛盾越來越突出。此時關外與後金戰事也愈演愈烈,大明朝此時陷入了內憂外患之中。所以明朝大患不在關外,亦不在起義之農民,而是在廟堂之上。攘外和安內只是治標之策,根本之策還是消除黨爭,制定適合明帝國已經發展起來的手工業和工商業政治和經濟和稅收制度,實現社會財富再分配,才能安內強國。國強則外敵退!


耕堂讀者


理論上可以,其實一開始後金並沒有想著要統治中原,只是想著稱雄關外,獲得明朝的認可並締結類似澶淵之盟的合約,後金到皇太極時兵力也差不多在六七萬吧,薩爾滸之戰是消耗了明朝大量的野戰軍部隊,但要是明朝全線放棄關外,依託大同至山海關一線據守,還是可以抵禦住後金的南下的,再集中國內的兵力剿滅李自成、張獻忠等起義軍,還是有機會的,關鍵這邊洪承疇快把起義軍打趴下的時候,崇禎又調他去抗擊後金,結果是兩頭不套好。盧象升也是如此。如果崇禎上臺後堅持攘外必先安內的策略的話,應該是有機會的。不過有個前提,就是文官系統要支持。當時皇太極兵臨城下的時候提出過簽訂合約,崇禎心裡也是想講和的,無奈朝廷裡面清流不配合,什麼我泱泱華夏豈可受蠻夷脅迫,什麼大明寸土必爭,什麼喪權辱國啊。一頂頂大帽子扣下來,和談也算是黃了。書生誤國啊。喊口號誰都會,關鍵是超乎實際能力的口號喊了又有什麼用呢?

其實這樣的人啥時候都有,中法戰爭的時候,朝廷在議是戰是和的時候也是清流們主戰,結果呢?當然,清廷也夠絕的,讓清流之一張佩綸去督辦福建軍務,結果可想而知,一敗塗地,法國軍艦大炮一開,張佩綸首先逃跑,南洋水師群龍無首,一敗塗地,國家耗費了大量人力財力的南洋水師以及南洋船廠化為灰燼。

在這裡我並不是批評誰,而是想說作為一個國家的決策層,下決斷一定要考慮清楚自己國家的實力,喊得出口號也要能做得到,比如於謙,喊得出口號,也調度有方,還能親臨一線,最後成功擊退了也先,保住了自己的國家,是個偉人。還有唐太宗,吉利可汗二十萬鐵騎兵臨長安城下的時候,他沒有蠻幹,選擇了暫時妥協,而後厲兵秣馬,富國強兵,最後一戰定乾坤!這才是能人啊。

聯想到現在的一些所謂公知,一點從政經驗也沒有,平時總是批評這個批評那個,話裡話外宣揚所謂的西方制度優越性,然後指點江山。可是每個國家有每個國家自己的特殊情況,尤其是我們這個有著幾千年歷史文化沉澱的民族,能夠照搬西方的那一套嗎?看看現在的利比亞,看看伊拉克,更別提那個照搬了美國製度的利比里亞了。

所以我覺得,作為一箇中國人,如果你不是臥龍鳳雛,還是勤勤懇懇地工作,踏踏實實的納稅,安分守己,就是對祖國的最大的貢獻了。沒事少指點江山,咱們這個江山照我看啊,挺好的!



非專業世界觀


首先說不能,原因從明朝的政治,經濟,軍事三方面來說明,不說明朝前期的政治制度好不好,因為明朝中後期的政治格局實際上已經發生了極大的變化,內閣權力繼續擴大,皇權被削弱,更為複雜的是“黨派林立”,東林黨、閹黨、楚黨、徽黨……一個不成形的“政黨政治”時代在明朝中後期這樣一個最不該出現的時期出現了.同時社會轉型的徵兆和表現越來越明顯,明朝在衰敗中走向活潑開放。

明朝經濟的失敗,這就得從明朝官員的工資說起了。我們都知道,在有明一代,官員的俸祿最初是由實物支付的,比如直接發放糧食,朱元璋時期就是這樣乾的。等到後來則演化成了貨幣支付,最典型的便是朱棣遷都北京之後,由實物改成了紙幣,後來再改成用布帛代替,再後來則才改為了白銀。

按理來說,從實物到貨幣的演變應該是一種進步,值得表揚才對,但實際上,在當時很少有人懂得通脹問題,例如像柴米油鹽這樣的剛需產品從長期來看的話,是會上漲的,但是相比之下官員的工資卻始終沒有增長。

在最初的時候,這樣的工資還能勉強維持生活,但是在明代後期,大量流入的美洲和日本白銀,使得物價快速上漲。據記載,僅從1632年到1639年這8年間,松江地區的米價就上漲了2倍以上,江浙地區甚至漲了四倍有餘!

所以在這樣物價上漲,資金鍊條還斷裂的情況下,官員們的生活狀況也就可想而知了。

等到了這一步的話,就不是簡單的經濟問題了,而已經轉變成政治問題了。既然單靠工資不能維持生活,那麼這些官員勢必就會打打擦邊球,或是權力尋租,或者貪汙受賄,或是懶政怠政,而只要到了這一地步的話,那麼官場的行政效率和風氣也就不言而喻了。

更重要的一點是,中央財政也會出現新的危機,最直接的便是由於白銀減少,而無法維持整個帝國的開銷,因而只得裁員,亦或是裁撤一些看似不重要的部門,其中郵政系統的縮編就是典型的例子,很多官員都因此而失業了,其中也包括日後打進北京城的李自成。

值得一提的是,在崇禎十七年的時候,其國庫只有僅僅的4200兩白銀,守衛北京城的將士已經有一年都沒有領到過餉銀了,他們自然也要養家餬口,而既然朝廷發不起工資,那也就沒有必要守衛什麼京城了,所以這樣一來,其戰鬥力和戰鬥意識也就隨之下降了。因此等到李自成大軍一到,這些人就只能是束手待斃了!

明朝建立初期,朱元璋採納劉基建議,立軍衛法,在全國建立衛所,控扼要害。明朝創立了獨具特色的衛所制:皇帝獨攬軍事大權,全國要地設立衛所,軍丁世代相繼,給養仰賴屯田。

衛軍實行屯田制度。按規定,邊地軍丁三分守城,七分屯種;內地軍丁二分守城,八分屯種。每個軍丁授田一份,由官府供給耕牛、農具和種子,並按份徵糧。洪武至永樂年間,全國軍屯約有八九十萬頃。除大量軍屯外,還實行商屯作為補助手段,即按“開中法”,由商人在邊地募人墾荒繳糧,以補充軍糧。

朱元璋時期對於屯田的支持,保證了軍隊給養出于軍隊而不勞民,為此,朱元璋自誇道“朕養兵百萬,不費民間一粒米!

屯田制度下的軍戶制度在建立初期通常會起到積極作用,元末農民吃不飽飯參加軍隊,當兵能獲得軍功而升遷,軍隊待遇比百姓好自然打仗賣力。但是在和平時期,軍戶的最大弊病就是世代當兵,不能脫離。外面普通百姓種田或者經商可以發財,而軍戶除非恩典,永世不能脫離軍籍,地位比普通百姓還差。

軍戶地位低下,導致打仗沒有動力;到明末軍田被軍官侵佔,軍戶收入不能保證;打仗軍戶要自備武器乾糧,後期時候軍戶就如同服苦役;軍戶世代傳襲,軍戶的後代不一定能像祖上一樣是好兵,另外也不是自願當兵;軍戶逃亡,部隊不能滿編制,配合成問題。。。

綜合明朝末年的政治,經濟,軍事問題,所有弊端在末期爆發出來,明朝本身在沒有能力解決的情況下,所有想先安內再攘外的政策是不可能執行和成功的。


天下城城天下


個人認為不可能,明代扼殺了資本主義萌芽階段,也就導致了階級矛盾的突出,封建制度的問題在於思想和等級落後,當原本可以拿著火炮的人拿著鐵器幾十年不發展,自己內鬥,實力早就被別人趕上了,明代中期扼殺了社會的進程,也就斷送了自己的存在意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