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若实行攘外必先安内政策是否能保住华夏命脉?

伤心在所难免


有两点必须先澄清。题主说的是保住华夏命脉,那么,首先,题主当然认为清朝不是华夏王朝,不然不存在华夏命脉没被保住的问题;其次,题主说的是保住华夏命脉,不是说明朝避免灭亡。

所以题目真正的意思是:如果明朝实行攘外必先安内,满清是否无法入关建立正统王朝?

我们认为,如果明朝彻底实行攘外必先安内,有可能保住华夏命脉。明朝有两次剿灭农民军的重大机会,都因为抵御清军入塞而丧失:一次是崇祯六年,农民军被围于河南,但次年后金军第二次入塞,官军中战斗力强悍的曹文诏部被调走,农民军突围成功;另一次是崇祯十年,李自成被围商洛山(仅余十八骑),然而次年清军毁墙入关,后洪承畴、孙传庭等人均被调往辽东防范清军,李自成再次获得喘息之机。

另外,为了在关外与清军争夺战略要点,关外常驻大量精锐兵力,比如著名的关宁铁骑,而且这些兵力被快速消耗,特别是松锦之战,明朝损失了最后的十万精锐,从此再也无力制约农民军;另外,关外的争夺也让明末脆弱的财政雪上加霜。

如果明朝集中全力对付农民军,主动放弃关外战略要点,仅守住山海关,一方面,财政负担大大减轻,另一方面,可以腾出大量兵力对付农民军,将最有号召力的李自成、张献忠剿灭,明朝将获得可贵的喘息之机,延续王朝政治生命。剿灭农民军主力后,严守关隘防范清军,清朝将面临严重的生存危机,一方面,辽东苦寒,粮食产量低,生产力落后,如不能大量掠夺,难以维持政权;另一方面,满清内部矛盾尖锐,特别是皇太极曾逼死多铎和多尔衮的母亲阿巴亥,如果无法靠大量的掠夺和胜利掩盖,矛盾必然爆发,最后政权必然迅速衰败。

当然,明朝即使度过满清入关的危机,也很可能在后续的农民起义中被推翻,因为天灾仍在延续,腐败依然愈演愈烈,不合理的赋税制度让底层民众无法生存。总之,王朝末期综合征会继续恶性发展,最终灭亡。


豪森林


明末的内部问题已经无解了,基本可以说是回天乏术,后金更不可能不攻击。

明朝从建立之初就有严重的宗室问题,皇室人员多达几十万,成为巨大的财政负担,建文帝想要削藩还被篡夺了帝位,后面的皇帝也就只能干瞪眼了。

福王朱常洵就藩时,光是修建王府就花费了28万两白银,还得到万历帝上等良田四万顷但朱常洵依然不满足,他在洛阳与民争利,百姓有了灾荒,却舍不得拿出钱来赈济。

另外明朝出现了一次巨大的自然灾害,明末处在“小冰河期”,是1000年来最寒冷的时候,于是大规模干旱、蝗灾、瘟疫接踵而至,大半个中国都被灾害侵袭,使得庄稼绝收,河流干涸,这个问题几乎无解。

当时河南“大旱遍及全省,禾草皆枯,洛水深不盈尺,草木兽皮虫蝇皆食尽,人多饥死,饿殍载道,地大荒”。陕西“绝粜米市,木皮石面食尽,父子夫妇相剖啖,十亡八九”。核心旱区如山陕甘冀出现人相食的极端情况,甘肃死亡人口甚至超过八成。

还有严重混乱的朝政,从万历时期便开始的各种党争、宦官专权等问题便此起彼伏。这也让明末的官场一片黑暗,忠良尽去,奸臣当道。这些人更是不顾百姓死活,在自然灾害严重的时候,依然强行收取赋税,直接造成了大规模农民起义。崇祯本想重振朝纲,最后也不了了之。

明朝除非从一开始便安内,可惜它没有做到,让问题越来越严重,直到无法解决,灭亡也顺理成章了。


史知今


个人认为,明朝无论是先攘外还是先安内,都无法保住华夏命脉。因为明朝的覆灭,主因并不是农民起义和满清入侵,两者只是催化剂,根本原因是天灾,迷信一点讲是天劫,是天要亡华夏!

一、崇祯遭遇了中国历史上最极端的天气

明朝中后期,全球进入小冰河时期,气候条件极端反常、恶劣,导致严寒、干旱、蝗灾、鼠疫等灾害频发,到了崇祯执政时期,各种灾害达到了顶峰。

崇祯二年(1629),西北大旱,并且连续干旱5天,灾民遍地。

崇祯五年(1632),山西旱灾,饿殍遍野。

崇祯七年(1634),西北出现鼠灾,滋生的鼠疫。

崇祯八年(1635),北方出现蝗灾。

崇祯十年(1637),西北华北遭受了长达7年的史无前例的大旱,山东的灾民出现了人相食的惨烈情况。

崇祯十二年(1639),山东爆发了天花疫情,山东一些州县70%的人口死亡。同年长江流域爆发鼠疫。当年夏末,河南出现蝗灾。

崇祯十三年(1640),饥荒蔓延到长江三角洲,导致南北道路梗塞,商贾不通。

崇祯十六年(1643),华北爆发大鼠疫,北京成为感染源,北京城1/5的人死于鼠疫。从江南到北方边境,无一处幸免。

据史料记载,崇祯一共执政17年,除了个别年份灾情稍微好点,几乎年年都有大灾,朝堂里的奏书一份接一份,反应的都是各地的极端气候和随之带来的社会紊乱,日夜操劳、焦头烂额的崇祯30多岁便是满头白发。

饥饿的农民加入流民,导致地方起义频发,镇压了一波又起一波,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没办法,因为几乎每年都有灾荒,老百姓也要吃饭啊!

对此,崇祯皇帝也是心知肚明,所以对于抓到的农民起义者,往往都是放行,不会杀头,用他的话来讲,“都是朕的子民,因饥饿而生变”,而这样一来,放出去了又重新加入起义军,形成了恶性循环,导致永远镇压不完。

二、无论李自成,还是满清都是捡漏者

因为内要镇压农民军,外要阻挡满清入侵,大明帝国每年都需要大量的军饷,但因为连续多年的天灾,有的地方十室九空,各地的税收收不上来,导致国库空空如也,到1643年明朝亡国的前夕,80%的州县已经停止了缴纳税赋。

财政严重不足,导致朝庭不得已拖欠军饷,导致前方战士无心恋战,军队作战力严重下降,致使农民军和满清的势力不断坐大,最终导致大明亡国。

李自成攻入北京之时,北京已经因为鼠疫死去了1/5的人,史书记载,当时的北京一到晚上阴风阵阵,几乎变成一座鬼城,被鼠疫折腾的京城防守也是虚弱不堪,最终李自成轻而易举拿下了北京城,成为一名捡漏者。

至于另一个捡漏者满清,赶走李自成之后,在镇压南明政权的过程中也付出极大代价,而且南明政权一度出现收复大壁江山的曙光,只是因为各地方势力为了拥立不同的皇室陷入严重内耗,最终被满清坐收渔人之利,各个击破,成为一个超级捡漏王。

因此,假若明末没有那么多的天灾,就不会有频发的农民起义,政府税收也不会受影响,大明帝国就有足够能力阻挡满清入关,明朝也不会亡国!

总的来说,大明亡国,是天劫,是气数已尽!


春秋笔谈


个人觉得保不住:

一:明朝后期皇帝都是昏庸之辈,大都无心政事。

二:奸臣宦官把持朝政,东西厂从原来听从皇帝指挥到最后都在宦官手里,大肆排除异己

三:天灾不断,还频频对外用兵

一个皇朝的灭亡不单单只有一个原因,多方面综合起来的。即使刚开始保住命脉,那后续的皇帝还不行的话也一样




我是小肥


明朝有千百个可能能能够延续下去,但偏偏选择一条不归路,这只能说明大明王朝气数已尽,采用什么方式,都无力回天,攘外必先安内,听起来不错,蒋介石也用过,结果也不理想,在乱世必须有强有力的政治手腕和平衡各方势力的能力,不然必会搞得焦头烂额。

明朝亡,主因是天灾,次因是崇祯的政治手段不行。

明末连年干旱,好多地方颗粒无收,老百姓为吃饭才起义,要是有饭吃,谁去闹革命,天灾为农民起义军提供了大量的兵源,李自成等农民军起初被明朝正规军打的屁滚尿流,但是只要活着,很快就拉起一支队伍,天灾给他们提供了造反的温床,假如没天灾,明朝内部不会大乱。

崇祯帝虽没有先祖的才能,但脾气遗传了先祖,硬又臭的,李自成根本就没有推翻大明的意思,他只是想让崇祯封他西北王,崇祯帝不愿封异姓王,错失招安良机,没有政治家的敏感度。

大明能有很多搬回不利局面的机会,偏偏不去用,一直硬到最后,即便强汉在势力不行的时候还采取和亲政策,强硬的大明不服输的性格造就了吗满清,实属满清的运气。


饕餮中国


即便明朝实行攘外必先安内的措施,也未必能够把国运延续下去,历史上大多数朝代每过两三百年就换一次,这不是没有原因的,再说当时明朝的根子已经糜烂了,想要在短期内改变已经不可能。

土地兼并,财富不均,是明朝走向危机的一个根源

明朝历经16个皇帝总共276年,从历朝之初,朱元璋建立明朝,直到最后明朝灭亡,大大小小的农民起义一直没有停止过,根据有人统计,仅仅明成祖朱棣,明太祖朱元璋时期,大大小小的农民起义就有100多次,而到了明朝中后期,农民企业的规模越来越大,影响越来越深,究其原因,土地兼并,党同伐异等是很重要的原因:

㈠土地兼并使老百姓无地可种,只得给地主官僚当佃农

  • 其实任何一个朝代老百姓的民生问题才是根本, 明朝的经济高度发展之后,土地其实成了统治阶层身份地位和财富的象征,也是统治阶级拼命想要捏在手里的主要对象,特别是各地的大大小小的王爷们,利用他们自己在朝廷当中的特权,侵占和掠夺老百姓的土地,尤其是皇帝又喜欢把一些土地侍奉给自己的子孙,所以在全国大大小小的皇庄泛滥。
  • 到了明朝嘉靖年间,赐给景王的土地,就高达4万多公顷,万历年间,潞王就藩的河南卫辉府,神宗皇帝又将菌种名下的4万公顷土地赐给他,皇帝还赐地200万公倾给福王。正是因为大大小小的地主王爷,还有朝廷命官们,侵占掠夺了太多农民的土地,使得明朝最后的命运,早早的就注定了。

尽管封地给这些王爷,目的是为了让他们拱卫朝廷,然而这些人仗着手里的特权,无恶不作,而地方上的一些官僚和地主也竞相效仿,最后导致某些地方大概有90%的农民都是地主的佃农。

㈡财富不均,藩王和地主日益富裕,百姓日益贫穷

  • 和土地兼并深关联的是,在财富方面,各地的大小王爷和官僚地主们,手里也通过各种渠道掌握着大量的财富,而国家国库当中的黄金和白银每年的收入很大一部分,都成为了这些藩王们的俸禄。所以可以想象,这些40的王爷们子孙后代越来越有钱,而相对的老百姓却越来越贫穷,国家机器也是越来越难以有足够多的财力,维持财政方面的运转。
  • 曾经有一位官员算过一笔账,每年全国各地给皇帝供给的粮食,大概在400万辆左右,但是每个地方藩王府却需要800多万袋,所以这种缺口就越来越大,这就导致了有钱的人越来越有钱,贫穷的人越来越贫穷,所以为什么在明朝尤其是明朝的中后期大大小小的农民战争和农民起义不断,老百姓失去土地失去财富是根本的原因。

土地和财富问题是根本,地方各自为战也是重要原因

在崇祯年间,陕西大旱,老百姓的庄稼颗粒无收,这一切其实成了农民起义的导火索,农民没有吃的,只好吃蓬草,没有这种草,吃了就吃树皮吃草根,甚至用一种石头充饥,然而这种石头吃了又不消化,过几天就因为腹胀而死,所以为什么农民企业在陕西大规模爆发,并且迅速呈星火燎原之势的原因。

  • 当陕西的老百姓生活生死线上挣扎,地方的官吏们却横征暴敛,最终导致了王二率领老百姓揭竿而起,走上了反对明朝的道路,随着这种序幕的拉开,仅仅在陕西就有上百只农民起义军,当然最出名的是闯王高云祥等人。这是其余的部队,有农民也有边关上的将士,这些边军的加入,大大的增强了农民军的实力。
  • 但是崇祯皇帝对待农民取经到底怎么做,到底剿灭还是招抚,摇摆不定,最初用招抚方式,收到了一定的成效,因为那时的迄今杂乱无章,没有统一的组织,也没有明确到底最终的目标是什么,所以最开始有很多企业已经会接受招安,比如张献忠就曾经接受招降,后来又叛乱。
  • 在各地纷纷爆发起义地时候,明王朝内部各个地方省份各自为战,他们只是想把企业的农民军赶出本省,并不愿意出大力去围剿,所以义军也是看中了这一个缺点,转战全国各地,直到后来从政八年,卢象升上台,与洪承畴一起,改全面围剿为重点针对闯王高迎祥,这种局面才有所改善,后来闯王高云祥中了孙传庭埋伏,被俘后牺牲。

铲除客魏误杀崇焕,放弃分治吊死煤山

  • 崇祯皇帝上台之后,他清醒地认识到了国家目前所面临的一些问题,所以一方面他想办法铲除了魏忠贤和客氏集团,任用了一批清廉的官员,另外一方面,削减了他自己和妃子们的开支,其实本身他还是想励精图治,好好作为一下的,但是从他哥哥手下接过来的就是一个烂摊子,要想短时间之内改变这种局面也并不容易。
  • 而面对后金来势汹汹的官兵,严崇焕和满贵打败了后金,保卫了京城,结果后来崇祯皇帝朱友简中了皇太极的离间之计,皇太极利用抓获的两个太监,故意在附近说话,说袁崇焕让他们来打的北京城,两个太监知道之后,然后把两个太监放了,两个太监回去告诉了朱由俭,后来重振命令抓住了袁崇焕,并且凌迟处死。
  • 崇祯皇帝上台之后尽管省吃俭用拼命的工作,但是内忧外患已经不是他短时间内可以搞定的,而且当时的朝廷也是党派林立,结党营私,他却无力改变,到了后期甚至是品性大变,因为各种压力已经让他快要坚持不住,皇帝这个身份不再是权力的象征,而感觉是一种枷锁,当闯军日渐威胁到京师地位的时候,到底要不要撤退,吴三桂的大军驰援北京,崇祯皇帝也是犹豫不决,直到已经逼近北京才下令,但是这时候已经晚了。
  • 当李自成的部队到达北京城下的时候,北京城已经彻底的乱了,闯王派投降的太监去劝说朱由检,让他拿出800万两白银,双方握手言和,共分天下,朱由检已无力回天,又不愿意投降,所以最后李自成等不及了,只好进攻北京城,闯军入城后,朱由俭送走了三个儿子,亲手杀死了自己的两个公主后,上吊而亡。

如果崇祯答应赔款和分治,明朝也许结局会不一样

  • 崇祯皇帝死了之后,南明朝廷先后建立了几个政权,但是,相互之间的斗争,以及朝廷内部东林党人和阉党之间的斗争,仍然是不断,这个时候,不同的两个政权之间,可能就信奉的攘外必先安内,可是又怎么样呢,清军势大,相互之间还在内斗,没有想着团结起来一致对外,最后导致了这些南明小朝庭的灭亡。
  • 历史是不允许改变的,也没有办法去改变,毕竟这不是穿越小说,有些时候想想自己我也会想,如果当初崇祯皇帝答应了李自成的划地而治,赔偿800万白银会怎样,但是仔细想想,又哪里来那么多钱赔偿呢?无兵可用无将可用,手下的人各自做着自己的打算,你再看看南明政权,李定国曾经也打下了很大的一局面,最后还不是被内部出卖,然后桂王败走缅甸。

总结:我想如果崇祯答应了也有钱赔偿,大不了也就是苟延残喘一段时间,内部的根子坏了其实也没办法改变了,然后可能就是再想办法,继续和李自成斗争,捡便宜的还是皇太极,而如果和清军斗争,捡便宜的则是闯王,联合起来抗清可能也不现实,总之,这一切都是历史的必然,而结局,其实在前几任明朝皇帝那会,就注定了。


北冥派掌门


首先历史没有假设,其次满族现在也是华夏一支。明朝晚期,由于党争造成国家政治局面混乱,贪污腐败,社会资源分配不均,土地大量兼并,社会底层人民失去了赖以糊口的土地,社会贫富差距急剧扩大。失去土地的农民变成流民,加剧了社会不稳定性。崇祯年间,东林党一党独大,使得国家针对工商业和矿产业的税收政策被东林党把控,矿业和工商业税收大幅减少,国库缺钱。灾害频发,流民闹事,国家无钱赈灾用兵,社会矛盾越来越突出。此时关外与后金战事也愈演愈烈,大明朝此时陷入了内忧外患之中。所以明朝大患不在关外,亦不在起义之农民,而是在庙堂之上。攘外和安内只是治标之策,根本之策还是消除党争,制定适合明帝国已经发展起来的手工业和工商业政治和经济和税收制度,实现社会财富再分配,才能安内强国。国强则外敌退!


耕堂读者


理论上可以,其实一开始后金并没有想着要统治中原,只是想着称雄关外,获得明朝的认可并缔结类似澶渊之盟的合约,后金到皇太极时兵力也差不多在六七万吧,萨尔浒之战是消耗了明朝大量的野战军部队,但要是明朝全线放弃关外,依托大同至山海关一线据守,还是可以抵御住后金的南下的,再集中国内的兵力剿灭李自成、张献忠等起义军,还是有机会的,关键这边洪承畴快把起义军打趴下的时候,崇祯又调他去抗击后金,结果是两头不套好。卢象升也是如此。如果崇祯上台后坚持攘外必先安内的策略的话,应该是有机会的。不过有个前提,就是文官系统要支持。当时皇太极兵临城下的时候提出过签订合约,崇祯心里也是想讲和的,无奈朝廷里面清流不配合,什么我泱泱华夏岂可受蛮夷胁迫,什么大明寸土必争,什么丧权辱国啊。一顶顶大帽子扣下来,和谈也算是黄了。书生误国啊。喊口号谁都会,关键是超乎实际能力的口号喊了又有什么用呢?

其实这样的人啥时候都有,中法战争的时候,朝廷在议是战是和的时候也是清流们主战,结果呢?当然,清廷也够绝的,让清流之一张佩纶去督办福建军务,结果可想而知,一败涂地,法国军舰大炮一开,张佩纶首先逃跑,南洋水师群龙无首,一败涂地,国家耗费了大量人力财力的南洋水师以及南洋船厂化为灰烬。

在这里我并不是批评谁,而是想说作为一个国家的决策层,下决断一定要考虑清楚自己国家的实力,喊得出口号也要能做得到,比如于谦,喊得出口号,也调度有方,还能亲临一线,最后成功击退了也先,保住了自己的国家,是个伟人。还有唐太宗,吉利可汗二十万铁骑兵临长安城下的时候,他没有蛮干,选择了暂时妥协,而后厉兵秣马,富国强兵,最后一战定乾坤!这才是能人啊。

联想到现在的一些所谓公知,一点从政经验也没有,平时总是批评这个批评那个,话里话外宣扬所谓的西方制度优越性,然后指点江山。可是每个国家有每个国家自己的特殊情况,尤其是我们这个有着几千年历史文化沉淀的民族,能够照搬西方的那一套吗?看看现在的利比亚,看看伊拉克,更别提那个照搬了美国制度的利比里亚了。

所以我觉得,作为一个中国人,如果你不是卧龙凤雏,还是勤勤恳恳地工作,踏踏实实的纳税,安分守己,就是对祖国的最大的贡献了。没事少指点江山,咱们这个江山照我看啊,挺好的!



非专业世界观


首先说不能,原因从明朝的政治,经济,军事三方面来说明,不说明朝前期的政治制度好不好,因为明朝中后期的政治格局实际上已经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内阁权力继续扩大,皇权被削弱,更为复杂的是“党派林立”,东林党、阉党、楚党、徽党……一个不成形的“政党政治”时代在明朝中后期这样一个最不该出现的时期出现了.同时社会转型的征兆和表现越来越明显,明朝在衰败中走向活泼开放。

明朝经济的失败,这就得从明朝官员的工资说起了。我们都知道,在有明一代,官员的俸禄最初是由实物支付的,比如直接发放粮食,朱元璋时期就是这样干的。等到后来则演化成了货币支付,最典型的便是朱棣迁都北京之后,由实物改成了纸币,后来再改成用布帛代替,再后来则才改为了白银。

按理来说,从实物到货币的演变应该是一种进步,值得表扬才对,但实际上,在当时很少有人懂得通胀问题,例如像柴米油盐这样的刚需产品从长期来看的话,是会上涨的,但是相比之下官员的工资却始终没有增长。

在最初的时候,这样的工资还能勉强维持生活,但是在明代后期,大量流入的美洲和日本白银,使得物价快速上涨。据记载,仅从1632年到1639年这8年间,松江地区的米价就上涨了2倍以上,江浙地区甚至涨了四倍有余!

所以在这样物价上涨,资金链条还断裂的情况下,官员们的生活状况也就可想而知了。

等到了这一步的话,就不是简单的经济问题了,而已经转变成政治问题了。既然单靠工资不能维持生活,那么这些官员势必就会打打擦边球,或是权力寻租,或者贪污受贿,或是懒政怠政,而只要到了这一地步的话,那么官场的行政效率和风气也就不言而喻了。

更重要的一点是,中央财政也会出现新的危机,最直接的便是由于白银减少,而无法维持整个帝国的开销,因而只得裁员,亦或是裁撤一些看似不重要的部门,其中邮政系统的缩编就是典型的例子,很多官员都因此而失业了,其中也包括日后打进北京城的李自成。

值得一提的是,在崇祯十七年的时候,其国库只有仅仅的4200两白银,守卫北京城的将士已经有一年都没有领到过饷银了,他们自然也要养家糊口,而既然朝廷发不起工资,那也就没有必要守卫什么京城了,所以这样一来,其战斗力和战斗意识也就随之下降了。因此等到李自成大军一到,这些人就只能是束手待毙了!

明朝建立初期,朱元璋采纳刘基建议,立军卫法,在全国建立卫所,控扼要害。明朝创立了独具特色的卫所制:皇帝独揽军事大权,全国要地设立卫所,军丁世代相继,给养仰赖屯田。

卫军实行屯田制度。按规定,边地军丁三分守城,七分屯种;内地军丁二分守城,八分屯种。每个军丁授田一份,由官府供给耕牛、农具和种子,并按份征粮。洪武至永乐年间,全国军屯约有八九十万顷。除大量军屯外,还实行商屯作为补助手段,即按“开中法”,由商人在边地募人垦荒缴粮,以补充军粮。

朱元璋时期对于屯田的支持,保证了军队给养出于军队而不劳民,为此,朱元璋自夸道“朕养兵百万,不费民间一粒米!

屯田制度下的军户制度在建立初期通常会起到积极作用,元末农民吃不饱饭参加军队,当兵能获得军功而升迁,军队待遇比百姓好自然打仗卖力。但是在和平时期,军户的最大弊病就是世代当兵,不能脱离。外面普通百姓种田或者经商可以发财,而军户除非恩典,永世不能脱离军籍,地位比普通百姓还差。

军户地位低下,导致打仗没有动力;到明末军田被军官侵占,军户收入不能保证;打仗军户要自备武器干粮,后期时候军户就如同服苦役;军户世代传袭,军户的后代不一定能像祖上一样是好兵,另外也不是自愿当兵;军户逃亡,部队不能满编制,配合成问题。。。

综合明朝末年的政治,经济,军事问题,所有弊端在末期爆发出来,明朝本身在没有能力解决的情况下,所有想先安内再攘外的政策是不可能执行和成功的。


天下城城天下


个人认为不可能,明代扼杀了资本主义萌芽阶段,也就导致了阶级矛盾的突出,封建制度的问题在于思想和等级落后,当原本可以拿着火炮的人拿着铁器几十年不发展,自己内斗,实力早就被别人赶上了,明代中期扼杀了社会的进程,也就断送了自己的存在意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