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3類孩子小時候看似很聰明,長大後基本沒出息,爸媽先別高興

李玫瑾教授是有關研究兒童教育心理學的專家,她在接受教育訪談中說過這樣子的一句話:家有孩子的,千萬不要百依百順,很多逆子都是寵出來的。

這3類孩子小時候看似很聰明,長大後基本沒出息,爸媽先別高興

有的人富有,有的人貧窮。這都是靠努力才能夠達成的,但誘導人不努力的方式遠比努力的多。因此我們會經常看到一些家長把自己的無能轉接到孩子身上,讓孩子代替自己繼續努力。

這3類孩子小時候看似很聰明,長大後基本沒出息,爸媽先別高興

當家長髮現孩子並沒有按照要求達到一定的期望值時,家長就會把失敗的原因歸結到孩子的身上,時常會對孩子說出"你怎麼這麼沒出息"、"你太讓我失望了"這些話來表達自己的負面情緒。家長在本身並沒有反思過會出現這種現象的原因。

這3類孩子小時候看似很聰明,長大後基本沒出息,爸媽先別高興

所以小編今天就帶大家來一起了解一下什麼樣的情況會導致孩子"沒出息",而作為家長該怎麼樣引導好自己的孩子。

這3類孩子小時候看似很聰明,長大後基本沒出息,爸媽先別高興

這3類孩子小時候看似很聰明,長大後基本沒出息

1、 愛耍小聰明

很多家長都認為孩子很小就懂得耍小聰明以後長大也會了不得,因為他們認為這樣的孩子思維會比較活躍,鬼點子也更多,應變能力也更強,但是家長們要知道往往這種孩子更愛投機取巧,一旦變成了一種習慣,用力過度了反而會遭人反感的,

而且如果孩子走偏了,就會想利用自己的小聰明讓自己不勞而獲,長此以往孩子會變得很懶惰,總喜歡幹些投機取巧的事情,這樣的孩子今後也不會有多大的出息,也是很難成大事的。

這3類孩子小時候看似很聰明,長大後基本沒出息,爸媽先別高興

但凡事都是有兩面性的,如果家長教育的好引導好,讓孩子走上正途,把這種小聰明用到恰當的地方的話,今後不管是對自己孩子家人都是更好的。

這3類孩子小時候看似很聰明,長大後基本沒出息,爸媽先別高興

2、 犯錯死活不承認,愛找藉口

有些孩子犯了錯卻死活不承認,還找各種理由和說辭就為了證明自己沒有犯錯,甚至嫁禍給其他人,這樣的孩子,他們的父母自以為孩子“聰明”,實則卻讓孩子走上了一條“不歸路”,因為在父母眼裡只要孩子沒有吃虧就覺得孩子是對的,甚至還縱容孩子這樣犯錯,殊不知這是害了孩子,在一個小的錯誤面前父母沒有及時幫助孩子改掉錯誤,今後孩子就會犯更大的錯誤,也會一發不可收拾。

這3類孩子小時候看似很聰明,長大後基本沒出息,爸媽先別高興

所以,生活中父母不要被這種表面的現象給誤導了,也不要覺得孩子這樣是聰明的表現,這樣是害孩子不是愛孩子,孩子犯錯應該告訴孩子知錯就改,而不是找藉口推脫,不然孩子長大後可能會沒有出息。

3、 孩子“手腳不乾淨”喜歡順手牽羊

孩子在小的時候沒有“物權”的意識,覺得只要喜歡就是自己的,記得上次帶孩子在小區裡玩,門口有一個擺攤賣小玩具的,一個小小的攤子就吸引了十幾個小孩,小朋友拿著這個玩具問老闆怎麼玩,那個玩具怎麼玩,老闆看起來挺忙的樣子,我也站在旁邊,後來我看到一個小朋友趁老闆不注意拿走了一個小彈弓,就是那種發光的彈一下能飛上天的那種小玩具,雖然沒有多少錢,但是站了很久也沒見那個小朋友把玩具還回來。

這3類孩子小時候看似很聰明,長大後基本沒出息,爸媽先別高興

對於這樣的孩子父母可不要覺得是“聰明”,現在拿的是幾塊錢的小東西沒有教育好,今後孩子可能就會去拿更貴重的東西,甚至只要想要就會去“偷”,如果家長沒有正確的引導,及時糾正錯誤,早晚會犯更嚴重的錯,那到時候再後悔就來不及了,而且這樣的孩子長大後多半也是沒有什麼出息的,父母別忽視!

這3類孩子小時候看似很聰明,長大後基本沒出息,爸媽先別高興

既然父母賦予孩子生命,成為了孩子的父母,也就意味著我們身上多了一份責任,教育好孩子也是我們的責任所在,所以,我們作為父母的一定要做好孩子的榜樣,父母正確的引導是孩子誤入歧途的“良藥

這3類孩子小時候看似很聰明,長大後基本沒出息,爸媽先別高興

此外,也可以多陪孩子閱讀一些培養情商的書籍,畢竟一般的玩具玩法固定,可探索的點比較少。

每個孩子出生都是一張白紙,會長成什麼模樣,取決於家長如何教導!在3-6歲其實就是給孩子養成良好行為習慣最重要的時期,可能有很多家長平時比較忙,忽視了這一點,家長要抓住3-6歲這個性格關鍵期,培養孩子良好的行為習慣和性格品質,未來的路才會更好走。

優秀的孩子必定是見過世面的孩子,他們的背後一定站著有眼界有見識的父母。所以李玟謹教授給大家推薦以下的書籍,一共10冊裡包含了如何合理科學的去教育孩子。

這3類孩子小時候看似很聰明,長大後基本沒出息,爸媽先別高興

李玫瑾教授推薦一套《兒童情商培養繪本》,《情緒管理和人格培養》(10冊)。

這3類孩子小時候看似很聰明,長大後基本沒出息,爸媽先別高興

這10冊繪本分別從安全、情商、行為三個大方向重要介紹,孩子可以藉由繪本可以進入自身的內心世界。繪本作為人生中的第一本書,它的生動趣味滿足了孩子好奇的天性,為孩子打開了通往世界的大門。

這3類孩子小時候看似很聰明,長大後基本沒出息,爸媽先別高興

2-8歲是孩子的閱讀敏感期,這個時期好好培養,準備一些認知類、行為習慣類、情緒處理、入園小故事類的繪本,還有助於讓孩子形成終生的閱讀習慣!

在3歲之前,父母可以讀給孩子聽,當做睡前故事書。在3-6歲當做好習慣養成的故事書,用來幫助孩子管理情緒,養成好性格。

這3類孩子小時候看似很聰明,長大後基本沒出息,爸媽先別高興

健全的性格會讓“雛鷹”的翅膀更有力量,有了力量他們會飛的更高更遠。不要錯過了幫孩子養成好習慣的最佳時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