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床前的父母和病床前的孩子

因为在医院工作,和无数病人打交道,看过了了很多人情冷暖,有人说只有在病房里才能看透人性,说的不错。

先说几个父母照顾孩子的故事吧!

1.小羽是个五六岁的孩子,车祸,来到医院已经昏迷,诊断脑室出血,爸爸抱着来的,说是妈妈在急诊室晕厥,紧急手术后孩子还是昏迷状态,呼吸机治疗,后期转为稳定,拔管后维持治疗,因为一次痰液粘稠不能深度吸痰,差点窒息,又行了气管切开,这么小的孩子,经历了好几次抢救,爸爸还很坚强,妈妈的眼睛因为流泪,已经影响到视力,原来电视剧里演的眼睛能哭瞎是真的,可是他们时刻守护着孩子,即便经济不好,也给孩子买最好的营养品,给他按摩,给他讲故事,不管结果怎么样,他们要一点都不放弃,最终拨云见日,小羽顽强的战胜了疾病,尽管还有后遗症。但是他能喊“爸爸”“妈妈”了。这就是爸爸妈妈的失而复得的幸福。

​2.同样是妈妈照顾孩子的故事。只不过这个妈妈已经近八十的高龄了。具体怎么出的事故不是很清楚,只是知道,这个男病人是在工地上受的伤,头部重伤,被抢救过来就成了植物人,已经十年了,仍然是昏迷状态,这个妈妈从他入院一直在身边照顾,儿媳妇看着男人这个状态扔下三个孩子自己走了,老妈妈不但要照顾儿子还要照顾孙子孙女,十年如一日,从七十岁照顾到了八十岁,很多病友都同情她,觉得她这么大年纪照顾一个病人,身体都累的一身病了,医生也多次告诉过老人她儿子醒过来的希望几乎不可能,但她从来没想过放弃,她总对我们说,“他是我儿子,有口气在,我能看见他,这就够了,醒不醒过来有什么要紧的,他能陪着我就够了”。老人总是把病房布置的很温馨,在窗台放两盆盆栽,阳光照进来,总感觉病房四季如春。

3.一个小伙子,被高压电击,脑皮质受损,缺氧缺血型脑病,能睁眼,但四肢肌张力高度紧张,频繁抽搐,无意识。这是一个单亲家庭长大的孩子,可怜的是,小伙子爸爸也是因为高压电击死亡,​妈妈一个人从小把他养大,想着等孩子结婚后,自己在家带孙子享受天伦之乐,无奈,天不遂人愿。小伙子还没有结婚,在病床上一躺就是这么多年,妈妈最近一段时间好像查出了胃癌,但是手术之后,仍然不舍得休息一天,就跑到孩子病房照顾他。这个小伙子恢复的可能性也不大,但妈妈同样是不放弃,一点希望都不放过,她总说“他还这么年轻,我怎么舍得放弃,我不求他能自理,能说个话就好,说不清楚能发一下音也行…”。

4.这是一对父母,一对残疾人父母,爸爸腿不好,走路跛的厉害,妈妈一只眼睛​看不见,一辈子就这一个儿子,在结婚的前一夜和朋友们闹腾到半夜,躺下就没起来,脑血管破裂,出血量很大,立即手术,小伙子基础病太多,糖尿病,高血压,血管质量不太好,所以手术后发生了再出血,手术效果很不理想,反复抢救了好多次,花费巨大,医生不忍心,也告诉他们小伙子被抢救过来的可能性不大,老两口坚决不放弃,“花再多的钱,他就是活一天也值”,他们卖了房子,筹了款,无奈最终,小伙子还是去了,留下老两口,几天之后,小伙子爸爸来办死亡证明的时候,苍老的我们都没认出他来。

孩子在父母的心里始终是孩子,不管他们多大年纪,父母总是想把自己的全部的爱给他们,在他们需要自己的时候,义无反顾,他们用自己的生命去爱护自己的孩子,不计代价。

看,父母爱孩子,是一种对儿女天生的爱,自然的爱。犹如天降甘霖,沛然而莫之能御。

再说几个孩子照顾父母的故事:

1.有一个老人自己来住院,其实不算太严重,老年血管病,输几天液就可以出院了,可是他一再要求多输几天,医生很纳闷,问清楚了原因,才知道他的儿女都在外地几年不回来一次,老年人一个人也没人照顾,因为孩子们怕花钱,也不让他去养老院,他不想一个人在家里,就想在医院多待几天。他说:在医院里最起码有人气,能和医生护士说几句话,能看着来来往往的人,在家一个人太无聊。

老年人,要求的不多,仅仅是陪伴,这看似简单的爱,其实,是老人最难得到的。

2.一个老爷子有七八十了,耳朵也聋了,是阿尔茨海默病的重症表现,谁都不认识了,还骂骂咧咧的,平常只有老伴在身边照顾,有次老伴发烧了,儿子临时来照顾一天,吃饭的时候老爷子的手哆哆嗦嗦的把饭菜撒了一身,儿子刚才就不耐烦,这下子直接火了,把老爷子的勺子都扔了,隔壁床的一位老先生看不下去了,说了他两句,他直接和老先生吵起来了,说这是他自己的父亲,怎么管都是他说了算,就算不给他治病别人也管不着,弄的整个病房都围过来了。最终还是他妈妈拖着病身来照顾老爷子。

父母从你呱呱坠地开始含辛茹苦的把你养大成人,难道,你连一顿饭的耐心的都不能给这个生病的老人吗?

3.这是一个昏迷的老太太,高血压引起的脑出血,手术后一直也没有醒过来,好几个月了,都是老伴和儿子在照顾,和上两位不同,这个儿子特别孝顺,晚上照顾母亲白天去上班,很辛苦,虽然家庭条件不太好,但是他从一开始就毫不犹豫的说,不管结果如何绝不放弃治疗,他一定不能失去妈妈,所以晚上看到他和妈妈拉家常的场景特别感人,但是最近几天没见到他,他父亲说:我把他锁家里了,他媳妇嫌他不顾家里,把钱都给他妈妈治病了,和他闹离婚呢,我就不让他来了,老太太也醒不过来,病情也稳定,我明天给她办出院手续,回家里我照顾她一样的。

听说老太太到家没几天就去世了,她的儿子肯定非常伤心,但愿不要怪罪他的父亲,因为他父亲不想连累他的家庭。

4.这位先生是企业高管,还没到退休年龄身体却出了问题,有两个儿子,没有人在床边伺候,但是每个儿子都请了一个高级护工来代替他们,很专业,他们自己偶尔也过来看看,但每次来的时候摆的排场特大,弄的人尽皆知,还有专门拍视频的,说是要留证据别让人到时候说他不孝等等。一开始我们都没弄明白,后来才知道原来是怕他们父亲病故之后分不到财产。故意留的“孝顺”

证据……像是个闹剧,可是事实是存在的,好像存在的还不少,即便方法不同,都是一样的目的。

看,孩子爱父母,多半会计较得失,甚至权衡利弊,在不影响自己的正常生活下,或者把利益最大化之后,把精力和时间分出来去爱一下父母,而父母已经很知足了。

…………

病房里的故事每天都不一样,人性的光辉和丑恶却自古一样。就像看一部小说,看一部电影每次都有不同的人生体验。医院就是一部巨著,病房里的每一个故事都演绎着人间百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