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我怕”,你的回答影響孩子一生

“媽媽,我怕”,你的回答影響孩子一生

前兩天晚上和朋友逛街,過天橋的時候,一個四五歲左右的小姑娘跟在媽媽身後,說:“媽媽我害怕。”

媽媽不耐煩的回應:“你怕啥啊怕?”

小女孩諾諾的說:“我怕高,媽媽,你等等我。”

可是媽媽並沒有放慢腳步。

“如果是我閨女,我肯定一把抱起來了,孩子這麼小肯定有很多害怕的事啊。”朋友說,她三歲的女兒前段時間也遇到了非常恐懼的事情。

“媽媽,我怕”,你的回答影響孩子一生

之前因為工作原因,朋友把女兒送回老家待了一個月。回來後,孩子一直說害怕黑,不肯關燈睡覺。

這對於還要起早工作的朋友來說無疑是巨大的折磨。

於是,他們夫妻輪流上陣,對孩子各種勸說、引導,結果都無濟於事,只要關上燈,孩子就會歇斯底里地哭鬧。

後來朋友想開了,也許是大人過於憂慮了,開燈睡覺也不是什麼天大的事,孩子可能因為與父母的分離產生了恐懼。

就這樣她以一種自然的狀態陪著孩子開燈睡了近一個月,並儘量增加陪伴的時間,讓孩子感受到父母的關愛。

突然有一天,女兒躺在床上摟著媽媽說:“媽媽,我今天要關燈睡覺了!”

“媽媽,我怕”,你的回答影響孩子一生

朋友頓時淚奔。她的小寶貝兒自己找到了安全感,之後再也沒有要求開燈睡覺了。

“我也是從那以後突然明白了,有時候我們大人覺得根本沒什麼害怕的東西或者事情,在孩子心裡可能就很可怕,我們能做的就是儘可能的給予他們安全感。”

“媽媽,我怕”,你的回答影響孩子一生

每個人都會出現害怕的情緒,尤其是孩子。在他說“爸爸/媽媽我怕”時,作為孩子最信任的依靠,父母怎樣應對至關重要。

當孩子對一些在成年人看來“不值一提”的事情感到恐懼時,大部分人的反應都是——

“這有什麼好怕的?”

“沒事的,這才多大點事啊!”

“哭什麼哭,你要勇敢一點。”

“你看,人家都不怕,你怕什麼呢?”

“媽媽,我怕”,你的回答影響孩子一生

也許絕大多數父母做出這些回應的目的,只是想安撫孩子的緊張情緒,給孩子壯膽,鼓勵孩子更有勇氣。

但從實際效果來看,這些話只會讓孩子覺得自己被蔑視了,因為潛臺詞是,他根本就不應該有這些懦弱的感受。

否定孩子的恐懼,並不會幫孩子消除緊張的情緒,反而只會讓孩子更加不安,同時還會讓孩子產生很多不被理解的孤獨感。

《不可思議的媽媽2》裡,葉一茜在培養孩子勇敢的事上,就做了特別好的示範。

在節目組的安排下,葉一茜帶著七寶去嘗試攀巖。

七寶怕高往後躲,葉一茜鼓勵他說:“我們先試一下好不好?你要相信阿姨。”

“媽媽,我怕”,你的回答影響孩子一生

葉一茜牽著七寶,在她親切耐心的幫助下,七寶勇敢地踏出第一步。在到達第一個高度時,葉一茜及時讚揚:“哇,你已經超過那兒了七寶,你好棒!”

之前還恐高害怕的七寶,這時已經笑開了花。

實實在在的陪伴和守護,才是父母給孩子最好的禮物,最踏實的安全感。

“媽媽,我怕”,你的回答影響孩子一生

要安撫孩子的恐懼感,首先要弄清楚恐懼的來源,孩子的恐懼感一般都來源於生活裡細碎的事情

1. 缺乏安全感:如果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得不到充足的安全感,就會在獨處時有恐懼,易受驚嚇等表現。

2. 恐嚇:“不聽話就讓大老虎把你抓走!”、“老巫婆專門抓不睡覺的小孩哦!”......在父母或爺爺奶奶無意識的恐嚇中,很容易讓孩子開始害怕黑夜,害怕鬼怪。

3. 圖書、影像傳播:在我們小的時候,晚安故事多源自老一輩隨口一編,為了達到讓孩子聽話或者睡覺的目的,鬼怪的作用十分奏效。

“媽媽,我怕”,你的回答影響孩子一生

而如今的孩子獲取信息的媒介更多,一些圖書或影像會將黑暗與鬼怪關聯搭配,更易誘導出孩子的恐懼感。

《物性論》中有一句話:孩子在黑暗中會發抖,並對每個東西都感到恐懼,就像我們在光亮之中也會對某些事物感到恐懼一樣。

所以,當孩子說“媽媽我怕”時,千萬不要否認這種情緒,告訴孩子“這有什麼”或是“不怕不怕啊”!

這只是強化負面情緒而已,你越說不怕,孩子反而越覺得,那個東西是可怕的。

面對孩子的恐懼,我們不用把它刻意放大,只要在第一時間安撫並理解他。

擁抱孩子並且告訴他:爸爸媽媽在這裡,會永遠陪著你保護你。這句話就是“定海神針”。

“媽媽,我怕”,你的回答影響孩子一生

不能因為孩子害怕就和孩子一起避開或者逃避這些令他感到恐懼的事物。

要告訴孩子,面對恐懼很重要,因為只有勇敢面對恐懼,才能擺脫恐懼。

逃避是無法擺脫恐懼的,只有通過不斷地練習,才能克服恐懼。

要給自己和孩子足夠的耐心。他只是需要一點點時間去嘗試,去練習,去接受。

而你,需要在他身邊陪伴和安撫他,鼓勵和表揚他的進步,讓孩子相信,恐懼是可以通過努力克服的。

————————————————

孩子敏感?叛逆?自卑?壞習慣一堆?

關注【爸媽來上課】,花最少的閒暇時間,學豐富的教育技巧,用最全面的知識,做最稱職的父母。

教育沒有絕對答案,經驗也無法完整複製,但【爸媽來上課】會幫你找到最適合孩子的教育方式。

注:文中圖片僅做交流分享,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