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幸坑了誰?】瑞幸真是一家神奇的公司。


【瑞幸坑了誰?】瑞幸真是一家神奇的公司。


2018年橫空出世後,至今不到30個月的時間裡,它一次次用“實力”證明自己是咖啡行業最與眾不同的煙火。

業務模式備受爭議時,人家成立18個月就登陸納斯達克,這一“奇蹟”刷新全球最快IPO記錄;被渾水質疑財務數據造假,人家強勢回擊,股價幾乎巋然不動。

然而,幾乎所有投資人開始相信瑞幸講的美好故事後,公司又出其不意來了一出“自爆”。消息一出,當日股價暴跌75%。

成立至今,瑞幸講了一個接一個好故事,讓市場興奮不已。不過,現在看來,這些故事全是陽光下的泡沫,將和投資人的資本、心血、信任一起灰飛煙滅。

如果說編織一個向14億中國人賣咖啡的誘人故事是瑞幸成功上市的關鍵,那麼靠燒錢給中國人喝1.8折咖啡還實現了單店盈利就是瑞幸股價成倍上漲的刺激因子。

在這段行情中,不少機構上了車。Wind數據顯示2019年3季度末,瑞幸咖啡的機構投資者數量是94家,到2019年年底有158家機構投資者持有瑞幸咖啡的股票,其中有91家是第四季度新進入的,持股總數達4.6億股,佔總股本比例為23.93%。


既然投資者們這麼認同燒錢模式可以為繼,甚至可以產生盈利,也就別怪瑞幸咖啡圈錢不手軟了。

2020年1月,瑞幸咖啡發行了4億美元可轉換優先債券,還增發720萬股ADS,每股ADS代表8股A類普通股,由於市場反應熱烈,瑞幸咖啡又增加了180萬股ADS,總募集資金合計約7.5億美元。

此次發行可轉債和增發所融資金還是用來燒的,包括用於店面擴張,無人零售計劃,資本支出,研發,市場推廣,業務開拓,國際業務,日常資本需要和其它一般行政支出。

在增發ADS的同時,瑞幸咖啡的第一大機構股東大鉦資本拋售了480萬股的ADS,套現2.3億美元,收回了投資的成本,這大概是在瑞幸精心編制的謊言被戳破之前最成功的一筆逃脫。

Wind數據更新的截至2020年1月21日的股東情況中,沒有其他重要股東出逃情況。但有報道稱截至3月31日,大鉦資本創始人黎輝減持了4416萬股,新加坡政府投資公司減持了409萬股。

如今,瑞幸咖啡的市值只有16.11億美元,別說是去年四季度高位殺入的機構投資者了,按照天眼查給出的歷次投後估值,就連B輪融資進入的中金公司都已經被深埋了。


2020年1月7日的公告顯示,瑞幸咖啡為週轉資金,從浦發銀行獲得了最高6000萬元的循環貸款;在西藏信託有最高額度3億元的貸款;和光大金融租賃有限公司簽訂了總額為3.5億元的咖啡機租賃協議。截至2019年9月30日,還款義務尚未履行完。

從神州租車到瑞幸咖啡,陸正耀始終沿用一套高舉高打、激進擴張的打法,抓住風口、瘋狂融資、快速擴張,然後謀求上市,到二級市場套現。這次瑞幸咖啡東窗事發,他的危險遊戲恐怕也到了盡頭。

小藍杯的故事講不下去了,我們可能沒有1.8折的咖啡喝了,投資者也損失慘重。美國對於造假懲罰嚴苛,害人終是害了自己,丟了中國企業的信譽,最終還是咱們自己人買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