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贵适意,权贵与我何加。看明朝好酒者的醉眼看君皇。

朱元璋自建国以来,勤奋的治理着自己的国家,希望百姓能在自己的治理下能够安居乐业。这对刚从战火中逃出生天的百姓固然是好事,但对另一部分人就感觉难受了,因为朱元璋为了加强国家管理,对他们是格外苛刻,不仅俸禄极低,而且刑罚严厉,动辄言诛。他们就是朱元璋麾下的官吏,每日那是战战兢兢,生怕有错。

但权力是具有永恒魅力的,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依然有很多人对它趋之若鹜。特别的那些开国的功臣,仗着自己出生入死的功劳,觉得自己得多大的官都理所应当。虽然不好明抢明要,但心中的骄狂却难免溢于言表。

人生贵适意,权贵与我何加。看明朝好酒者的醉眼看君皇。

但在这股涌流之下,却有一个人别具一格,让人不禁多看几眼。这个人就是郭德成,他身份特殊,不仅曾和朱元璋一起打天下,虽然没有大的功劳,苦劳却是大大的。因为在他年纪很小,不能上战场的时候,他就开始干后勤工作了——伙夫。

朱元璋建国后,郭德成的身份是骁骑舍人,也是一个小官,但却极小,类似闲职。本来这也没有什么,这个世界本来就有大人物和小人物,可如果这个小人物处在大人物中间,差别就出来了。这就像今天的人们,常常挂在嘴边的话——我的老板有钱,我的同学有钱,我的邻居有钱,我的亲戚也有钱,就我没有钱。心理上的不平衡是肯定的。

人生贵适意,权贵与我何加。看明朝好酒者的醉眼看君皇。

郭德成就是这种情况,他当一个小官本来不稀奇,可因为他的两位哥哥当的官太大,就显得他官太小了。没办法,谁让他的两个哥哥是郭兴和郭英呢,都是侯爵,而且还是淮西二十四将之一。荣光环绕之下,越发显得他的不搭调。

还好郭德成心大,也不嫌自己给两个哥哥丢脸。可他的一个朋友看不下去了,这个朋友和他以酒相交,严格说来应该是酒友。他觉得他们三兄弟是一起出来的,再怎么也得给他一个大点的官做才像样。

人生贵适意,权贵与我何加。看明朝好酒者的醉眼看君皇。

哪知道郭德成一听他这么说,立即就给他跪下了,一边叩首一边说:千万不要,千万不要,当官就得管事,我整日饮酒,头脑就像浆糊一样,如何管得了事。如果出了差错,皇上不杀我,就徇私枉法了,如果依法处置,就只能杀了我。与其如此,这官不做也罢。人一辈子最重要的是按照自己的心意活,与其做官,还不如多些酒钱,喝些好酒,这就是我一辈子的愿望了。

这位酒友见他惶恐如此,而且说得也很在理,忙让他起来,送了许多钱给他和好酒。以后就不再提起此事,依然无事就找他喝酒。

人生贵适意,权贵与我何加。看明朝好酒者的醉眼看君皇。

这位酒友的名字叫朱元璋,他不仅是郭德成的酒友,还是他的老乡。但让他想提升郭德成的原因不是这些,也不是他两个哥哥当了大官,而是因为他娶了郭德成的妹妹,而且他还非常宠爱这个妹妹,让她掌管六宫。虽然没有给她皇后的名分,但也是实际上的皇后,她就是历史上出名的郭宁妃。看在喊一声郭德成哥的份上,朱元璋才有主动升官的做法。

据《明史·郭德成列传》载:“太祖以宁妃故,欲贵显之。德成辞。帝不悦。顿首谢曰:“臣性耽曲糵,庸暗不能事事。位高禄重,必任职司,事不治,上殆杀我。人生贵适意,但多得钱、饮醇酒足矣,余非所望。”帝称善,赐酒百罂,金币称之,宠遇益厚。

人生贵适意,权贵与我何加。看明朝好酒者的醉眼看君皇。

在封建社会,权力结构是金字塔的,身处其中的人无不努力力争上游。像这种给官不要的状况实在少有,人们都说他傻。直到后来,明朝四大案先后发生,无数官员身家性命不保,甚至招致灭族之祸,人们才又羡慕起郭德成来。

其实郭德成也并不轻松,他虽说没有受到官吏哪些严厉的处罚,却因为酒后失言得罪了朱元璋,最后不得不削发出家,才避开祸端。可他终归还是躲过的朱元璋的屠刀。

人生贵适意,权贵与我何加。看明朝好酒者的醉眼看君皇。

所以说,郭德成终是比那些官吏聪明些,其实这份聪明应该来自他对朱元璋的了解。俗话说,酒品既人品。作为朱元璋的资深酒友,他深知和朱元璋的相处之道,所以对朱元璋会如何对付官吏也是肚里雪亮。

酒醉心明白,此言不欺。当世人以仰望的姿态看着朱元璋时,郭德成的醉眼对朱元璋是平视的,这也许是他做出与众不同的决定的原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