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田!日產!本田!日本八家車企全部暫停生產!

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打亂了很多企業的運行節奏,國際疫情的蔓延更是為全球製造業的生產帶來了巨大的衝擊,作為重要的製造業產業之一,全球汽車產業也按下了“暫停鍵”。

日本是全球三大汽車生產國之一,在2月份日本八家車企全球生產總量約為187萬輛,比2019年同期減少約15%,預計3月份的產量還將會進一步下降。

全球汽車產業按下“暫停鍵”

當地時間3日,受新冠肺炎疫情導致全球需求低迷影響,豐田汽車公司暫停了日本國內5家工廠,共7條生產線的生產,停產計劃最長將持續到本月15日。

豐田!日產!本田!日本八家車企全部暫停生產!

據報道,停產期間豐田公司的減產規模約為3.6萬輛。零部件廠商豐田紡織公司也已經決定配合豐田汽車公司,從3日起停止車用座椅和內部裝飾品工廠的部分生產。與此同時,豐田汽車公司正在尋求從日本國內銀行獲得1萬億日元,約合人民幣654億元的貸款,以應對疫情期間融資成本的上升。

目前,由於海外零部件供應量下滑,加上消費需求在全球範圍內下降,包括豐田、日產、本田、馬自達、鈴木、斯巴魯、三菱和大發在內的日本八家車企已經全部宣佈將暫停日本國內的汽車生產。

不只是日本車企,在疫情陰霾籠罩下,全球汽車產業按下“暫停鍵”。

豐田!日產!本田!日本八家車企全部暫停生產!

美國三大汽車製造商通用汽車、菲亞特克萊斯勒和福特在3月18日決定接受汽車工人聯合工會的要求,暫時關閉在北美的工廠。德國三大汽車製造商大眾、戴姆勒、寶馬也紛紛宣佈在歐洲停工停產。全球汽車產業因此遭受巨大沖擊。《日本經濟新聞》最新預計,2020年全球汽車產量將同比下滑近40%。

國際疫情蔓延 全球供應鏈面臨二次衝擊

隨著復工復產的逐漸推進,中國對全球生產的制約逐漸消退,但疫情在日韓及歐美的擴散,又使全球供應鏈面臨第二輪衝擊,而且是多點開花。

目前全球存在三大生產網絡:以美國、加拿大、墨西哥為核心的北美產業鏈,以德國、法國、意大利等為核心的歐盟產業鏈,以及以中、日、韓為核心的東亞產業鏈。每條產業鏈上的國家都面臨疫情的挑戰。

韓國是中國之外疫情最早大規模暴發的製造業大國。疫情在韓國擴散後,韓國最大企業三星位於韓國電子工業中心龜尾市的工廠,被迫中斷運營。韓國現代汽車也因員工感染停產。日韓淪陷也會在供應鏈上反向影響中國。

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副院長 金燦榮:我們很多製造業的關鍵產品、關鍵零件都依賴日韓,比如電子、汽車。它們的經濟基本保持常態,對我們的經濟全面復工復產意義特別大。

豐田!日產!本田!日本八家車企全部暫停生產!

在半導體行業,日韓是主要的存儲芯片和半導體材料出口國,韓國三星和SK海力士作為全球前兩大內存生產企業,佔據全球73%的市場份額。安永分析稱,如果日韓疫情加劇,可能導致珠三角電子產業面臨存儲芯片告急局面,全面推動原材料漲價。

在汽車領域,天風證券稱,中國從日、韓進口的零部件主要集中在變速器、轉向裝置等高技術含量、高附加值產品上。日韓企業一旦停擺,將給全球汽車供應鏈帶來二次衝擊。

美國、意大利等歐美國家目前已成為疫情新的“重災區”。意大利疫情最嚴重的北部是其經濟核心,在GDP中佔比達到56%,且與歐洲供應鏈高度融合,意大利最早採取封城措施的倫巴第地區,供應了德國接近一半的零部件。意大利汽車電子產品供應商MTA因員工感染停產,已經導致歐洲多個車企的生產線被迫停工。此外,美國通用電氣也在近日表示,旗下飛機發動機部門在美國本土的事業部將裁員10%,以應對疫情危機。

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副院長 金燦榮:如果美國經濟受到重創,至少是三方面影響,一個是消費減少,對外部市場的需求減少;一個是它有一些高端設備的供應減少;一個是資本市場波動,導致投資者信心減少和財富效應減少。

曹德旺的美國工廠遇大考

車企關門,殃及汽車配件供應商。

2月初,以中國商人、汽車玻璃巨頭福耀集團董事長曹德旺赴美投資建廠經歷為原型拍攝的紀錄片——《美國工廠》獲得了第92屆奧斯卡最佳紀錄片獎。

豐田!日產!本田!日本八家車企全部暫停生產!

▲《美國工廠》海報

曹德旺的美國創業之路成為中國人關注的焦點,也被看作是中國企業出海的“縮影”。

曹德旺的美國玻璃工廠過得如何?

“必須面對現實。”當媒體問及如何看待一波三折的開年,曹德旺簡短有力得回答。

現實雖無聲,卻也有力。底特律車企三巨頭的停工,對曹德旺的福耀北美集團影響重大。底特律汽車三巨頭都是福耀的客戶。

曹德旺稱這是不可抗力,“我們是他們(底特律汽車巨頭)車上的一塊玻璃,他們不造車就不需要玻璃了。”因應疫情變化,福耀北美集團也宣佈美國工廠將只保留小規模必要生產。

3月以來,福耀玻璃股價已下跌超過20%。

曹德旺此前表示,福耀集團受疫情影響很大,原本每個月全球幾十億元的營業額,可以賺4億元利潤,現在不到2.5億元。

隨著越來越多的汽車工廠停產,福耀玻璃的營運情況可能愈加不理想。

福耀玻璃在國內市場佔比已經很高,繼續大幅擴張份額的可能性不大。業內分析人士認為,福耀玻璃在海外市場只佔有20%市場份額,提升空間較大,所以發力發展海外工廠,本來福耀計劃2020年把美國工廠的產量從380萬套提升到550萬套。但疫情影響,當前市場壓力非常大。“福耀今年上半年業績肯定會下滑,全年與去年持平都很難。”

中國汽車產業突遭多重考驗

產業供應鏈頻發預警、整車企業掀起裁員降薪潮、經銷商門店門可羅雀……一系列的連鎖反應,讓中國汽車產業突遭多重考驗。根據國家統計局的公佈的最新數據顯示,1-2月份,汽車製造業的利潤總額同比下降79.6%。

豐田!日產!本田!日本八家車企全部暫停生產!

產業利潤總額的驟降與汽車銷量的下滑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繫。根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近期發佈的數據顯示,今年1-2月,汽車產銷分別完成204.8萬輛和223.8萬輛,同比分別下降45.8%和42%。其中,疫情較為嚴峻的2月,汽車產銷量的跌幅最為明顯,同比分別下降79.8%和79.1%,系歷史最低水平,疫情對產業的影響空前。

在國內抗疫取得階段性成功、汽車產業鏈上下游企業頑強復工復產之際,全球進入了與疫情搏鬥的焦灼時期,超100多家跨國車企及零部件供應商被迫停產,全球汽車產業鏈運轉陷入紊亂狀態,再度為中國汽車產業的“疫後”復甦帶來了諸多不確定性。

作為國民經濟的支柱型產業,汽車產業的“疫後”恢復,顯然是十分重要的,這直接牽涉未來我國經濟的走勢。

沒買車的恭喜!超9地出臺汽車刺激政策,還有更多在路上

中央及地方政府政策扶持、限購指標“鬆動”、企業優惠、油價重返5元時代……一系列利好無疑給國內汽車市場回暖帶來了希望。

3月26日,商務部舉行線上新聞發佈會,會議中提到,商務部下一步將鼓勵各地結合本地實際情況,出臺促進新能源汽車消費、開展汽車以舊換新等措施,進一步穩定和擴大汽車消費。

三天前的3月23日,商務部辦公廳、國家發改委辦公廳、國家衛生健康委辦公廳聯合發佈了《關於支持商貿流通企業復工營業的通知》,明確提出要“積極推動優化汽車限購措施,穩定和擴大汽車消費”。

3月13日,國家發改委、公安部、財政部等23個部門聯合提出要“促進汽車限購向引導使用政策轉變,鼓勵汽車限購地區適當增加汽車號牌限額”。

豐田!日產!本田!日本八家車企全部暫停生產!

事實上,一個多月來,商務部連續五次提到要促進汽車消費。2月16日,《求是》刊發的一篇重磅文章中指出,要積極穩定汽車等傳統大宗消費,鼓勵汽車限購地區適當增加汽車號牌配額,帶動汽車及相關產品消費。此後,從2月20日開始,國家發改委、商務部、工信部等國家多個部委已多次發文或聯合發文,提到促進汽車消費的相關政策。

超9地出臺汽車刺激政策

國家層面大力推動,各地隨即積極響應。

據長春市政府官網3月29日消息,長春市日前推出購新車最高補貼4000元等一系列促進汽車消費的政策措施。

3月25日,南昌市正式下發措施中指出,為引導汽車消費升級,對疫情期間在南昌市範圍內購買新車(含乘用車和商用車),按1000元/輛標準給予購車人補貼。

3月24日,浙江省發佈了提振消費促進經濟穩定增長的實施意見,在“釋放城鄉汽車消費潛力”方面,提出鼓勵杭州有序放寬汽車限購措施等內容。杭州在3月25日即發佈了新的小客車總量調控管理規定,決定2020年年內將一次性新增2萬個購車指標。寧波也提出,自3月25日至9月30日,消費者購買寧波本地生產、銷售的乘用車並在本地上牌的,給予每輛車一次性讓利5000元,每家企業限讓利銷售6000輛。

豐田!日產!本田!日本八家車企全部暫停生產!

佛山對購買“國六”標準車型的消費者給予補助,給予每輛車2000-5000元不等的補貼;珠海對購買“國六”標準車型的消費者補助;湘潭對於本地產的吉利相關車型給予3000元/輛的購置稅補貼;廣州將對個人消費者購買新能源汽車給予每車1萬元綜合性補貼,對置換或報廢二手車的消費者,以及購買“國六”標準新車,每輛給予3000元補助;長沙對購買本地產的上汽大眾、比亞迪、廣汽三菱、廣汽菲克、獵豹汽車等車企生產的車輛的消費者,發放裸車價款3%的一次性補貼,每臺車最高補貼不超過3000元。

在地方層面,鼓勵汽車消費政策正逐步落地。據瞭解,自2月初以來,全國已有廣東省(佛山、廣州、珠海)、湖南省(湘潭、長沙)、浙江省(杭州、寧波)、江西省(南昌)、吉林省(長春)等多個省市公佈了相應的汽車消費刺激政策。從城市數量角度,已至少有9個城市加入鼓勵汽車消費的行列當中。

限牌城市指標“鬆動”

此外,增加限購指標,成為限牌城市此輪刺激車市的主要措施之一。

此前,廣州、杭州作為執行汽車限購政策的城市,開始對購車指標進行“鬆綁”。廣州計劃在去年增加10萬個拍牌和搖號指標的基礎上,研究進一步新增購車指標。而杭州在2020年一次性增加2萬個指標。

在3月25日,杭州市發佈的新的小客車總量調控管理規定中就提出,將在今年內一次性增加2萬個小客車指標。

在杭州公佈增加指標前,上海已經“悄悄”行動起來。

據上海發佈信息,3月份滬牌個人額度為11970輛,較2月份的7966輛有明顯增加,中標率也從6.1%提升至8.9%。

豐田!日產!本田!日本八家車企全部暫停生產!

值得指出的是,汽車限購最為嚴格的城市——北京,也在研究制定促進汽車消費政策措施。此前,網上流傳有《北京有關刺激汽車消費措施》,提到針對北京無車且在輪候範圍的新能源車需求家庭,上半年再釋放不少於10萬個購車指標,不過該消息後被刪除,北京市商務局官方微博消息稱,為了應對新冠肺炎疫情造成的不良影響,促進消費市場回暖,北京市商務局在3月中旬討論工作時提出有關刺激汽車消費的想法(未經研究論證)。

乘聯會秘書長崔東樹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北京商務局的致歉不代表開放新能源號牌的舉措未來不具備可行性。只不過消息中給出的信息所涉及的新能源號牌指標量太大了,或許僅僅是處於一個商討的階段,不適宜對外公佈。

崔東樹表示,汽車類消費是北京市商品消費中佔比最大的商品品類,如果2020年能夠按照此前公開的政策實施,則能拉動上千億的消費。

乘聯會秘書長崔東樹認為,限購政策的鬆綁是提高汽車銷量最有效的措施,“汽車零售端復甦快,才能拉動生產復甦,需求是最重要的。”

乘聯會表示,對限購城市而言,提振汽車消費更重要的是增加購買指標,預計部分城市政策在4月份落地生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