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父母,我們怎樣保護孩子免受傷害和經歷不安,培養韌性是關鍵

無論我們養育者在育兒方面是多麼的專業、謹慎,都無法確保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免受傷害和經歷不安。


作為父母,我們怎樣保護孩子免受傷害和經歷不安,培養韌性是關鍵

在孩子的成長道路上,從他離開家門起,就會面對壓力和經受挫折。

幼兒園,不知該如何和老師相處,和小朋友玩耍、互動;

小學,完不成作業、聽不懂的課程怎麼辦;

中學,面對校園欺凌應該怎麼做;

大學,是不是到了可以談戀愛的年齡;

社會,工作是否順心、同事相處是否融洽;

......

對此,我們作為父母,該怎麼辦?


作為父母,我們怎樣保護孩子免受傷害和經歷不安,培養韌性是關鍵

你可能會說,

我們可以謹慎一些,做好保護孩子的一切準備。

我想說的是,

即使我們自身很優秀,有很強的人脈關係,有雄厚的資金實力,我們能夠確保我們的孩子在經歷人生道路時免於遭受每次不幸麼?

就算我們能夠保護他,我們應該一直這樣保護他麼?

育兒專家認為,“保護孩子並使其免於經歷人生道路上的負面經歷”並不是一個很好的做法。

所以,與其我們小心謹慎地給孩子提供保護,倒不如在我們的家庭所能提供的安全環境下,培養孩子的韌性。

培養孩子的韌性,這將有助於他在經歷人生中的挫折和失敗時,從中恢復。


作為父母,我們怎樣保護孩子免受傷害和經歷不安,培養韌性是關鍵

什麼是韌性?


通俗的來講,韌性是指遭遇挫折後復原的能力。

曾有一項由17000名保健組織成員所完成的研究表明,孩子在2-3歲的時候,他所遭受逆境的韌性已經在生活中形成了。

舉個例子,

幼兒剛開始獨立學走路時,踉踉蹌蹌,跌跌撞撞,摔了再爬起不知道有多少次,腿上、手上甚至臉上都會摔到淤青。

可是他仍舊會站起來,繼續學走路。


作為父母,我們怎樣保護孩子免受傷害和經歷不安,培養韌性是關鍵

實際上,每個孩子生來就具有一定的處理壓力和挫折的能力,並且都可以在父母的幫助下增強他的韌性。


為了培養並加強孩子的韌性,我們需要注意:


1、我們需要從孩子出生就開始培養,並持續進行;


2、我們要意識到外圍壞境可能會對孩子的心理健康造成負面影響。


作為父母,我們怎樣保護孩子免受傷害和經歷不安,培養韌性是關鍵

如何培養孩子的韌性?


我覺得可以從給予安全感、增強自信心、建立道德觀、學習應對這4個方面來培養。


1

給予安全感


安全感包括安全的環境和安全的情感


安全的環境


給孩子提供一個安全、舒適的家,是我們作為父母的首要責任。


作為父母,我們怎樣保護孩子免受傷害和經歷不安,培養韌性是關鍵


家不僅僅是一個可以玩耍和休息的溫暖的地方,它還能夠確保身體上的安全和心理上的踏實。

在這個充滿和諧和愛的家庭中,孩子沒有壓力和煩惱的成長。


安全的情感


孩子安全的情感在很大程度上源於我們給予他的關愛和引導。

作為父母,我們怎樣保護孩子免受傷害和經歷不安,培養韌性是關鍵

我們要做到愛他、呵護他、保護他,陪伴孩子成長,盡所能不缺席孩子的童年。

在孩子犯錯的時候,不能不分青紅皂白一頓數落,威脅、恐嚇以及給孩子貼上標籤,讓孩子對我們產生畏懼。

同時,要尊重孩子。


作為父母,我們怎樣保護孩子免受傷害和經歷不安,培養韌性是關鍵


尊重是相互的,這樣能夠讓孩子更清楚地認清自我。

我們不能夠高高在上,主宰一切,我們要和孩子做朋友。


記得有一句話是這樣說的:“我希望我的爸爸不是高高在上的父親,而是能和我一起做朋友並且愛我的爸爸”。

在給孩子建立安全的情感時有一點尤為重要,那就是爸爸要愛媽媽,媽媽要尊重爸爸。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我們要盡所能給他樹立一個健康的榜樣讓他去效仿。


2

增強自信心


我們要多多讚揚孩子的長處,當孩子做了好的事情,我們就要及時表揚。

在孩子建立自信的時候,我們要給予他更多的信任、持續的支持和鼓勵。


作為父母,我們怎樣保護孩子免受傷害和經歷不安,培養韌性是關鍵


我們要做到愛他、認真傾聽他內心的聲音、花時間陪他親子時光、讚揚他所獲得的成就。

如果孩子能夠了解我們給他的愛、讚揚以及鼓勵,他也就很容易建立自信,並增強自信心。

要知道,強大的自信心足以讓孩子快樂、健康的成長。


3

建立道德觀


我家孩子在上幼兒園期間,有一天孩子很驕傲地對媽媽說:“你個臭屁蛋”。

我們夫妻兩個很詫異,因為我們從來沒有教過孩子說這樣的話。

那就只能有一個原因,她在幼兒園中和小朋友的接觸過程中學會了這句話。

為了糾正孩子的錯話,我們花費了大量的時間才讓孩子懂得有些話和行為是錯誤的。

我們應該時刻提醒孩子,他的一些行為很有可能會對他人產生正面或者負面的影響。

同時,幫助孩子明辨是非、關愛他人。


作為父母,我們怎樣保護孩子免受傷害和經歷不安,培養韌性是關鍵


事實上,無論我們是否積極地想把眾多優良傳統和好習慣傳遞給孩子,他都必然會因為和我們生活在一起而吸收一部分。

也可以說是耳濡目染,近朱者赤。

孩子會發覺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會產生怎樣的行為,是否言出必行?

我們不能把自己所信奉的一套東西強加於孩子身上,孩子有屬於他自己的認知,我們應該給予他的是指導和鼓勵,而不是評論。

孩子的道德觀是否會產生積極的影響完全取決於他自己的決定,但是他會通過我們的思維、行動、對一些事情產生的觀點來做決定的基礎。


4

學習應對


在孩子的成長道路上,失望和失敗是不可避免的,所以我們需要幫助孩子用積極的方法來學習處理生氣、沮喪。

在幫助孩子學習應對失敗和失望時,我們首先要做到就是先控制好我們自己。

我們要用成熟的方法處理好自己生氣或不高興的情況,只有這樣,孩子才能以我們為榜樣。

要鼓勵孩子在遇到問題時,向我們暢所欲言。

實際上,交流是應對壓力的一個重要方法。


作為父母,我們怎樣保護孩子免受傷害和經歷不安,培養韌性是關鍵


在交流的過程中,我們要認真傾聽孩子的述求。

如果他能夠向我們敞開心扉,

我們就能夠了解出他的心情是怎樣,

他因為什麼而擔憂,

他的顧慮是什麼......

瞭解了孩子的述求,我們就要幫助孩子理解並解決這些問題。

我們要向孩子傳達出人的傷心、生氣是正常的。

但只傷心、生氣的話,問題不會憑空消失,它仍然存在。

我們在生氣之後,要平靜下來,想一想是不是有什麼方法可以解決它。


作為父母,我們怎樣保護孩子免受傷害和經歷不安,培養韌性是關鍵

我深信,

一個在舒適、安全的家庭環境下盡情享受父母呵護的孩子,

是自信的,

是能夠建立起正確的道德觀和價值觀,

並能夠學會如何抗壓、抗挫能力的。


作為父母,我們怎樣保護孩子免受傷害和經歷不安,培養韌性是關鍵

我是“陪我伴你”

我伴你成長

你陪我變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