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手機為什麼有那麼多app要教我如何拍照修圖?

本文約4320字,預計閱讀時間10分鐘

吐槽吐槽吐槽

現在app的內容讓我匪夷所思。

界面一點進去:踏春拍照姿勢科普,泳裝拍照姿勢科普,ins風照片調色教程,十分鐘教你對鏡自拍,五分鐘教會你網紅P圖大法,五一端午小長假出遊怎麼拍出刷爆朋友圈的美照。關於照片的內容已經多到了一個滿屏皆是的地步。

全球的旅遊景點,能搖身一變成為她們的打卡地;傳統的180公分180平米18釐米擇偶指標,對於她們來說也不行,起碼得是能給老孃拍照的朋友圈愛情模樣。

1. 為什麼幹啥都是為了一張照片?

2. 為什麼那些app要教學我如何拍出網紅風格?

我自己沒有審美?沒有腦子嗎?(小聲嗶,有些人真的沒有)

反正如今只要是個人,能連上網,就要接受網絡修圖大法姐妹的洗禮。到底國人女孩兒為什麼對照片這麼上心?(note其實也是世界級的現象,但縱觀全球,我們這裡簡直是現象級奇觀)

今天就來聊聊這事兒。

#中國式迷幻自拍

「我爸明天要做個鼻部小手術,今天到醫院做檢查,他拍了幾張病榻照給我,沒想到華為手機的自動美顏功能令病床上的人唇紅齒白,皮膚光滑,粉嫩有神,完全不能令人產生憐惜之情

打开手机为什么有那么多app要教我如何拍照修图?

」——摘自近期看見的網友。

生長在21世紀,我一步步目睹著手機從一個能打電話能發短信能上網的多功能商務產品,變為自拍掌中寶。

如今國產手機就沒有不自帶美顏的,光我順口溜能背出來的就有:逆光也清晰照亮你的美,前後兩千萬拍照更清晰。

而比這兩大品牌更霸道的是有些手機,自帶的美顏你想關都關不掉,逢年過節全家一起合照,一旦誰的姑姑大姨誰熱情洋溢地掏出此類手機,就等著在合照上和所有叔叔大伯們分享同款妝容。無論男女老少,統統膚如凝脂,眉目含情。

我跟二舅去年團圓照上,倆人都是柔情3D芭比淚眼。

這誰頂得住?

打开手机为什么有那么多app要教我如何拍照修图?

illustration by chaochao

除了一些過於誇張的美顏之外,還有一些所謂的“審美高級”的修片。

有些姑娘真人和照片差距大,倒真不是因為美顏過度,而是照片實在過於精美,朋友圈宛如一個無需付費訂閱的VOGUE封面。以至於當你把她從完美的構圖佈景和光線中剝離出來的時候,大腦一下子當機了。

這人摘了墨鏡,沒躺在陽光沙灘棕櫚樹之間的時候,到底長啥樣?這人一年四季,除了Brunch,到底吃沒吃過別的飯?

不知道。

我那天跟朋友聊天,她是歐洲留學回來的,我是美國。我倆說,從歐洲回來的女孩普遍喜歡暗且冷淡的風格照片,打開她們的instagram或者是微博,我根本分不清誰是誰,都是高級且冷淡的風格,照片不是藝術就是設計。而從美國回來的多數都是辣妹風格,一樣的妝容,一樣的厚嘴唇,一樣的tan。

我們這也算是自嘲吧,真的受到地域性文化入侵太多,但反觀真的有自己見解的人,最起碼不會讓你忘記她的樣子,她不會是一個審美的複製品。

打开手机为什么有那么多app要教我如何拍照修图?

illustration by chaochao

隨著眼下姑娘們修圖拍片技術的日益精進,線下的真人互動逐漸變得越來越心驚膽戰。

這種線上桂綸鎂,線下馬冬梅的落差時刻,我想各位都曾有過體會。

#歐美女孩是如何自拍的

關於照片這事兒,我情不自禁想放上幾張歐美大美女的自拍來洗滌下心靈。

她們的顏值放在平日裡,能扛得住外媒各種長槍短炮的拍攝。但你登上她們的社交網絡看看,能明顯感受到,比起容貌上的無暇精緻,但你看她們的照片,永遠都不是力求完美的,而更多只是呈現一個當下真實又快樂的狀態。

打开手机为什么有那么多app要教我如何拍照修图?

看賽琳娜戈麥茲的這張抓拍,沒有任何姿勢和構圖可言,泳衣的曬痕明顯可見,甚至動態抓拍得還有點糊。但是不美嗎?我看到這張抓拍的瞬間,就能

自我代入這種在海邊落日奔跑的暢快心情。

打开手机为什么有那么多app要教我如何拍照修图?

Bella Hadid 新年照

年初貝拉發的這幾張,和朋友共度新年的照片。張張笑得嘴都咧了,分明就是大夥共同期待新年的氣氛。

打开手机为什么有那么多app要教我如何拍照修图?

賈狸夫婦大頭貼合影

再看賈狸夫婦這兩張邋里邋遢,皺紋明顯的自拍,我都覺得特別的真實且美。

關於照片的追求這事兒,說來奇怪,我朋友圈裡照片最講求精緻的人,從來不是什麼有拍片需求的博主或是攝影師。而是相對而言,比較沒事兒乾的人。

我所以為的美的照片,永遠是誕生於美好的生活之後一步的。

我們先擁有了了讓自己感到暢快淋漓的生活,才得一空閒,小手一伸,那麼咔嚓來了一張。融匯在那張照片裡的,不過是你流動的歡喜中,難得被捕捉到的一瞬間。我們先擁有了整段式的美,才能擁有可捕捉的,美的瞬間。

前期討論寫作這期文章的小會上,劉劉向編輯部的女孩兒們,感概了一下自己以前在國外遇到諸多美人們。

感概那些姑娘們一個個的,真人比網上照片美太多了。你見到她們的瞬間,就理所當然地明白了,為什麼照片會不如本人,因為相片承載不了。姑娘們活力四射,能說會道,面對面接觸間散發著勃勃的生機和顯而易見的內心充盈,靜態照除非長出一張嘴,不然根本體會不明白。她們在變成一張美麗的照片之前,先活成了一個美人。

再反觀我們國人網絡仙姐呢?

我們有多少漂亮女孩兒其實是本末倒置?一張張看似生動的照片,其實是自己無聊坐在房間裡,憑空硬生產出來的。

出門旅遊玩,玩沒玩幾下,先找適合打卡點咔咔咔的拍,接下來的幾小時就沉迷於手機修圖。今天宅在家裡沒事做,就舉起手機自拍,多角度多表情地拍三百張,從中精心地挑選出一兩張,往朋友圈裡一發,靜候留言。微信一冒小紅點,就點進去再自我欣賞個十分鐘,就發一條動態,自己能點進點出看八百回。大量對於自我價值的肯定,都依靠著別人對於精修照片的肯定。

生活很空洞,照片卻很豐富。

所以會不會,其實是因為生活裡缺少了真實的豐富,才對於一張po在互聯網上的形象如此在意?

打开手机为什么有那么多app要教我如何拍照修图?

小惡魔都懂的道理

#我們是審美單一,還是沒有審美?

某些歐洲時裝品牌為爭取更多的市場利潤,會對進入中國市場的產品進行大幅度的本土化改造。但改造的動機並非針對中歐女性身材比例上的差異,而是直指國內多數女性對時裝異常單一的審美觀,以及嚴重同質化的消費心理。


設計師們會使用一種相對保守的思路進行設計改造。以此來迎合大多數國內女性對膚白與消瘦的單一審美追求。

@書戌

最後我們來談談審美。

國人女孩喜好白富美風,已經不是一兩天了。“精緻”作為關鍵詞,近年來反覆高頻出現,反覆地輸出教導女孩兒們,女孩兒就是要越呵護自己,越精緻漂亮才越好,才會有人欣賞,才會男人替你買單。

一些網絡上新一代的年輕人在疾呼:國人審美單一,不能只喜歡白瘦幼式的美人啊!

我認為著看似“單一”的背後,隱藏的是一種不知何為美的迷茫,也就根本沒有審美。

我們的環境裡,女明星女網紅,統一都長成一個樣子。商場裡擺著的衣服,統一都最適合又白又瘦的女生穿著。電視機裡隨便聽一句,不是要頭從到腳呵護你的每一寸肌膚,就是要做個精緻女人。回家再刷一刷手機,又有鋪天蓋地的女孩兒,要傳授把照片p成白富美的秘訣。

而男人呢?把性吸引力等同於美,只要膚白大胸長腿那些能刺激到眼球的東西都稱之為美。他們不懂劉雯的美不懂雎曉雯的美,他們不懂平胸女孩的美,他們不願意,他們不能,他們在長期的男權社會統治下把女人的價值過多的寄託在外貌上。當然也有很多懂的人,說的是大多數,就連身邊的直男朋友也有很多跟我吐槽自己同性的。

這麼全面的轟炸之下,留給我們去自我探索美的空間太少了。

年初的時候,我的朋友從海島度假歸來,曬得渾身小麥色,均勻細膩還泛著光澤。從幾張身著比基尼的返圖來看,身體美得幾乎不像話,但是卻男友和父母指責曬得太黑了,和朋友一起逛街選購的時候也是屢屢碰壁,幾件典型的國內百貨商場裡的女裝,襯得這位小麥色姑娘,像個進城務工人士。

我為她美好的身材打抱不平,轉而在海淘平臺上替她下單了幾件,穿上簡直好看的不得了,而且衣服材質和配色完全,就是為了凸顯姑娘們曬後的健康色肌膚設計的。

在國內你幾乎找不到這樣設計。

我在微博發張照片,大家會說「這樣搭配真的好嗎?你幹嘛這樣?」我想說我想怎麼穿就怎麼穿,在沒有冒犯任何人的基礎上,搭配是沒有侷限性的,更沒有所謂的合理,就是你的審美和情緒的表達。那些中規中矩的穿搭,在大街上有很多,但是作為時尚博主給你不同的審美和新奇的搭配選擇,這難道不是我們應該做的事情嗎?我覺得這才叫做敬業。

我願意相信,我們年輕的女性從來都不是與生俱來的審美單一,而是缺少了被給予自我探索的機會。我們還沒來得及想明白自己究竟喜歡什麼,適合什麼,所謂的大流,就一股腦兒地湧進來,讓人誤以為這就是答案。

人和人之間的先天條件和個人喜歡原本就差這麼多,更何況審美這麼私人且主觀的事兒,實在沒理由所有人都一樣的。不過是缺少了相對寬容的環境,讓我們放心大膽地來嘗試百花齊放而已。但審美這件事兒吧,就是我們需要不斷給自己謀取更大的寬容度,來進行漫長的自我探索,才能一步一步日漸走得輕鬆。

蒂爾達斯溫頓,就在採訪中曾經說到:年輕時候的看起來奇怪是一件非常有意義的事情,因為你不得不放棄和別人一樣。

打开手机为什么有那么多app要教我如何拍照修图?

建立忠於自我的審美,開頭很艱難,但這是既是愛自己的開端,也是眾身浪漫的開端。當我們日漸發現鏡子裡的自己變得順眼起來,別人也會跟著看你順眼起來。

這個世界上當然是奇葩一朵朵地開才好了,別人如果不開,你也可以為自己盡力爭取,這是我認為擁有個人審美的意義。

你自己堅持,人們才會為你而來。

打开手机为什么有那么多app要教我如何拍照修图?

一天我打開手機,某app給我在首頁推送的內容讓我sick,於是我跟編輯部的女孩們說我們應該寫篇文章了,就算不能改變現狀,也希望能把一些觀念給予審美開放的女孩以選擇,把一些東西的種子種下去。

如果沒有人來說這些,沒有人對此進行表達,那事情永遠不會改變。一個社會的進步性開放性在我的心裡,最直觀的體現就是審美多樣化。

那些教學如果拍出網紅風格,ins風格,還有男人喜歡的風格的內容,真的讓人難受,我承認這類內容有自己的觀眾,但我真的不希望以後看到所有的朋友圈照片都沒有靈魂,全是一個模子,全是一種風格,全是膚白貌美大長腿,端著一杯雞尾酒,嘴角一絲笑的坐在那裡。

不吐槽那些女孩的過度美顏和ps,因為已經吐槽過幾百遍了。我們今天的主要任務是說說那些網絡上的所謂網紅產出的內容,她們教學如何高級如何美麗如何討別人喜歡,但從來沒有教學我們真的如何去尋找自己的內心,如何去尋找我們真實的喜好,對於網絡這個沒有年輕限制沒有性別限制的社區,我認為很多青少年在受到審美的餘毒

我現在儘量在微博多發動圖(live photo)的內容,真實有趣現實的內容,我開始每天寫日記。我沒有每天都活在高級場所,沒有每天都去吃brunch,沒有每天都去畫展,沒有每天都dress up,但是我願意用每天新鮮出爐的內容去分享去感染,去監督我自己的心走在陽光下。

你也一樣,你可以擁有自己的審美,尊重自己的主觀意願,我認為這個世界其實沒那麼複雜,如果你學會捨棄一些東西,遵循一條很簡單的rule,那就是高興就好,也許你的煩惱也會少很多。

不說什麼女權,尊重自己的意願是最起碼的對你生命的尊重。

撰文 小金 & mia liu

打开手机为什么有那么多app要教我如何拍照修图?打开手机为什么有那么多app要教我如何拍照修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