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关县那往村驻村工作队:撑起林下种植“致富伞”

马关县南捞乡那往村委会驻着一批从省城来的扶贫工作队员,他们中既有“摩托车上的第一书记”,也有推了婚期的工作队员。自从驻扎到这里后,他们“走村串寨”,给群众讲政策、出点子、争资金、创产业。在脱贫路上,他们与群众一路相伴,向着全面小康永不停步。

马关县那往村驻村工作队:撑起林下种植“致富伞”

林下中草药种植“填空白”

新年伊始,阳光普照。一大早,南捞乡那往村又开始忙碌了起来。第一书记夏晟哲发动摩托车,工作队员罗胤带上日记本就出发。自从那往村林下药材基地规划建设后,他们便成了这座大山里的常客。夏晟哲就是村民们常叫的“摩托车上的第一书记”,为了下村方便,他在驻村扶贫后从昆明购买了一辆摩托车并托运到村里,从此,摩托车便成了他入户走访的交通工具。工作队员罗胤则是为了驻村扶贫,推迟了自己的婚期。从省城来到文山马关这些偏远山村,他们并不觉得不习惯,起早摸黑、爬山涉水早已成了他们驻村生活的一部分。

“这个学名叫做草珊瑚,在当地叫做九节风,属于金属南科的一个多年生药灌木,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全株都可以用药,有清热解毒,消毒止痛的作用。”罗胤介绍说。

马关县那往村驻村工作队:撑起林下种植“致富伞”

30多分钟的摩托车骑行,一个多小时的步行,临近中午,罗胤、夏晟哲以及村干部来到了那往林下药材种植基地,眼下,基地内的草珊瑚、香草、草果和滇黄精等中药材正茁壮成长。来到那往村驻村扶贫后,工作队员们多次进行走访,发挥专业优势,利用那往村丰富的森林生态资源,积极向单位汇报,2019年6月,省林业调查规划院出资30万元,并争取到杨善洲绿化基金会10万元赞助和企业5万元赞助,实施了90亩的马关县杨善洲紀念林·林下药材种植扶贫示范项目,探索林下经济新的增长点。

“以前我们的林下经济是空白,他们带领大家搞种植刚好填补了这个缺口,在我们村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带动作用。对以后脱贫攻坚,对集体发展经济,带动农户发展致富我们更有信心了。”马关县南捞乡那往村党总支书记李坤感慨地说。

那往村林下中药材基地正发挥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作用,同时示范带动周边20余户农户自发在林下种植了中药材。

云南省林业调查规划院挂职南捞乡党委副书记林国刘介绍道:“我们预计三年投产以后每年的收成将超过40万元,对于项目怎么来分配,对于下步的收益怎么来处理,我们的想法是壮大集体经济,集体经济将惠及那往村427户1689人,下一步还要加大基地的后续管理,加大一些资金的投入,让基地真正实现总书记说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马关县那往村驻村工作队:撑起林下种植“致富伞”

生态扶贫不让任何一个贫困户“掉队”

眼看基地药材长势喜人,队员们都喜在心头。烈日当空,已是午饭时间,返回村委会匆匆吃过午饭,队员们没顾上休息,接着入户走访。脱贫攻坚不能落下一个人,而特殊的群众总是让工作队员们挂念在心,半坡村小组村民秦榜识就是其中一个。秦榜识家中有6口人,但只有他一人是劳动力,由于秦榜识又身患强直性脊柱炎,常年需要医药费,这给收入本就单一的家庭带来不少负担,好在他被评为了护林员,虽然每个月都要至少巡山23天,但对于这份工作他已经很满意。

驻村扶贫后,工作队员们多次走访调研,结合马关县森林体量大、森林覆盖率高的实际,发挥专业优势,行业优势,在做足“林”下文章的同时,贯彻生态文明思想,积极向单位汇报,挂钩联系南捞乡的省林业调查规划院真扶贫、扶真贫,按照“生态补偿脱贫一批”要求,为马关县积极争取1000名护林员,而南捞乡就有61名。

“相当于每年给马关县建卡立档贫困户增加了1000万元的收入,同时也给南涝乡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增加了61万元的收入,那么从生态扶贫这个角度来说,真正的惠及了马关县的1000个家庭,南涝乡惠及了61个家庭。”林国刘说。

马关县那往村驻村工作队:撑起林下种植“致富伞”

太阳西去,夕阳铺洒在山间。离开半坡村小组,林国刘、夏晟哲和几个工作队员们又来到了林下药材基地所在地查兰村小组,准备利用这次机会和种植户交流林下药材管理心得,顺便了解大家对产业发展的其他想法。目前,查兰村小组许多村民在基地的示范带动下种植林下中药材,对于未来,大家都充满了信心。

晚上10点多钟,在走访了查兰村所有的中药材种植户后,工作队员们返回村委会。回到村委会,第一书记夏晟哲急忙坐了下来,将走访了解的民意梳理并记录。夏晟哲说,在接下来得工作中将对大家提出来的想法作进一步调研,再研究相关的办法,为他们解决实际困难。

“虽然每一天都感觉到很短暂,但是通过对农户不停的回访,了解情况,能感受到群众对于贫困生活并没有自暴自弃,而是对美好的生活有不断的向往,这点我感到非常欣慰,这样使我所做的工作并夏晟哲觉得白费,每天都过得非常充实。”夏晟哲说。

临近午夜12点,寂静的山村只有自然界小精灵的叫声传荡,当记者们返回乡政府驻地时,那往村委会办公楼的灯仍亮着,不知今夜这里的灯亮到何时,但对于扶贫工作队员们来说,明天又将是新的一天。

原标题:那往村驻村工作队:撑起林下种植“致富伞”

审核:字丹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