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賣菜的店會賣水果,而賣水果的店不賣菜?

今天老婆突然問我一個問題:為什麼賣菜的店會賣水果,而賣水果的店不賣菜?

我的第一回答是:

因為人群定義不同吧,買菜的通常是家裡的主婦,買菜的同時買一些水果(如果有競爭力的話),場景上是非常符合的。

反之,水果店裡裡的人群會比較雜,年輕人,主婦,各類人都有,同時專門的水果店裡檔次會高一些,賣菜可能不太好賣。

老婆若有所思。

但到了晚上,我的思考並沒有停止。

為什麼賣菜的店會賣水果,而賣水果的店不賣菜?

假設場景:

  • 超市(什麼都有賣,綜合人群,不解釋)
  • 綜合市場(什麼都有賣,綜合人群,不解釋)
  • 連鎖水果店(也許和企業定業有關,不解釋)
  • 連鎖菜場(也許和企業定業有關,不解釋)
  • 夫妻水果店
  • 夫妻菜場

那我們現在重點分析一下夫妻店店這種為什麼吧。

為什麼賣菜的店會賣水果,而賣水果的店不賣菜?

我想了幾個角度來分析這個問題。

1. 消費人群定位

如我說的,買菜的為家庭主婦,買菜同時會有買水果的需求,買菜是剛需且高頻的,

而買水果的通常是非主婦型,且是副產品,低頻交易的,

那麼結果就來了

賣菜的同時賣水果,就是增加了客戶其它消費的可能性,同時提升了店內的客單價

反之,賣水果的騰地方出來賣菜,恰巧降低了店內的坪效。

結論就是:

賣蔬菜的店賣水果是增加客單價,賣水果的店賣蔬菜是降低了坪效。

-

2. 成本分析

進貨成本:

菜的生命週期要遠遠小於水果(別和我犟土豆和葡萄對比)

換句話說:就是菜可能每天都要進貨,大家買的就是個新鮮,而水果通常可能放置好多天。

那麼問題來了,賣菜的每天都進貨,順帶就完成了水果的進貨

而水果店想要賣菜,就得換成每天進貨。

成本增加了。

價格方面:

水果的價格通常要高於菜價,同時利潤也大於菜的利潤。

買菜的人買了平價的菜,自然會想到這裡平價的水果,更容易購買。

而水果店裡的人,看到高價的水果和低價的菜,也許轉而買了少量的菜而以了。

結論就是:

賣蔬菜的店賣水果是成本沒有增加,而可能會增加利潤,

賣水果的店賣蔬菜是成本增加了,可能利潤會降低了。

-

3. 店面形象

剛剛說到了菜比水果更容易壞,而且菜沒有水果那麼幹淨,特別是土菜。

所以水果店會更乾淨,菜店裡會略微骯一點。

這也是符合人們進店的預期。

同理,水果店賣菜,就會打亂客戶的預期,產生不利於客戶消費的可能。

總結就是:

賣蔬菜的店賣水果不會影響店鋪的環境,不會影響客流,

賣水果的店賣蔬菜會讓店鋪環境變得更糟,客流量會降低。

-

4.客戶預期定位

我住城中村時,城中村有很多這樣的夫妻店,

試著問自己一個問題:

一家專門賣菜店和一家菜店也同時賣點水果,當我要買菜時會去哪一家?

我自己的回答是:看菜和價格,好像沒有區別。

我又問自己一個問題:

一家專門水果店和一家水果店裡同時賣菜的,當我要買水果時會去哪一家?

我心理毫不猶豫的回答了,去水果專賣店。

因為符合我心裡對菜店和水果店的預期,我會感覺專門水果店的品種更多,而我心中確實也沒有說只賣哪一種水果。

總結就是:

賣蔬菜的店賣水果不會影響客戶心中預期定位,

賣水果的店賣蔬菜顛覆了客戶心中預期定位。


最後

這只是我從項目宏觀的一些思考和分析,

如今現在跨界的越來越多,思維也是隨著時代在變

保不齊就有人裡利用跨界運營思維

水果店賣水果送菜,或者菜店買菜送水果成功的呢?


感謝你看完。

我是半打啤酒,這裡是醉墨

如果你有什麼問題想不通,也可以發給我,我來幫你思考。

依舊寫著每天給你分享一個思維。

關注一下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