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定假日自古就有宋朝最长120天,明朝皇帝不上朝却只有9天假期

现在的上班族最喜欢听到的三句话就是,给你涨工资,明天放假,有你的快递。国庆是和春节是并列第一的长假,但也是一年里最后一个法定假日了,祝大家玩的开心。

法定假日自古就有宋朝最长120天,明朝皇帝不上朝却只有9天假期

法定假日自古就有

汉代

在汉代出现官员休息制度,休息那天每个人都要沐浴更衣,所以称假日为“沐日”。很有仪式感那种,汉代规定,朝中官员可每五天返家沐浴,所以叫“五日休”。

到了唐代改为“旬休”,也就是十天可休息一天。

除定期的休假日外,还有节假日。唐代时中秋节放假三天;寒食清明四天;明代冬至给假三天,元宵十天。在唐代,公务员的假日大概100天,宋代超过120天,超多的假日,促进了旅游业,餐饮业,交通业的发展,还有文化的发展,有了假日,大家就能去赏赏花踏踏青,游山玩水,歌舞升平,你看唐宋的诗词里很多都是登什么山有感,田园诗人,山水画家,都是触景生情,有感而发。唐、宋文学和文化水平之高和充裕的休假也有关系。哪像现在,996,997的,天天上班不说,还要加班,连自己的业余时间都没有哪有那闲工夫,旅游都是走马观花,拍照打卡。

到了元、明,公务员们的假期骤然减少。

元朝是因为他们原来是游牧民族,本来就没有按时按点上下班的这个习惯,就像自己个体户做生意做惯了,你让他朝9晚5的天天来坐班他适应不了,还有原来他们的业余爱好就是骑马打猎,现在等于是把爱好和工作合二为一了,只不过演变成攻城略地。猎的是敌人,所以他们不需要休息,所以他们就很少有休息,才打下那么大的疆土,直接打到今天的意大利,德国,奥地利那块,正所谓生命不息,战斗不止。

明朝特别是朱元璋,自己是个工作狂,也不让属下得闲,直接取消了休沐,全年只保留9天假日。公务员们闹了半天,朱元璋总算增加了一个寒假,从每年十二月二十日到第二年的一月二十日,大家可以休息一个月。有人也许会问明朝皇帝不是有好几位都几十年不上朝吗,是不是就不用上班了?其实不是,要是那样明朝早亡了。像嘉靖虽然不上朝,但不是不理朝政,你们正常按时按点上你们的班,只不过我不用和你们一起上而已,你们每天把事办完告诉我个结果就行。因为嘉靖追求的是汉文帝的“无为而治”的效果。而且很讽刺的是类似现代社会用的考勤制度最早就是万历时期的张居正发明的,就是为了通过制度来管束官吏懒政问题。,

清朝初年

到了清朝初年,随着西方的传教士和天主教传入中国,“礼拜天”这一宗教用语开始在中国出现。就是礼拜的那一天,后来这个名字就延展到了一周的每天。

顺便说一下,星期几的来源,星期的起源和月亮的运动有关。古代西亚两河流域的人、把每个月能见到月亮的28天四等分,即把7天作为一周,并把日、月、水、火、土、木、金7个星球的名称顺次分配给一周中的7天。这就是现在在用的7天一星期的制度的由来。

辛亥革命后,中国开始实行七天一次的星期日休息制。从20世纪90年代起,我们国家才规定了每周两天(双休日)休息制度。

后来各个朝代都延续了这一制度,只是休假间隔的日期有所变化。一般来说,不管哪个朝代,像春节、中秋这种普天同庆的日子,公务员都能与民同乐,享受长短不等的假期。唐朝公务员属于待遇较好的,春节可以放假七天,从十二月二十八开始,一直放假到初四。然而虽然有七天假,家在外地的京官们也无法回家与家人团聚。为什么?因为大年初一,必须从暖烘烘的被窝里爬出来去给皇上拜年。

有的朝代,夏至、冬至、清明、元宵、端午、重阳,这些节日,节气也会放假,遇上皇上生日,也可以放假。现在英国女王生日也会放假。

其实现在我们一年的节假日,算上周末一共有115或116天,比唐朝多,宋朝少几天,也很丰富了,大家可以好好利用休假的时间,陪陪家人,享受生活,祝大家节日快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