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的狄仁傑,到底是不是個"神探"?

說起狄仁傑很多人都不陌生,《神探狄仁傑》的熱播,讓很多人對於他的印象都停留在了"神探"兩個字上。但是他到底是不是神探呢?他最大的貢獻的又是什麼呢?

在古代,一名官員的貢獻,往往會體現在其諡號上,那 是朝廷對此人功績的評價。那如果想要狄仁傑正確的評價狄仁傑的功績,就應該看他的諡號。他的諡號:文惠,追贈文昌右相。唐中宗復位後,追贈司空、梁國公,累贈太師,配享中宗廟廷。

歷史上的狄仁傑,到底是不是個

從"文""惠"來看,狄仁傑的才能應該主要是體現在政治才能的,並且歷史上大家提起他多是:"賢"、"義"、"忠",這三個字。

為什麼會對狄仁傑有這樣的評價呢?這得益於狄仁傑做的一件事,幫助李唐皇室從武則天手中恢復了江山社稷,讓唐朝延續了200多年生命。

在武則天坐上皇位後,晚年為鞏固武周政權,大肆殺戮李唐宗室。除此以外,武則天還打算立自己的侄子為太子,讓他來繼承皇位。這件事遭到了狄仁傑的極力反對,狄仁傑勸諫武則天,只有自己的兒子才能和自己同氣連枝,如果武則天一意孤行要立侄子為太子,就是在親手摺斷自己的臂膀。

歷史上的狄仁傑,到底是不是個

除了宗室問題,更重要的原因是武則天的子侄中沒有一個具有君王之才的,個個都是狐假虎威,壞事做盡。天下如果交給了這樣的人,待武則天歸天后,在世在李唐宗親,文武大臣不會買賬的,到時候必然會兵戈四起,戰火不斷,李唐也有可能會提前退出歷史舞臺。

至於稱狄仁傑為"神探",後世杜撰的成分多一些。狄仁傑在為官期間,除了做過大理寺丞,其他官職都和"神探"無關。

歷史上的狄仁傑,到底是不是個

大理丞的職責和斷案有關,但也只是把以前堆積的舊案理順、理清了。雖然舊案太多,涉及的人數更是有1.7萬人,但狄仁傑理清後,也無人上訴含冤。大理寺丞做要做的,往往是根據現有材料,判斷到底該判多少年,做的是個量刑的工作,並非是到現場去,收集證據,分析案情。

狄仁傑這個名字名聲大噪還是從上世紀八十年代才開始的,而且還是因為《狄公案》這本書在中國的翻譯和出版。這麼一看,這狄仁傑的神探之名來的可真是夠戲劇化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