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學陳德人:蘇寧拼購要引領社交電商的2.0模式

2019年,社交電商迅猛發展,擁有線下13000家門店的蘇寧也厲兵秣馬殺入社交電商,推出蘇寧拼購。11月28日,蘇寧拼購的首批"拼購村"正式掛牌,黑龍江綏化市慶安縣梁家窩棚屯、四川省大涼山鹽源縣柯登村、河北省保定市高陽縣南路臺村等10個村子成為首批掛牌"拼購村",為蘇寧線上線下近5億用戶提供優質放心商品。

浙江大學陳德人:蘇寧拼購要引領社交電商的2.0模式

蘇寧拼購與其它社交電商模式有什麼區別?"拼購村"又有什麼意義?有哪些新技術可以運用在社交電商模式上,在掛牌儀式上,浙江大學電子服務研究中心主任陳德人教授表達了自己的看法。

農村電子商務正步入"2.0"時代

陳德人教授認為,農村電子商務正面臨著新的機遇,這個機遇就是信息化2.0帶來的機遇。"農村的電子商務發展了差不多10年時間,目前也正迎來了新的時代,在1.0時代,電子商務方興未艾,那時候只要有電子商務平臺就可以賣貨,真貨假貨都不重要;但在2.0時代,每一個商品,他的流通過程,我們都需要知道得清清楚楚。"

浙江大學陳德人:蘇寧拼購要引領社交電商的2.0模式

社交電商這個概念這兩年很火,但同時也很泛,包括拼多多、雲集等可能都說自己是社交電商的模式。陳德仁教授指出,蘇寧拼購應該在傳統的模式上有所創新,努力發展"社交電商2.0"模式,而不是傳統的社交電商模式。他認為,蘇寧的社交電商應與其它的所謂"社交電商"有三大區別:

首先,蘇寧是從實體起步的,其他的社交電商基本上是從平臺起步,蘇寧的最大優勢就是它有分佈在全國各地的實體店,基於自己線下一萬多家店來做社交電商,這本身就是一種創新的模式。

其次,經過多年的積累,蘇寧需要通過自身的品牌力帶動農產品品牌的建立。因此在面向終端消費者時,蘇寧與其它從平臺起步的模式相比也會更易受到終端消費者的信賴。

第三,多年實體經驗的積累也讓蘇寧在傳統的物流、金融、售後服務方面也佔據優勢,它有一套完整的體系,能夠解決目前那些社交電商面臨的問題。比如信譽度、售後服務、物流響應速度等方面。

要大力應用區塊鏈等新技術

陳德人說,在農村電商2.0時代,"大數據是新的生產資料,人工智能是新的產生力,區塊鏈是新的生產關係"。蘇寧拼購村這種社交電商2.0模式需要更好的借力新技術來武裝自己,並把新技術運營在整個農產品的產銷過程中。

浙江大學陳德人:蘇寧拼購要引領社交電商的2.0模式

"比如,區塊鏈技術就是重中之重,區塊鏈技術能夠從四個方面幫助平臺提升技術能力,更好的打造農貨品牌。一個是農村產品的溯源,第二個是知識產權的保護。第三個身份的認證和商品質量的認證,最後一個就是供應鏈金融"。

他認為,除區塊鏈外,在大數據、人工智能這些新的技術未來也可以應用進來,希望未來蘇寧拼購等平臺能夠充分運用自身積累,並與移動互聯網緊密結合,讓消費者和商家能夠隨時隨地的跟蹤到商品的流通過程。

對於農戶來說,蘇寧拼購是一種新的商業模式,也是一個新的機遇。要讓農戶掌握這一新模式,就需要有更多的定向輸出,包括工具層面的輸出、營銷和運營方式的輸出、客戶服務模式的輸出等。

從低價營銷到品牌營銷

陳德人教授認為,從2012、2013年開始,農村電子商務開始大規模發展。目前大規模的農村電商有很多,銷量也在上升,但問題依然有很多。

比如,電商普遍存在的問題就是信用問題,"社交電商為什麼現在很難做?信用就是一道最大的門檻"。同時,目前大部分農產品並沒有解決品牌問題,有沒有品牌是以後衡量電商是不是可持續發展的關鍵標準,這在農村電商上行過程中也是一個需要突破的瓶頸。

他表示,解決這些問題,即需要政府的支持,也需要蘇寧等企業的主動參與,最後形成合力,為農戶做好服務。"在2.0時代,需要把更多的產品鏈接起來,把更多的服務鏈接起來。通過服務的鏈接和物品的鏈接帶來價值的互聯,並建立基於信用的全新農村電商架構"。

同時,陳德人教授還呼籲電商平臺應該注意對農產品品牌的扶持,從低價營銷到品牌營銷。"蘇寧拼購不止是首批扶持了10個拼購村,還打造了10個品牌,在杭州一說東北大米只知道五常大米。但五常一個地方肯定產不了這麼多大米,今天通過蘇寧拼購我知道了,還有安慶大米,它也是中國最好吃的大米之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