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干为什么会被商纣王剖心?不要轻易挑战人性底线和职场规则

比干为什么会被商纣王剖心?不要轻易挑战人性底线和职场规则

01 比干剖心的悲剧,古今亦然

  • 比干,商纣王帝辛之叔,当年接受托孤之重,辅佐商纣王。历经两朝,忠君爱国,敢于直言劝谏,却在三天三夜劝谏不成之后,死于剖心之刑。
  • 为什么?作为商纣王的叔叔,国家的肱骨之臣,此下场?

前几天的一个年底聚会,一位高管朋友在饭局上发牢骚,“我为公司立过汗马功劳,就因为最近和老板有些小矛盾,竟然要把我扫地出门!”

七八年来,这位朋友是跟着公司一起成长起来的,但他和老板的管理方法和发展理念有些不同,偏偏性子直率,最近二人常发生一些矛盾,甚至在会上吵起来。

这在职场也常见:前期创业,大家都齐心协力,公司越来越大之后,高管和老板的矛盾却多了......出现分家和离职也在所难免。

这与比干对商纣王的辅佐、后期劝谏有异曲同工之妙:

  • 比干错就错在以为是肱骨之臣,又是纣王的亲叔叔,恐怕被挖心之前,他也没想到落得如此下场.......虽有七窍玲珑心,却没搞清楚一点:
  • 不要轻易挑战人性的底线,也不要随意触碰当下的利益规则,不论古代还是现代。
比干为什么会被商纣王剖心?不要轻易挑战人性底线和职场规则

02 比干的资本:继位的支持者、四十年辅佐两代君王

我们先看看,是什么让比干以为有了与商纣王谈判的资本,以至于在摘星楼有三天三夜的劝谏纣王?

  • 首先,帝辛继位最强有力的支持者

《尚书·微子篇》有载:帝乙在位时间很短,病重商议继承王位之事。箕子劝立长子微子为继承人,比干却力荐次子帝辛。最后,帝乙采纳比干的建议,立辛为王位继承人,即,商纣王。

纣王之所以能够上位,比干功不可没,可谓是一手把侄子扶上王位。

  • 其次,40年如一日,尽心尽力辅佐两代君王

比干是商王文丁之子,幼年聪慧,勤奋好学,20岁就以太师高位辅佐帝乙,又受托孤重辅帝辛。

他从政40多年,主张减轻赋税徭役,鼓励发展农牧业生产,提倡冶炼铸造,富国强兵,是国家的进步和发展的肱骨之臣。

比干为什么会被商纣王剖心?不要轻易挑战人性底线和职场规则

  • 最后,是纣王的亲叔叔,血浓于的亲情

《封神演义》中,比干接连三天三夜不离摘星楼,以“不修先王的典法,而用妇言,大祸不远矣!”要纣王改过自新,重振朝纲,最后被纣王处以剜心之刑。

虽说妲己以治疗心痛病,寻找药引子为由,但是

若不是商纣王已有了杀他之心,比干也不会落得如此下场。

千百年来,比干忠心耿耿的爱国之情,一直为人们所津津乐道。但是,比干对人性的认识不足,导致商纣王痛下杀手,也是值得我们深思,并引以为戒的。

比干为什么会被商纣王剖心?不要轻易挑战人性底线和职场规则

03 以忠为名,挑战人性的悲剧

为什么商纣王会痛下杀心?难道他不知道比干的忠心和功绩?

因为比干挑战了他的底线——人性的底线、现实利益的底线,而这些是商纣王无法容忍和必须改变的现状。

  • 第一,比干损害了帝辛的现实利益

谁也无法否认比干当年辅助帝辛上位、兢兢业业辅助两代君王的功绩,但那些都是过去式。

  • 利益面前,所有的功绩和情谊都变成了过眼云烟,不论是君臣还是职场。

比干纣王进谏,指责他杀皇后、杀大臣、谪太子的过错,把自己变成商纣王对立面的同时,也阻碍了商纣王的骄奢的行动和暴行——而在帝辛看来这些都是合理的。

比干为什么会被商纣王剖心?不要轻易挑战人性底线和职场规则

  • 第二,比干得罪了帝辛的身边人

有人说,宁得罪君子、不得罪小人。

妲己是帝辛最亲近的人,比干识破狐狸精在鹿台冒充上仙的诡计后,派人烧了轩辕坟的狐狸洞,把妲己狐子狐孙的皮毛做成了裘皮大衣,送给商纣王,可算是结下了大仇。

后来妲己以心痛病为由,剜心下药,还有后来扮成卖空心菜的妇人,正是为了将比干置于死地。

比干为什么会被商纣王剖心?不要轻易挑战人性底线和职场规则

  • 第三,比干让帝辛没面子
  • “主过不谏非忠也,畏死不言非勇也,即谏不从且死,忠之至也”。比干的三天三夜劝谏的行为可谓是忠勇。

    也让商纣王很没面子:不仅周围的人不支持帝辛,就连当年鼎立扶持自己的王叔比干也和自己对着干!真是岂有此理。

    俗话说:伴君如伴虎。

    • 除了君王掌握着生杀予夺的权力之外,君主权威更不容挑战,所以才会说翻脸就翻脸。
    • 不论是利益实现、亲疏关系,还是面子尊严,比干都让帝辛觉得受到了损害,就算是没有妲己陷害,他也会找到其他介借口惩罚。

    那么,比干面对人性弱点和利益关系所犯的错误,给我们现代职场哪些启示呢?

    比干为什么会被商纣王剖心?不要轻易挑战人性底线和职场规则

    04 洞见人性、做好当下的利益最大化

    我们不否认比干的忠君爱国,也对他知其不可而为之的勇气表示钦佩,但还有一些更好的办法,使得我们可以规避风险,获得更好的人生,不论是在历史还是当代职场都是如此。

    • 第一、当下利益的原则

    像比干一样,那位高管朋友,也曾经在创业阶段和老板一起同甘共苦,才有了后来公司规模越来越大。

    但是,后来他们在战略发展和管理理念发生了矛盾,已影响到老板当下的利益.......如果得不到改善,那么只有分道扬镳,分家或辞职。

    在古代的王权社会,通常是以君王消灭或遣散开国功臣为结束。因为前期功劳大,后期威胁也大。

    比如朱元璋建国后,通过胡蓝案等杀了不少功臣;赵匡胤的杯酒释兵权算是比较好的做法了。

    • 范蠡在这方面算是一个智者,在帮助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复国之后,急流勇退、走上了经商之路,自号陶朱公。
    • 《史记·越世家》载:范蠡曾写信给宰相文种,“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意在说可以与越王共患难却不能同享乐。文仲收到信后便称病不上朝,但最终仍未逃脱赐死的命运。

    可见,不论之前功绩如何,只有与老板保持当下利益的一致,才是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

    比干为什么会被商纣王剖心?不要轻易挑战人性底线和职场规则

    • 第二、保持关系的安全距离

    与其说比干是知其不可而为之的劝谏,不如说他也许根本没有想到,商纣王真的会下狠手。

    • 因为他没意识到:任何关系都要有一个安全距离。
    • 人与人之间的安全距离是用当下的利益和情意来维护的。情意,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也是利益的变体——让对方在心理上达成某种满足。

    比干以为足够亲密的血缘和忠臣关系,在当下利益受损的情况下却一钱不值。

    那个高管朋友以为的共同创业的亲密关系,在当下利益冲突中却成了过眼云烟。

    • 安全距离,还与第一亲密关系人的影响相关。

    比如,妲己作为商纣王的第一亲密关系人,她对纣王的影响是很大的;一旦比干得罪了妲己,妲己给他下的套和负面评论,就很容易将他置于死地。

    职场上,当你得罪了某个领导的亲信,那么可能会无缘无故地背黑锅,或者是被穿小鞋,也是领导第一亲密关系人在捣鬼,所以宁得罪君子、莫得罪小人。

    比干为什么会被商纣王剖心?不要轻易挑战人性底线和职场规则

    • 第三、给人面子和尊严

    “我不是想驳老板的面子,但是他那种小作坊式的管理方法已经不能适应企业的发展,所以我们才在公司例会上吵起来。”高管朋友说得似乎很有道理。

    • 戴尔.卡耐基指出,成为领导者的原则之一,就是给对方留足面子,不论是平级、下属,还是上级。

    在商纣王受到众人指责的时候,比干三天三夜的劝谏,也让商纣王的颜面受到了损害。作为具有至高无上权力的帝辛,当然会想办法惩罚。

    魏征是最有名的谏臣,著有《谏太宗十思疏》,而他最大的幸运是遇到了唐太宗李世民,可李世民也是少有的明君。而古往今来,更多的是忠臣死于谏的悲剧。

    • 不论生活和工作中,给人留面子,让别人有尊严,不仅是尊重他人的表现,更是使自己保持良好人际关系、获得更多支持的重要因素。
    比干为什么会被商纣王剖心?不要轻易挑战人性底线和职场规则

    05 以史为鉴、把握三个原则

    商纣王后期的暴虐无可否认,比干的忠勇也无可辩驳,但是我们确实需要以史为鉴,获得一些经验教训。

    • 在工作与合作中,要关注当下利益和长远利益兼顾,这是志同道合的基础。
    • 在各种人际关系中,保持合理的安全距离,同时不要被第一关系人的影响所累。
    • 在与人相处中,要给别人面子和尊严,让周围人因为你的存在而感到开心和有价值。

    如果我们了解人性,善用具体原则,就可以在生活和工作避免很多不必要的伤害,也会让周围的人和自己过得更好。

    比干为什么会被商纣王剖心?不要轻易挑战人性底线和职场规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