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之死真相

近日宅居研讀《三國演義》竟有重大發現,原來蜀主劉備乃是亡於冠狀病毒(非新型)。看官莫笑,且聽道來。

劉備之死真相


劉備怪孫權欺人太甚,親率眾將大軍揮師東征,急於奪回被關二哥丟失的荊州龍興之地。於夷陵之地再次被陸遜大敗,“屍骸漂流,塞江而下”,劉備逃至白帝城(永樂縣)方得以自保。

劉備之死真相


一路逃亡奔波,劉備染病,起初以為是偶感風寒,並未在意,後來持續高燒,呼吸困難,四肢乏力,居然一病不起,自知將不久於人世,於是有了流傳千古的白帝城託孤。

劉備的症狀和冠狀病毒感染極為相似,高燒咳嗽無力,就是現在醫學能解釋的呼吸綜合症。可惜當時醫學技術不發達,直到1965年,醫學界才分離出第一株人的冠狀病毒。由於在電子顯微鏡下可觀察到其外膜上有明顯的棒狀粒子突起,使其形態看上去像中世紀歐洲帝王的皇冠,因此命名為“冠狀病毒”。

劉備之死真相


由於劉備的這次主動出擊,導致桃園結義的三兄弟皆相繼逝去。關二哥因失荊州敗走麥城而亡,張三弟因急於報仇在合川被部下取其首級,劉老大最後追隨兩位賢弟而去。雖未應“同年同月同日生,但原同年同月同日死”,但時隔不多,算是義氣典範,故廣為流傳。

劉備之死真相

(個人觀點,純屬虛構)

劉備之死真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