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孩子青春期叛逆的4個行為,家長再不這樣做就晚了。

一、孩子叛逆的種種表現

1,父母越是喜歡在人前揭短,孩子越是憤怒

很多家長想孩子變乖、變好、變懂事,可是用錯了方法!因為他們總喜歡當著孩子的面,在很多人面前說孩子的各種不是,好像把自己的孩子說得越差勁,自己越有炫耀的資本一樣。家長或許說得很起勁,可孩子內心的波濤洶湧家長卻絲毫感受不到。

2,家長越喜歡對孩子的事情大包大攬,孩子越是不懂感恩

當孩子看著媽媽做家務特來勁,巴不得自己也試試的時候,可媽媽說“你只負責讀書就夠了,這些事情讓我來”;當孩子看著爸爸做菜的樣子超帥時,也躍躍欲試想搗拾搗拾,結果爸爸卻說“弄髒衣服,你趕緊走開”……家長們一次又一次剝奪了孩子獨立的能力,結果等到孩子長大後,看著別人家的孩子懂事貼心,家長就開始怪自己的孩子是白眼狼了。

3,家長越拿自己的孩子跟別人比較,孩子就越煩躁

當家長說出這句話的時候,孩子們絕對是同一個表情——煩躁。其實孩子煩躁的真相就是——家長不能一味的做對比,這種負面的打擊會讓孩子感覺父母看不起自己。孩子並不是想做出煩躁的表情跟父母作對,而是孩子覺得自己在父母心中的地位很微薄。

4,家長越是喜歡命令孩子,孩子越是感覺壓抑

家長越是喜歡命令孩子,孩子越是覺得自己過得很壓抑。家是一個溫暖的地方,是愛的港灣,當孩子學習一天回到家,本想享受一下父母的關心,卻沒想到一回家就要面對父母的各種命令。時間長了,不僅影響親子關係,孩子甚至會把家當做是一種痛苦。

二、家長應該怎麼做

1,關注孩子的興趣

孩子上了初中之後,就會有升學的壓力,所以此時他的學習壓力會變得大一些。家長都想要讓孩子好好學習,但是如果家長只關心他的學習,而忽略他其他方面的需求,孩子會感覺很失落,可能更不把心思放在學習上。所以在關注孩子學習成績的同時,家長也要關心孩子的興趣,如果是男孩子的話,他可能對宇宙太空有很強烈的好奇心,家長可以送孩子一些與此相關的積木玩具讓孩子在空閒時間進行開拓探索。

2,不要嘮叨

如果要說孩子最討厭的事情之一,那一定少不了家長的嘮叨。尤其是對於青春期的孩子,他們對父母的嘮叨忍耐程度會更加有限。如果家長一直在他們耳邊唸叨,他們很有可能立即逃離家長身邊或者大聲和家長吵架,這樣無論是對於他的心理發展還是良好的親子關係建立都會產生不良影響。所以在教育孩子的時候,家長可以和他講道理,但是千萬不要太嘮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