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不过时的诸子百家经义-道家经典《太上感应篇》

子不语,怪力乱神!

永不过时的诸子百家经义-道家经典《太上感应篇》

神仙妖魔鬼怪之说,自古有之,多是假拖于人,褒贬时事。

建国之后不许成精,但是有位神不可不谈,它在每个人的举头三尺之上!

善恶到头终有报,举头三尺有神明。

永不过时的诸子百家经义-道家经典《太上感应篇》

神州大地,华夏民族,炎黄子孙的宗教信仰在世界上别树一帜,有着世界宗教史上最庞大的神道体系,最复杂的宗教团体,但是,无论是多如繁星的神仙,还是诸子百家的经义,天人合一,导人向善都是根本!

修身,是每一位中国人的成长史!

所谓修身就是修养身心,努力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水平

只是,如何修身才能成为一位让人津津乐道的人?

当修身与鬼神之说结合,出现了华夏文明史上不可磨灭的辉光:

被誉为“古今第一善书”-《太上感应篇》

永不过时的诸子百家经义-道家经典《太上感应篇》

永不过时的诸子百家经义-道家经典《太上感应篇》

《太上感应篇》是道教经典,作者不详,是道教劝善书之一,主要假借太上之名,阐述“天人感应”和“承付思想”,由此动彼谓之感,由彼答此谓之应,应善恶感动天地,必有报应也!

太上是至高无上,象帝之先,为自然之道。感应即善恶报应,就是说,有一至高存在在审视世人,惩恶扬善!

祸福无门,唯人自召,善恶之报,如影随形

永不过时的诸子百家经义-道家经典《太上感应篇》

《太上感应篇》开题十六字,便指出“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因果观念,用华夏子民最重视的果报-寿命,轮回,奉劝世人要长生多福,必须行善积德!

感应篇一千二百七十四字,列举了二十六条善行和一百七十条恶行,善行虽少,勿以善小而不为,恶行虽多,不以恶小而为之。

宋理宗在卷首亲题“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八字,规范人们的言行,华夏文明,以礼兴邦,中国人的善良,自古皆然。

故吉人语善、视善、行善,一日有三善,三年天必降之福。凶人语恶、视恶、行恶,一日有三恶,三年天必降之祸,胡不勉而行之?

因果报应之说不可信,不可不信,它不是封建迷信,是建设道德社会的薪火!

近些年来,人们都说经济发展了,道德败坏了,现在人失了以前的淳朴良善,生活是好了,但生活更累了!

那就是你遇到的糟心事太多了,所见,所闻,所思,所想,所为,都是不好的一面,怎么能天天向上,和谐美好?

与人为善,善必待之。与人为恶,恶必待之。人善善人人人善,一日有三善,三年天必降之福:人恶恶人人人恶,一日有三恶,三年天必降之祸。

三年,不求长生久视,不求得道升仙,只求邻亲和睦,只求出入平安。三年不长,姑且试试,善言善行,也许,自己更加积极向上了,再三年,乡里乡亲也和睦了,再三年,城市变得温暖了,再三年,国家变得更和谐了......

胡不勉而行之?

永不过时的诸子百家经义-道家经典《太上感应篇》

多读书长知识,少游戏益身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