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圖騰》,民族該有的血性

《狼圖騰》,民族該有的血性

《狼圖騰》這本書至今還沒有看過,雖然知道這是一本在國內和國外都有著知名度的作品。不過今天倒是先把電影給看完了。

1967年文化大革命的第二年,主人公陳陣和楊克在知識青年“上山下鄉”的潮流中派送到蒙古的牧民那裡,從此開始了在廣袤草原上的生活,當然也開始了一段與狼的故事。整部電影都是以狼為主要的敘事主線,著重展現了三次與狼的搏鬥:藉著冬季風暴雨雪偷襲軍馬群、趁著春季蚊蟲肆虐獵殺羊群、東邊來的牧民捕殺狼群。這其中又有一條輔助的敘事路線,就是陳陣養了只狼崽的插曲。

陳陣第一次被狼群圍困的時候,也是他第一次近距離接觸狼群。靠著急中生智想起畢力格“阿爸”的經驗,狼害怕鐵器的敲打聲,就靠著這個簡單的動作讓他逃出這一劫。後來來自東邊的牧民把大雪湖裡面的黃羊全部偷走,狼群的儲備物資沒了,就開始為了生存攻擊羊群和馬群。藉著冬天風暴的惡劣天氣的外在條件,狼群集體出動將軍馬群圍攻,驅趕到大雪湖裡面去。到了大雪湖馬群們只有被凍死的命了,也成了狼群的儲備糧食了。經過這次的襲擊軍馬群事件,牧場主任很是氣憤,漸漸有了捕殺狼群的的念想。由於陳陣私自養著小狼崽,也招來了不少的麻煩。狼群第二次的羊圈偷襲後,所有人都責怪是陳陣的狼崽引來了這次事件,無奈之下陳陣只好讓包順貴把狼崽栓在外面,當做誘餌引來狼群。然而狼群不買包順貴的帳,由於小狼從小沒有何狼群生活在一起,不懂狼語和習性,所以狼群不會為了不熟悉的同胞而去冒險。所以這次包順貴不管牧民的意見了,執意要捕殺草原上的狼群,結果狼群都被慢慢消滅了,只剩陳陣的狼崽了,而陳陣最終也放了這隻狼消失在本該屬於它的草原裡。

不得不佩服狼群的智慧和團隊協作的作戰能力。智慧體現在選擇捕殺黃羊和軍馬群的時機。捕殺黃羊的時候,雖然每個狼都早已經飢腸轆轆,可是它們還是剋制住了自己,等到羊群吃飽了,犯困的時候開始進攻;軍馬群也是一樣,選擇了風暴來臨的那一刻進行偷襲;春季的羊圈攻擊也是選擇在夜裡。團隊的協作能力表現在圍捕獵物的時候,狼群並不是單幹,東咬一隻西拖一隻。它們分隊跑在羊群和馬群的兩側,逼著獵物朝前跑,最終進入大雪湖,狼群的物資儲備處。一路不需要撕咬獵殺,就這樣毫不費力的成功“獵殺”。如果狼群不團結,各自獵殺各自的話,那麼這一頓過後還是要繼續獵殺的。而現在呢,大雪湖的食物已經足夠它們來年開春自己和哺育狼崽所需了。狼,也是有尊嚴的。在包順貴們追殺兩條狼到懸崖的時候,狼並沒有投降,因為它們知道投降也是死路一條,皮還被人們剝去賣皮草。狼是有尊嚴的,一隻毅然跳下了懸崖,另一隻寧願活埋自己也不讓人類把皮剝去。

陳陣為何喜歡狼,迷上了狼呢。因為他喜歡上了狼的尊嚴和骨氣,不會屈折於人類,會反擊和制定捕殺計劃。自己本身是個學生,家住北京,有著書生的怯弱的氣質,這在電影中可以看到很多處變化。自從養了狼崽之後,他的脾氣漸漸硬了起來,敢於為了自己認為值得和正確的事情而努力捍衛著。因為狼,他變了;因為狼,他愛上了這片草原;也是因為狼,他有了自己的愛情。

《狼圖騰》不僅僅是講述了狼的故事,更重要的是傳達了狼的血性、狼的智慧和狼的尊嚴。而這,也是我們每個人乃至整個民族本該有的品性,也是一直需要傳承下去的血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