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太祖一生心病,遼國的兒皇帝,夾縫中生存的北漢

有宋一代,國力鼎盛,文化昌明,卻常被人詬病“三冗”之弊,尤其以軍事實力不足多遭非議。自宋太祖“杯酒釋兵權”後,武備日益鬆弛是不爭的事實,其細因自有申論,本篇不及。但在宋太祖立國之初,麾下大將雲集,軍隊仍有五代尚武之遺風,趙匡胤本人也是武將出身。其能所向披靡,自中原而定天下,卻終其一生未能攻克北漢,待太宗即位而後平,使北漢成為“十國”中最後滅亡的國家。究竟北漢何以維持割據如此之久,其內裡的原因是值得探尋的。

宋太祖一生心病,遼國的兒皇帝,夾縫中生存的北漢

一、攻克北漢的過程

1、戰略背景

宋朝方面:宋太祖在執行統一全國的策略上,採取了之前後周世宗主張的“先南後北”的戰略思想。自五代十國天下分裂以來,各個國家互相攻殺,至公元960年(宋立國),南方尚存後蜀、南漢、南唐、吳越、荊南等幾個政權,北方除遼朝外則只有北漢一國。除北方邊界略有摩擦外,宋太祖兵鋒所指皆以平定南方為首要任務,主觀上放緩了進攻北漢的進程。這樣做的原因主要是避免直接與遼國交鋒,而採取的一種先易後難的措施。

北漢方面:宋太祖立國時值劉鈞在位。北漢實力薄弱,北接遼,南臨宋,不得不依附一方以求發展。據《十國春秋》卷第一百五《睿宗本紀》記載:

“(劉鈞)奉表於遼,自稱曰男。遼主述律,答之以詔,呼為‘兒皇帝’。”

這就和後晉石敬瑭一樣,甘願以“父子關係”相待,以換取和平。對於宋朝,劉鈞曾遣使稱“區區守此,蓋懼漢氏之不血食也”(《宋史紀事本末》),示弱於宋朝,因此宋太祖終劉鈞之世未伐北漢。

宋太祖一生心病,遼國的兒皇帝,夾縫中生存的北漢

2、三場戰役

宋太祖、宋太宗兩朝,經三次大規模戰役而克定北漢,另有一次雖已出軍旋即班師的部署。這幾次的戰鬥失利,一定程度上能體現出北漢如此頑強的原因,分述如下:

  • 公元968年,劉鈞死後,劉繼恩嗣位。八月,宋將李繼勳伐北漢,突破了團柏谷一帶北漢用來防禦的地形,進兵至太原城下。這時北漢內部也發生了矛盾,丞相郭無為刺殺劉繼恩後立劉繼元為帝,且受到宋朝招降的誘惑有所動搖,但劉繼元不肯投降。在戰鬥未分勝負之前,北漢請來了遼國援兵,李繼勳退兵班師。
  • 公元969年,宋太祖御駕親征。三月兵圍太原,因為預測到遼國還會引兵相救,提前埋伏士兵,在定州一帶大破遼軍。至五月份,遼國將要再派援兵,正逢當時暑雨連綿,軍士多有疾病,因此不得已再次班師而還。之後的976年,宋太祖又命兵分五路伐北漢,卻因太祖去世不了了之,算是一次夭折的戰役。
  • 公元979年,宋太宗即位後,命潘美率軍再伐北漢,隨後決定親征。這次的戰況慘烈異常,“控弦士數萬,蹲甲交射,矢集城上如蝟毛”(《山西通志》)。宋軍再次提前打退了遼國的援軍,最後北漢主開門出降,北漢亡。但宋太宗得意忘形,以疲憊之師北上攻遼,在高粱河大敗,甚至自己也差點喪命。


宋太祖一生心病,遼國的兒皇帝,夾縫中生存的北漢

二、北漢割據的原因

北漢偏小之邦能夠以太原為根據地,盤踞山西一帶數十年,同時歷經宋朝數次出師進攻而不亡,幾種高度相關的原因羅列如下。但我認為只有一種主要原因維持了北漢的割據狀態,下面我將一一進行分析:

1、內部政治因素

北漢的政治環境可以說是主暗臣愚,皇帝對外不能敬事上國,對內不能任人唯賢;大臣則擅權弒君,裡通外國。

北漢主劉鈞既然奉遼國為“父子之國”,又交惡於遼國。事蹟見於《宋史》:

“契丹主遣使責鈞曰:‘爾不稟我命,其罪三:擅改年號,一也;助李筠有所覬覦,二也;殺段常,三也。’”

劉鈞因為做了這三件錯事,致使與遼國關係直線下降,扣留使臣不與通信,喪失了對抗中原王朝的強大後盾。劉鈞之後,嗣位的劉繼恩僅在位六十餘天就被殺,來不及任何作為,事見上文。之後的劉繼元更是昏君,《宋史紀事本末》評其“性殘忍,凡臣下有忤意,必族其家。”有這樣的君主,身邊臣子沒有一個可用的人才,也是能理解的了。

作為北漢獨相的郭無為,本是道士出身,其治國能力可見一斑。除了弄權殺君之外,不見有什麼作為。倒是在宋軍兵臨城下時,深受宋太祖的感召,“捧詔色動”,兩度欲投降敵軍,最終因密謀洩露被殺。

試問這樣一個昏聵的政治環境,沒有在與宋軍短兵相接時一觸即潰已是奇蹟,又怎麼可能成為維持國祚的主要原因呢。

2、地理環境因素

山西表裡山河,處於太行山脈的護翼之下,可謂易守難攻,因此宋太祖曾遣使北漢有“宜下太行以決勝負”之語。觀察山西太原附近的地形圖可以看到,太原城夾於兩山之中,僅南北兩向地勢較為開闊,而北面通遼境,因此防禦宋軍在南面設關卡即可。

而宋軍進攻必經此路,因此如前文所寫,968年李繼勳出戰時有團柏谷一戰,團柏谷在今山西祁縣東面。在吳曉豐《論北漢得以維持割據的原因》一文中就認為“北漢得以維持近30年,不可不說是利用了良好的地形條件使然。”

但我們更應關注的是,宋軍幾次大型戰役都是突破了地形防禦的限制,其主力部隊都能夠直抵城下,直接對北漢都城構成威脅。這樣一來北漢的地理條件優勢就形同虛設。依侍天險雖然會在邊境衝突等戰鬥中佔有優勢,客觀上延長北漢存在的時間,但對數次兵臨城下的致命威脅是起不到什麼作用的。

宋太祖一生心病,遼國的兒皇帝,夾縫中生存的北漢

3、遼國救援及時

在三次功北漢的戰役中,均存在遼國軍隊馳援的情況,已見前文。除第一次因契丹撻烈率兵來救,李繼勳聞之退兵,沒有刀兵相見之外,另外兩次均發生了激烈戰鬥。969年,宋軍先敗契丹兵於陽曲,又在定州嘉山打敗另一支援軍,還將契丹俘虜帶到太原城下示眾。979年,宋軍又在白馬領一帶打敗契丹援軍。

可以看到,作為後援的遼國對北漢是沒有盡到責任的。一次沒打起來,兩次敗仗,從未抵達過宋與北漢的主要戰場,也沒有起到較大的威懾作用。所以我認為,北漢的後盾遼國並沒有給予強大的軍事援助,也無力扭轉甚至平衡雙方的戰鬥實力,對於北漢攻城站更是未及分毫,無法成為北漢得以獨立的決定性因素。

4、宋朝戰略因素

宋太祖對北漢採取的戰略,因為受到“先南後北”的影響,在建國之初並沒有急於進攻。如前文提到的,劉鈞曾主動示弱於宋朝,而宋太祖則順水推舟地表示不加兵於北漢,這只是一種外交策略,主要還是因為當時的軍事力量集中於南方各國,無暇顧及北漢。在《宋史全文》中,一則史料也體現出這一觀點:

上曰:“吾欲收太原。”普默然良久,曰:“非臣所知也。”上問其故。普曰:“太原當西、北二邊,使一舉而下,則邊患我獨當之。何不姑留,以俟削平諸國。彼彈丸黑子之地,將何所逃?”上笑曰:“吾意政爾,姑試卿耳。”

宋太祖曾微服訪趙普,談論收取北漢的謀略,而趙普建議消滅其他割據政權後再取太原。由此可知,宋朝不僅奉行“先南後北”的策略先留北漢一條活路,還把北漢看作宋、遼之間的緩衝地帶,有北漢的存在,一方面可以減少北部邊境的軍事壓力,一方面可以集中精力向南擴大版圖,這是宋太祖十分周到的考慮。《宋史紀事本末》中也引用了這次宋太祖和趙普的談話,並評道:“故連年攻伐,至城下,輒退師。”在宋太祖的幾次揮師北上的戰役中,一直沒有不惜一切代價攻克太原,應該就是基於這個原因。

宋太祖一生心病,遼國的兒皇帝,夾縫中生存的北漢

三、結論

基於上述分析,我認為北漢之所以能夠維持獨立割據的狀態如此長的時間,主要是因為宋太祖忌憚直接與遼兵鋒相對,而故意獨留北漢。到太祖後期,南方基本平定,在兩次大型的太原戰役中太祖都是主動班師回朝,這也是他主動放棄太原而避免與遼發生衝突的表現。其他幾種因素只在戰爭中起到有限的阻擋作用,無法成為決定性因素。

在宋太宗即位後,第一次發動戰役就攻克太原,也說明了宋軍是完全具有首戰告捷的實力的,也從側面驗證了宋太祖保存實力,以避鋒鏑的戰略。但宋太宗似乎沒有領略到這一點,又移師攻遼導致大敗,證明了避免與遼國接戰才是正確的選擇。因此綜合來看,正是由於宋朝的戰略構思,才是北漢能夠維持國祚的主要原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