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選擇適合自己的房車系列(2)-需求篇

關於“如何選擇適合自己的房車系列” 需求篇,構思了一段時間了,因為每個人對生活習慣不一樣,對房車的理解也不一樣。最重要的是很多新人,一開始都很迷茫,網上查了很多資料。發現都大同小異,很多廠家的設計都差不多,之前也遇到過網友把很多車的亮點設計都揉和到一起,其實都有道理。

這篇文章我最後決定用IT攢機分類的方式來進行歸類細說

第一:基礎類需求(自改系列) -適於初級用戶和動手能力強的用戶

  • 需求特點:

這種類型的需求一般以車為中心,對價格比較敏感的用戶可以把有限的資金用在車的方面,對於房的部分,按需逐步添加。很多初級用戶也建議這樣起步,因為不管什麼樣的車都會出現一些小毛病,房車是比較特殊的交通工具,可能一次出去都會比較長時間,如果車在路上遇到一些問題,自己對房車部署不熟悉,沒有解決問題的能力,那就很被動了。【備註:車一定要是有公告的車,否則不能正常上牌的】

  • 實施方式:

對於普通用戶來說,基礎類的需求也是需要找一家離家近的改裝廠去實施(房車改裝實施也是有門檻的),關於佈局和需求不要自己天馬行空的亂想,最快捷和有效的方法是參加展會或則採納改裝廠建議,有了基礎佈局,然後根據自己的需求微調(這一步很重要,我見過很多車友自己很有想法,但對尺寸不敏感,也沒有太多的參考,最後做出的車很彆扭【想法很美好,現實很骨幹】). 其實設計車佈局是個專業性的領域,涉及的專業知識也很多,所以儘量基礎框架用經典佈局,對於細節方面可以參考火車和飛機的尺寸,我自己的設計很多是參考火車臥鋪的設計,比如座位高度,上下鋪間隔,過道間隔,承重設計,儲物高度,這些對於鐵路部門都是開放尺寸的大家可以參考。去找改裝廠是否技術過關,可以看一下車輛的施工細節,還有備料區管理,尤其房車對電線路的設計,見過太多改裝車把能看到的地方設計的很好,看不到的地方都是怎麼簡單怎麼來,還有就是線路部署,強弱電分離,線束套管,接插件焊接,基本原則,走線儘量避開承重位和摩擦開孔位,強電流的線路越短越好,用電部位要做好防水短路處理。 對於所有電路要做好啟動預檢測,目前房車行業用這個很少,以後肯定會加入的。 房車領域的智能化設計其實可以參考一套標準:所有檢測部分的設備完全智能化,做到隨時瞭解車輛的狀態,讓用戶用車無後顧之憂,而控制部分全部雙方案解決,可以智能化聯動,也要有一套手動控制單元,我見過很多文章和視頻都介紹手動控制單元就是一套手動機械控制按鈕,這個是認知有偏差的,手動控制單元分為總控單元,環路單元,集控單元,能源單元,按鈕只是集控單元的一個子類。這方面涉及的專業領域太多,以後會單獨出一篇文章論述車輛集控方面的知識,包括車輛自身總線協議,工作原理,很多值得參考。其實這方案實現起來都不復雜。

基礎系列之所有叫基礎類需求呢,因為很多用戶資金預算有限,市面上隨便40萬以上的賣價,讓很多人望而卻步,但看看車的部分國內的好點的底盤也就不到20萬(新款的依維柯自動擋除外),車體接近6平方的裝修就要十幾萬,想想都覺得貴,所以很多人都選擇自改房車,雖然有一些大神把配件的報價一筆一筆的算出來,覺得很合理,但還是口袋有壓力。於是出現了很多平民版的房車,東西還是那個東西,但就是感覺彆扭,大毛病沒啥,但小毛病不斷,車主用著不舒服,小車廠也沒有賺到啥錢,這是個惡性循環。所以還是要有自己的定位,預算不多,就把車買好點,房的部分參考設計,存在就有合理性,個別個性化的部分認真論證。

  • 總結:

房車改裝考量的順序:(1)安全 (2)合理 (3)個性,順序不要亂了。

房車設計方案要包含 (1)人的動線設計 (2)氣流的動線設計(3)佈局設計(4)配重設計 (5)安全應急設計 (7)故障維修冗餘設計(6)使用人群建議意見書。 能滿足這樣設計的專業公司並不是很多,但通過行業體制健全,分工細化,相應的體系建立,會越來越完善,這些設計環節都有專業領域參考,做事嚴謹,做工精細。這就是極客匠人的核心價值觀【極客精神,匠人品質】,經驗主義害死人。

第二:退休生活需求

  • 需求特點:

退休生活對車的需求其實會比較中肯。滿足需求,看祖國大好河山。這部分用戶房車的需求是為了滿足旅行,滿足生活的需求,所以這部分人目的性也是最明確的,其實選車也就簡單了。 在家平時怎麼生活的,車上就做什麼配置, 唯一不一樣的就是車上一定要配置個健康智能檢測儀。實時在線,能夠把自己的健康實時的傳遞給家人,讓家人安心。 選擇車的話,建議選擇小點的房車。配重儘量輕,因為年齡大了,反應能力和遇到緊急情況的應急能力都會比年輕的時候弱些,所以儘量選擇操控性好的車,車內佈局儘量選擇固定式的,電器不用太多,還是那句話家裡怎麼樣生活,外面也儘量一樣,如果遇到惡劣天氣或則不舒服的情況下,儘量住酒店,然後及時去醫院做檢查,對於老年人不建議去離城市太遠的地方。

  • 實施方式:

退休人員買房車,建議找周圍的廠家,儘量買大廠家,還有經過市場考驗的車型。避免一個誤區,不要一味的追求大而全,在保證生活質量的情況下,選擇常用的設備。如果真資金有限,可以買一些基礎版就好了。

退休人員不建議買二手車,因為車輛穩定性和售後服務才是重點。

  • 總結:

退休生活需求的用戶,建議車輛選擇好操控的,車體小的車型。 配置根據自己的生活習慣來配置,佈局要全部固定式的,避免來回挪動,健康檢測儀器,還有遠程安全求救,遠程安全監控設備一定要配備。安全永遠放在第一位,自己玩的開心,家人也安心。

第三:極客需求(特殊定製)

  • 需求特點:

極客需求,談到這個有點頭大,這方面的用戶一般都是有特殊需求和特殊偏重的。目的性都很強,為了滿足特殊應用而產生的需求,當然也有一部分像我一樣,為了研究技術而產生的需求。這部分用戶很小眾,跨界性比較強。可玩性也比較大。在國內這方面的人員並不是很多,這也是國情決定的。但隨著國家的發展,這方面也會越來越開放。

  • 實施方式:

極客需求的車,基本都是最簡化的素車,然後根據自己的想法和應用在定製車輛,從房車角度來說,可能個別配置比較低,有些配置又格外高,但按需增加。這類型車以後隨著國內專業領域分工精細後,這是必然產物。這裡不做太多介紹了

  • 總結:

極客需求,一個值得肯定的探索者,希望出越來越多的技術和產品民用化。技術的進步,行業的規範,會出現越來越好用的設計和產品

第四:商旅需求

  • 需求特點:

商旅需求的車基本上是目前受眾群體最大的一群人,隨著生活品質升高,越來越多的人喜歡一輛車既可以滿足房車旅行,平時可以兼顧工作,也不造成浪費。用戶需求方面,需要一些商業氛圍,由於一般都是中短途旅行,工作的時候大多在市區,所以綜合配置並不需要太高。 但工藝和氛圍一定要好,麻雀雖小,五臟俱全,一句話【看起來要大氣,用起來方便】

  • 實施方式:

商旅型房車儘量選用外觀低調的B型車,開孔儘量少,要考慮限高問題,對於佈局方面可以考慮功能複用,不用強調房車的硬性指標。在有限的空間中,儘量做到座椅的舒適性和氛圍的協調性。最好參考一些商務車的配置,配重方面沒有那麼重要,因為商旅車基本在市區時間長,儲物性要求沒有普通房車那麼重要。在工作和旅行重找個平衡點,然後在定位自己的車輛配置。

  • 總結:

商旅車受眾群體多,我也是屬於這個群體,還要為工作打拼,所以我的原則是:看起來要大氣,用起來方便。 配置慢慢增加,佈局和功能儘量複用。 我的旅行和工作的比例是1:4,所以考慮通勤和日常代步會多點。

由於頭條文字限制,下篇再續。

極客匠人,您身邊的技術專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