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壁的叔叔阿姨在喊什麼呀?”爸爸的回答,讓9歲兒子安心睡覺

“隔壁的叔叔阿姨在喊什麼呀?”爸爸的回答,讓9歲兒子安心睡覺

在現代的教育中,關於“性教育”,一直是許多父母都十分避諱的話題。畢竟在父母的眼中,孩子還小,這些事都是“難以啟齒”的,他們也不好意思和孩子說。不過父母越是有意避諱不說,就越發的引起孩子的好奇。

“隔壁的叔叔阿姨在喊什麼呀?”爸爸的回答,讓9歲兒子安心睡覺


去年夏天,周先生帶著自己9歲的兒子,到外地去旅遊。兩人玩了一天就找了個酒店住下,睡覺。就在周先生睡得迷迷糊糊的時候,兒子小偉卻喊醒了他,他好奇地問爸爸到:“爸爸,隔壁的叔叔阿姨在喊什麼呀?”周先生這才聽到,原來隔壁有一對男女的聲音。聽到孩子的疑問後,周先生也沒有避諱,只是摸了摸兒子的頭,道:“孩子,那是叔叔阿姨在表達愛的一種方式,你現在還小,長大了也會這樣。不過,今後你要是交了女朋友,也要好好的照顧她,就像爸爸照顧你一樣。”兒子聽到後,嗯嗯的點了點頭,然後安心的睡覺了。

“隔壁的叔叔阿姨在喊什麼呀?”爸爸的回答,讓9歲兒子安心睡覺


可以說,周先生的回答很是完美,至少比編造一個善意的謊言來欺騙孩子,要好得多。那麼,我們面對孩子對“性”的好奇,應該怎麼進行教育呢?

1、直面孩子的問題

許多家長在聽到孩子對這個問題好奇的時候,都會選擇逃避,或者轉移話題,要不就撒個謊來騙孩子。實際上,別以為孩子很傻,其實很多孩子什麼都懂,只是希望在父母這獲得一個準確的答案。如果父母一味的欺瞞或者避而不談。這會讓孩子對這件事的好奇心越來越重,之後也容易走上歧途。如果直面問題,和孩子敞開心扉,自然就都不會有隔閡了。

“隔壁的叔叔阿姨在喊什麼呀?”爸爸的回答,讓9歲兒子安心睡覺


2、給孩子普及知識

孩子對這件事好奇,恰恰就是父母給孩子普及“性教育”最恰當的時機。孩子越是好奇,證明對這個興趣越濃。等到孩子沒了興趣,父母再想去普及就晚了。俗話說,趁熱打鐵,趁著孩子感興趣,就告訴孩子這方面的知識,對孩子的成長也很有幫助。

“隔壁的叔叔阿姨在喊什麼呀?”爸爸的回答,讓9歲兒子安心睡覺


3、告訴孩子“男女有別”

給孩子普及知識的同時,也要告訴孩子男女有別,以後看到異性,除了放尊重點,還要懂得避諱。只有有規章有次序的孩子,才能得到異性的青睞和喜愛。

“隔壁的叔叔阿姨在喊什麼呀?”爸爸的回答,讓9歲兒子安心睡覺


總而言之,千萬不要在孩子面前,覺得這件事十分難以啟齒。其實誰都會經歷,不也就那麼一回事嗎?父母越是避諱,反而會讓孩子越想去探索,之後就很容易發生一些不好的事。父母如果早早地把事情說開,孩子對這方面也沒有那麼強知道的慾望,以後更能堂堂正正的做人了!

“隔壁的叔叔阿姨在喊什麼呀?”爸爸的回答,讓9歲兒子安心睡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