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金傲:哈尔滨烤串与齐齐哈尔烤肉


张金傲:哈尔滨烤串与齐齐哈尔烤肉



六月的哈尔滨整个浪进入了疯狂的烧烤季,懂生活爱热闹大嗓门的哈尔滨人一脚迈进了烧烤狂欢节的欢乐之中。

烧烤,是哈尔滨一种休闲方式、一种生活方式、是家乡的近百年的“优良”传统。夏季的哈尔滨,白天温度与南方差不多一样高,但入夜则悄然判若两样,空气凉爽、微风习习,走出闷热的家下楼在院里、道边支一桌,拎一提大绿棒子啤酒,约上一二个邻居好友,烤上四五十串羊肉,吹个海阔天空,过个逍遥快活的夜晚,别忘了带上垃圾袋。到室外烧烤,不单是年轻人的最爱,在哈尔滨是老少皆宜人人喜欢。

太阳刚落,像有人指挥一般(今天的确城管有要求了),街道上各种灯饰听见了号声一起亮了,一眨眼路边桌子雨后春笋般不知从何处全都冒了出来,烤炉像接力赛的运动员一个接一个冒起了炊烟。嘈杂声要货声一浪高过一浪。

“老板先上点来羊肉、腰子、黄喉串,多放辣椒”

“让羊肉串先烤起来,把地盘先占了在说。“

“大姐,来二提大绿棒子,要嘎嘎凉的”

满大街烤烟缭绕,晚风飘香。看到这个场景,外地人会说,是不是你们哈尔滨人夏天都在大街上吃呀。

张金傲:哈尔滨烤串与齐齐哈尔烤肉


张金傲:哈尔滨烤串与齐齐哈尔烤肉


广州有街边大排档,成都有街头茶馆、担担面。青岛有登州路的啤酒海鲜一条街,台北的士林夜市、哈尔滨有哈师大、学府四的路边烧串,东西南北中这些美食星星之火点燃夜晚的中国大地。

张金傲:哈尔滨烤串与齐齐哈尔烤肉


这是平时,一到假日更是了得,或三五知己,或一家老少,过去是推着自行车开着摩托,现在是开着车到江边去、到郊区去、到哈尔滨能野餐烤肉的地方去。

“烤民们”不怕山高路远,不怕蚊虫叮咬一往无前。自行车架子上、汽车后备箱里、背包里,“野战工具”齐全:帐篷、烤炉、木炭、竹签子…刀叉箭戟一应俱全。穿好的肉串、各种熏酱、凉菜,整根的黄瓜、红红的大柿子、西瓜香瓜…装满了大盆、小盆、塑料盒子塑料袋。

在江边、水泡子旁、草地中,在树林里到处都是燃烧的烤炉子,烤烟袅袅,歌声、划拳声、哗哗麻将牌声不绝于耳。看,在那高高的江堤上,在一棵棵大树下,在各色帐篷里有无数烧烤好兄弟。

张金傲:哈尔滨烤串与齐齐哈尔烤肉


张金傲:哈尔滨烤串与齐齐哈尔烤肉


说哈尔滨的烧烤是学老毛子的,这观点我同意一半。烤串和烤肉来源于土耳其的炭火烤肉,(据说土耳其是学德国人的,据传德国人又是从成吉思汗远征欧洲时偷学的)十八世纪中叶一路向北传入俄国,另一路向东沿丝绸之路传入中国新疆。在新疆盘旋了一世纪才流入内地。二十世纪初随着西伯利亚大铁路经连接满洲里的中东铁路流窜到了哈尔滨。

张金傲:哈尔滨烤串与齐齐哈尔烤肉


小时候偏脸子一带俄罗斯邻居经常在自家小园子、或开着烧柈子的汽车去太阳岛野餐烧烤。野餐和烧烤是俄罗斯人夏天的最爱!把小号油桶切割开成二半做成露天烧烤的炉子。桶里放上松木柈子点燃,等烟小就剩下烧的红红炭时,把已经切成大块腌好的牛肉、羊肉、鱼用铁条穿上,肉与肉之间穿插着洋葱、胡萝卜之类的蔬菜,放到炉子上烤。要不断的用刷子往肉刷佐料,不时倒点伏特加让烈焰烘托气氛。

老毛子烤串肉和其它食材大的吓人,一块肉相当于现在我天朝一串肉的重量。长条桌上铺上桌布、摆着江里钓的洗净的小鱼、香肠、茶肠、各色列巴、酸黄瓜…啤酒、伏特加和红茶。老毛子把哈尔滨当成为他们的家乡。小口喝着红茶,大口干着伏特加、吃着冒着热气的肉串…听着烤肉的滋滋声、手风琴发出的俄罗斯忧虑歌曲声和手摇唱机放的欢乐音乐声。

张金傲:哈尔滨烤串与齐齐哈尔烤肉


望着眼前红的黄的绿的五彩斑斓的烤串,老毛子喝高兴了便开始连唱带跳,他们比哈尔滨人会享受生活。

到了五十年代很多来哈尔滨帮助中国的苏联专家们加入了星期天太阳岛和江沿的烧烤行列,他们约请中国同事共同联欢畅饮,应当说哈尔滨今天的烧烤风格是苏联专家们带来俄罗斯大众化的经哈尔滨人改造过特有的烧烤方式。

张金傲:哈尔滨烤串与齐齐哈尔烤肉


今天烧烤在黑龙江分成二大“烧烤系列”,齐齐哈尔的烤肉系列和哈尔滨的烤串系列。这一东一西的“烧烤”支撑着黑龙江的GDP。

虽然都是烧烤,但烤的风格差异很大,齐齐哈尔的烤肉属于韩国风味,其源自韩国,哈尔滨带有明显的俄式风格。只不过都经历了中国化改造已经中西合璧,都具备本地的特色。东北只有辽宁的烧烤起源于中国满族。(满族标准烧烤炉是从冬天烤火取暖的火盆发展起来的)有砖家考证说齐齐哈尔烤肉具有三百多年悠久历史发源于清朝,那只是他们想混顿烤肉随便杜撰而已。

八十年代前齐齐哈尔人谁见过烤肉,谁吃过烤肉?具本人实地亲身考证,齐齐哈尔大众化的烤肉的发源于九十年初解放门群众电影院附近,和龙沙公园一带,有两家朝鲜人开的小饭店。在以前是郊区的朝鲜屯农民自家小园的吃法。

张金傲:哈尔滨烤串与齐齐哈尔烤肉


九十年代初齐齐哈尔这种韩式烤肉的饭店绝没超过三家,我有幸全都吃过。几家小店各有特色。进门直接迈一步上只有二三十公分高的高丽火炕,炕中间摆个炕桌,桌中间摆着在屋外调理好火的烤锅,食客们脱鞋盘腿围坐四周。韩国方法腌制好的红红牛肉、猪肉、土豆片、明太鱼、各色朝鲜小菜、打糕、朝鲜酱料….摆满一桌。

小饭店物美价廉,服务周到,环境、味道都不错,只是盘腿吃肉实在难受。朝鲜米酒也不敢恭维,度数低还上头,改喝本地的北大仓酒那就绝配了。

张金傲:哈尔滨烤串与齐齐哈尔烤肉


短短一、二年,烤肉便风靡齐齐哈尔扩散到大庆,到了夏天街道两边、星期天沿嫩江浏园一带、明月岛上,那叫狼烟四起、战火纷飞,不是牛烟四起,肉香扑鼻,真是好一派北国烤肉风光。

九一年暑假一个傍晚,我首创了在学校操场的一角烤肉,带动了其它老师纷纷模仿、继承、发展了学校的烤肉事业,当然了领头的那几位都是哈尔滨人,因为他们的习惯已经深深刻在骨子里了。 (可惜校史没做记载)

齐齐哈尔百姓家里都自备烤锅。烤锅由两部分构成,下面是盛炭火的炉子,上面是有眼的铁盖,先点燃木炭,用一块带肥肉的猪皮或牛的肥油反复擦那块铁盖,那铁盖擦的铮亮冒着白烟,把喂好的牛肉放在盖上边烤边吃。过去自家烤肉是件麻烦事,一早就要准备。骑自行车满大街跑,牛肉要去龙沙公园早市或火车站前露天市场清真肉摊上买,能保证是当天杀的、阿訇念过经新鲜牛肉。最好让买肉清真师傅帮忙切好。(他们会按肉的纹路切吃着顺口)回家加自制家传拌料(秘方不便透露),加豆油、料酒、洋葱味上。

张金傲:哈尔滨烤串与齐齐哈尔烤肉


去江边买二斤刚用网捞的新鲜白鰾子,在江边就洗净回来用咸盐和料酒腌上晾干。接着去卜奎大街上的保健副食商店买点五花肉、猪腰子,过横道去斜对面的中市场卖熟食和配料,出后门到一个叫“二食堂”的国营饭店买吊炉饼,(一次就买十个,多一个都不卖)那吊炉饼油多个大酥脆可口,放到烤炉一烤配上烤牛肉是佳配。

忙活了半天,然后是焦急等待着太阳落山那美好时光。齐齐哈尔烤肉的特点是每个家庭中的烧烤拌肉加入的作料不同,也没有统一标准其实就是乱配,好吃就是正宗,造就了配料多种味道,那才叫百味齐放。齐齐哈尔烤肉与哈尔滨的烤串味道和吃法区别很大,有大相径庭、天壤之别之感觉。

齐齐哈尔以牛肉为主,哈尔滨则羊肉为先。齐齐哈尔烤肉时烤锅放在中心位置,大家围着这个中心自己烤自己的,蘸自己配的料,随心所欲,有点像涮锅子自配蘸酱。这叫一个中心,二个基本点,一个中心就是以烤炉为中心大家围着,二个基本点就是一盆味好的牛肉和一箱冰镇的明月岛啤酒。

而哈尔滨烤串,烤串炉子远离餐桌放在一旁有专门的人去忙活,在饭店叫烤串师傅,那是个技术活。吃串时没有蘸料,因为在烤之前和烤的过程中烤串师傅已经加好了。

齐齐哈尔烤肉是通过铁皮的二次热传导烤的均匀,烟相对少,哈尔滨烤串是直接在炭火上烤。齐齐哈尔烤的肉越嫩越好,像西式烤牛排五六成熟口感最佳,真正的吃家是只要肉烤的两面一变色肉的中间还是红色,这时吃在嘴里鲜嫩软烂无比、汁液横流,那才是真正吃货。

哈尔滨的烤串火要大点要烤透,肉上必须有浓浓的烟熏火燎的味道才行,要烟雾缭绕方显出“烤串师傅”的英雄本色。过去烤串要有淡淡的松木或果木烟味才算正宗。现在炭通通是人工合成,再也没有过去的老味道了。

张金傲:哈尔滨烤串与齐齐哈尔烤肉


有人说哈尔滨、齐齐哈尔的烧烤不雅,语音粗糙,还是吃西餐,小声说话文明。真正哈尔滨人在“文雅与粗野”之间表现的相当完美,你换上西装模作样坐在华梅西餐厅慢声拉语的说话,文质彬彬拿着刀叉吃肉你很雅。回到家脱了西装你光个膀子在道边举着啤酒瓶子吃着串,吆五喝六你很是粗鲁。

星期天你穿着大裤衩子、大背心子烤了大半宿羊肉串,席间你大声说着三七嘎啦话、大笑不断,第二天早上起晚了来不及梳洗便穿上正装跑去教室上课。满脸的严肃一本正经头,调皮学生柔着鼻子笑嘻嘻问你,“老师昨天你烤的是牛肉,孜然没少放吧?………”多彩生活中充满阳光和快乐。这叫到什么山头说什么话,烧烤与西餐只有习惯不同,没有文明与粗鲁之分。

在哈尔滨中西合璧高档餐厅你边烤牛排边听俄罗斯姑娘用中文唱着,“…夜色多么好,心儿多爽朗,在这迷人的晚上…”,大大咧咧服务员端上一盘哈尔滨烤大腰子高喊一声:

“大哥你的腰子。”

转身又问:“大哥,看看还少点啥?”

你也不示弱摸摸肚子大喊二声:

“服务员有腰子吗?我缺个”

你笑眯眯喊:“你在给我拉碗面”

“拉粗的还是细的”

“随便你,怎么方便怎么拉”……

中国的“语音艺术”在这美好夜晚是多么优美、诙谐、幽默!语言也没有文明野蛮之分。在这场合只有幽默和笑声。松花江边、太阳岛和一类街道多年前因为脏乱差就不让露天烧烤了,现在烧烤都转移到二类、三类路边街头人行道上。

真正实在东北人豪迈直爽,不注意小节,但不吹牛。在烧烤摊吹牛显阔大都是假东的混子,他们把烧烤摊当成自家小院,随手扔着垃圾口中吐着垃圾。脖子上戴个镀金大链子闪闪发光,张牙舞爪,叫喊声隔着二条街都能听见,满嘴亲密言语、豪言壮语,恨不能把心掏出来。把肚子里的酸甜苦辣通通倒出来给羊肉串腾出地方。烤摊上的豪言和许诺,戴着的大金链子、大金表,是真是假你要晒干了过一遍筛子再打个对折,去掉皮你最多信其零头。

中国有四处场所最脏乱,一处是南方庙宇烧香拜佛的广场、二是凌晨烤肉后的街道、三是农村婚宴后的大院、四是星期天海边浴场。真是不忍下足,难道这就是我们挂在嘴边的四千年文明吗?。看着那些在“烤场”上高唱“我和我的祖国”又随便满地扔垃圾不讲道德的“爱国者们”。我想说:“你连家乡的环境都随意败坏,你连你的家乡、你居住的小区都不去热爱和维护,你也配爱国吗?”

张金傲:哈尔滨烤串与齐齐哈尔烤肉


今天烧烤存在的问题很多,但不是烧烤本身之错。政府、城管不要看着不顺眼就随意查封,野蛮驱赶。百姓喜闻乐见的事政府应当积极扶植和热情推广。你政府要做的是因势利导,向文明、高雅、和谐方向引导百姓,是严把食品源头质量关。

咱市民可以理直气壮去烧烤,因为咱们是家乡的主人,但不能“肆无忌惮”随意糟蹋家乡环境。我们爱护家乡、爱护自己的社区就是实实在在的具体的爱国。爱护家乡一草一木,改变不良习惯从我做起从你做起。别XX天天把革命歌曲挂在嘴边,扯不文明糟蹋家乡的犊子。

张金傲:哈尔滨烤串与齐齐哈尔烤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