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名將孫立人將軍

孫立人將軍是安徽舒城縣(今安徽肥西縣)人,1913年考入清華大學土木工程專業。1924年公費留學美國普渡大學加修土木工程學。後毅然投筆從戎決意改學軍事,後考入美國維吉尼亞軍校學習,從此步入他傳奇一生的軍旅生涯。

抗日名將孫立人將軍

年輕時的孫立人將軍

1937年,全面抗戰開始後,孫立人將軍所在稅警總團奔赴淞滬會戰前線。1937年11月3日,孫立人部在蘇州河南岸激戰8小時,擊退了大舉偷渡蘇州河的日軍。在率軍炸燬蘇州河浮橋時被日軍炮彈炸傷,全身傷13處,奄奄一息,昏迷三晝夜。後被護送往香港治療。1938年2月,傷愈後的孫立人將軍又率部參加了武漢保衛戰,兩次立下戰功,從此便在軍界嶄露頭角。

抗日名將孫立人將軍

淞滬會戰中的蘇州河防線

1942年4月,孫立人將軍率中國遠征軍新38師入緬作戰。4月18日凌晨,孫立人將軍親自指揮新38師第113團向日軍發起猛烈攻擊。以不足1000人的兵力,擊敗日軍3000多人,取得了以少勝多的仁安羌大捷。仁安羌大捷是中國遠征軍入緬作戰取得的第一個勝仗,此役殲敵1000多人,解救出被日軍圍困已經彈盡糧,絕陷於絕境的英軍7000餘人,並救出被日軍俘虜的英軍官兵、傳教士和新聞記者500餘人,轟動世界。

這次戰役中國軍隊以少勝多,反客為主,以寡救眾。中國軍人在戰爭中展現出了嚴明的軍紀和旺盛的鬥氣,孫立人將軍更是展現了超群指揮能力。扭轉了英美自鴉片戰爭以來對中國軍隊的偏見輕視心態,贏得了英軍以及其他盟國軍隊的尊重。

抗日名將孫立人將軍

仁安羌大捷紀念碑

1943年10月,孫立人將軍指揮新38師向緬北欽敦江上游的胡康河谷大舉反攻。於10月29日,佔領新平洋。12月29日,攻佔於邦。1944年2月1日,攻克太白加。3月4日與廖耀湘新22師兩路夾擊攻克孟關。3月9日,孫立人將軍新38師下轄113團與美軍突擊隊聯手攻佔瓦魯班。重創號稱“叢林作戰之王”的日軍第18師團,死傷過半的日軍第18師團狼狽逃出胡康河谷。

抗日名將孫立人將軍

行軍中的中國遠征軍

攻佔胡康河谷後,1944年3月14日孫立人將軍乘勝向孟拱河谷進攻。新38師113團和新22師兩面夾擊攻佔了堅布山天險,打開了孟拱河谷的大門。1944年10月,孫立人將軍率整編後的新1軍沿密支那至八莫的公路向南進攻,連續攻取八莫、南坎。1945年1月,新1軍與滇西中國遠征軍聯合攻克中國境內的芒友,打通了滇緬公路。隨後,孫立人指揮新1軍各師團繼續猛進,於3月份又攻佔臘戍,南圖,猛巖等地,勝利結束第2次緬甸戰役。

抗日名將孫立人將軍

曲折的滇緬公路

孫立人將軍指揮的一系列戰役,共殲滅日軍3萬3千餘 人,是抗戰軍級將領中殲滅日軍人數最多的將領,沉重的打擊的日本侵略者,提升了中國軍人的國際聲譽和地位。被西方國家譽為“叢林之狐”、“東方隆美爾”。

抗日名將孫立人將軍

孫立人將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