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瓜島爭奪戰(七十八)奔騰小馬山之戰 02

1943 年 1 月 10 日上午,第 25 步兵師第 27 步兵團的一營進展順利,預先完成了佔領目標,但三營的戰鬥卻並不那麼如意,其原因之一是,三營所要完成的任務數量和戰鬥區域都較一營來得“大氣”。

三、兩大目標,三次試探

三營的主要目標是從奔騰小馬上東北方的 55 高地出發,通過小馬山的“尾部”和“軀幹”,相繼佔領小馬山的 52 高地和 53 高地。在三營的進攻發起之前,我們不妨從地形的角度來看看日軍的防禦。

日軍在 52 高地都有大量的工事,而在 52 高地北部和 57 高地東南方的叢林中,也遍佈著日軍主力部隊。日本陸軍第 228 聯隊第三大隊的指揮部和第三大隊第十中隊(若林中隊)就位於叢林之中,防守 52 高地的是第三大隊第十一中隊(深田中隊)。第三大隊本來就在戰爭爆發之初,就曾經攻打香港,而第十中隊的指揮官若林東一中尉(わかばやしとういち,Wakabayashi tōichi)更是一位日本民族英雄。因此,三營所要面對的敵人也是身經百戰的。

二戰:瓜島爭奪戰(七十八)奔騰小馬山之戰 02

第 38 旅團第 228 聯隊第三大隊第十中隊指揮官若林東一中尉(わかばやしとういち,Wakabayashi tōichi),1912 年 3 月 27 日生於山梨県。他於 1941 年 12 月 8 日參與了入侵香港的作戰行動,並因為幫助日軍突防而獲得戰功和民族英雄類似的稱號,1943 年 1 月 14 日戰死於瓜島。之後百武晴吉追授他為日本陸軍大尉(日本陸軍的大尉相當於我們熟知的上尉)。

二戰:瓜島爭奪戰(七十八)奔騰小馬山之戰 02

位於香港戰爭廢墟的若林東一照片,拍攝後被人為損害過。由於他當時率領小分隊,意外發現了英軍醉酒灣防線(The Gin Drinkers Line)的秘密小徑,而於夜間偷襲了 255 高地的城門碉堡,成功支援了日軍的入侵作戰,被授予戰功。另外一位獲得戰功的是第 230 聯隊,並在瓜島上進行長途徒步的東海林俊成,他率部突破 256 高地。兩位軍官雖然迫使英軍加速撤退,但都因為各種原因,打亂了整體的進攻計劃,且和上級之間關係緊張。

由於 52 高地在距離上位於 53 高地和 55 高地之中點,且 52 高地的防線完全覆蓋了奔騰小馬山南北 550 米左右的進攻寬度,只要 52 高地上有迫擊炮和機槍支援,配合第三大隊本部和若林中隊的夾擊,美軍就無法從北面和東面衝上山頭,而 52 高地的南面被日軍鋪上了柵欄,且近乎垂直的山崖無法讓普通人翻過山坡達到山頂。另外,52 高地的西側也具有非常陡峭的山坡,日軍在山坡下部署了迫擊炮陣地,其目的就是避免美軍的炮火。因此,作為奔騰小馬山上的重要戰術目標,52 高地的生死可以說決定了小馬山日軍守軍的命運。

但美軍對於這些情報完全不知,他們在偵察機和偵察照片的幫助下,只是瞭解了 52 高地周圍的地形起伏。在 1 月 10 日進攻發起之前,就曾經有美國海軍陸戰隊的巡邏隊在 52 高地與日軍發生交火,前者形容 52 高地為

“馬蜂窩”(Hornet's Nest)

這個馬蜂窩捅不捅,完全取決於時間,1 月 10 日三營的部隊就要來幹這件吃力不討好的事情,顯然他們的長官布什中校並不清楚日軍防禦的情況。他設想在進攻開始之初,率先佔領小馬山的 54 高地,並將指揮部移動到此處作為 FOB,然後相繼佔領小馬山東部的 50 高地和 51 高地,密切注意海馬山附近的日軍活動和等候第 35 步兵團的進攻。對於 52 高地,布什中校認為,直接從東側山脊上衝鋒不是一個合理的選項,於是他準備將兩個連的兵力,從兩翼突擊上山,其中 L 連走南側山脊(當然是走不了的),I 連走北側山脊,K 連作為預備隊支援。另外,L 連和 I 連分別多配備一個機槍排,整合成兩個加強連,在 37mm M3 反坦克炮和 81mm M1 迫擊炮的支援下,奪取 52 高地。除了營部的炮兵支援外,第 25 步兵師的第八野戰炮兵營和其它炮兵營也可以作為後備支援。

1943 年 1 月 10 日早上 0610 時,當美軍的六個野戰炮兵營正在執行炮擊任務時,三營的部隊就已經到達 55 高地整裝待發。0635 時,三營穿過陸戰隊的防線直奔 54 高地,並在一刻鐘內佔領了 54 高地。L 連在奧利弗·洛赫特上尉(Capt. Oliver A. Roholt)的指揮下,輕而易舉地佔領了 51 高地。

四、第一次試探

美軍在 10 日早上 0700 之前,就已經佔領了奔騰小馬山東側的 50 高地和 51 高地,緊接著,L 連長官洛赫特上尉派遣一個排前往 52 高地的東南側山脊試試水。在瓜達爾卡納爾島高地雜草的地貌支持下,這排部隊在 0700 時,就已經爬了 52 高地東南側山坡的一半了,然而日軍突然發起了進攻。

二戰:瓜島爭奪戰(七十八)奔騰小馬山之戰 02

影片《細細的紅線》中美軍士兵快速沿山脊進行推進的高速掠影。由於奧斯登山、海馬山和奔騰小馬山之類的高地無法形成有效的積水,因此只能產生大量高度到達腰間的雜草,而無法產生叢林樹木。因此,對於進攻部隊來說快速地低姿態突防非常有效,但缺點是在敵軍炮兵和機槍的壓制下,缺少良好的射擊掩體和阻擋了射手的視線。

日軍的機槍和迫擊炮從多個位置向美軍射擊,美軍只能原地駐守,無法向前推進,並意識到 52 高地的南側是無法進行迂迴包抄的。不僅對美軍如此,日本的守軍也無法從南側襲擊進攻 52 高地的美軍,但 52 高地的北側對日軍來說,完全是可以機動的空間。正在 51 高地指揮戰鬥的洛赫特上尉意識到 L 連的先鋒部隊遭到了壓制,於是命令 54 高地的炮兵部隊發起支援。

然而,也許是因為 L 連的先頭部隊推進過猛,美軍的炮兵考慮到可能帶來的友軍誤傷,便拒絕在此時進行支援。洛赫特上尉只好用電臺命令先頭部隊後撤 100 碼(大約 91 米),給炮兵空出打擊空間,但不知是先頭部隊的長官不小心忽略了命令的細節或是無線電傳輸的故障,先頭部隊並沒有後撤 100 碼,而是整個兒地撤回到了 51 高地,算是給友軍炮兵提供了異常廣闊的開火空間

友軍的 37mm M3 反坦克炮隨即射擊,但由於其平射的彈道曲線,該型火炮的炮彈無法對 52 高地西側背坡的日軍陣地造成威脅。美軍於是純粹地使用 81mm M1 迫擊炮進行轟擊,但由於事先的偵察圖片和其它情報並未能夠提供日軍準確的火力點位置,因此此次炮擊也並沒有給日軍帶來什麼損害。第一次試探失敗了。

二戰:瓜島爭奪戰(七十八)奔騰小馬山之戰 02

部署在馬坦尼考地區的 37mm M3 反坦克炮。該型反坦克炮非常適用於對付日軍的輕型坦克,裝備榴霰彈後,也很適合對付衝鋒的日軍士兵。但是由於其彈道曲線較為平直,在 52 高地的火力支援中,無法處理位於 52 高地背面山脊上的迫擊炮陣地。

五、第二、三次試探

既然東面和南面不成功,那 I 連從北面也許有些希望。當 0635 時三營開始向南推進時,I 連就來到了 54 高地西南 190 米處建立了防線,準備進攻 52 高地。意想不到的是,當 I 連開始向 52 高地北面開始推進時,遭到了 52 高地機槍和迫擊炮的壓制,和其右翼叢林中日軍的步槍兵騷擾。為了確保 52 高地進攻的順利進行,三營 I 連指揮官

強森上尉(Capt. H. H. Johnson)不得不單拎出一個排來,對付其右翼的日軍步兵,其結果是,在向 52 高地北面山脊進攻之時,被日軍壓制在離目標 200 碼的距離上動彈不得。

此時,已經是當天早上 0930 時,強森上尉在向營部指揮部請求炮火支援。

營部當然正在盡一切所能壓制 52 高地,且駐守在 51 高地的 L 連也在使用它們的 60mm M2 迫擊炮進行火力壓制,但此時的布什中校,不得不動用作為預備隊的 K 連。他決定讓 K 連貼著 I 連的路線走,不過往北沿著叢林的邊緣,從 52 高地的更遠的北側進行包抄。為了加強 K 連的整體實力,他還從 L 連多抽掉了一個步槍排和從 M 連抽了一個機槍排,來增強 K 連的整體實力。在 K 連進攻之時,I 連將從自己被壓制的位置,同時發動進攻,並在友軍迫擊炮的掩護下,奪取 52 高地。L 連此時留在 51 高地,當預備隊。

此時,已經到了下午 1400 時,布什中校終於在之前幾次的進攻中摸清了可能的日軍火力點位置,他請求榴彈炮的火力支援,猛轟 52 高地。然而,似乎是因為通訊故障,炮兵的支援晚來了半個小時。

第 27 步兵團的指揮官麥卡洛克瞭解到三營的攻勢遭到了阻擋,於是他直接讓陸戰隊航空兵的長官與三營布什中校直接聯繫。他倆商量好了:如果 I 連和 K 連無法在當天 1500 時,攻下 52 高地,就讓陸戰隊航空兵向 52 高地的敵軍位置傾瀉炸彈,友軍將會用煙霧彈標記日軍陣地的位置。

事實上,不知是因為陸戰隊航空兵為了邀功還是因為別的什麼原因,6 架過來支援的 SBD“無畏者”俯衝轟炸機提前半小時(也就是 1430 時)就已經到達了 52 高地上空。無奈的三營在投出了煙霧彈後,航空兵總共投下了 6 枚 Mk 17 深水炸彈,併成功引爆了其中 4 枚,摧毀了關鍵的日軍火力點(另有兩枚為啞彈)。接著,友軍的野戰炮兵營使用 105mm M2A1 榴彈炮朝 52 高地山頭轟擊了 20 分鐘,再接著,是由 54 高地上的迫擊炮進行射擊。

二戰:瓜島爭奪戰(七十八)奔騰小馬山之戰 02

影片《細細的紅線》中,美軍榴彈炮轟擊高地日軍的震撼畫面。105mm M2A1 榴彈炮和 75mm M1 榴彈炮的高低搭配,是步兵支援的有力武器。由於 52 高地上的日軍機槍能夠覆蓋沒有叢林遮擋的北翼和東翼,因此 I 連和 L 連儘管都配有機槍排,但仍然無法推進。這也是為什麼在第三次試探中,K 連從更北端的叢林進行迂迴的戰術原因之一。由於雜草叢生,榴彈炮和航彈爆炸後的火焰很少會被阻隔,才造成了日軍潰不成軍的態勢。

為了減少美軍士兵的傷亡,美軍的火力支援密度之大,是可以想象的。

下午 1500 時,美軍開始了第三次試探,I 連、K 連和 L 連同時發動進攻,並換上了刺刀,準備進行白刃戰。三營的主力部隊之後,在 52 高地的西側摧毀了多達六處,在火炮下倖存的機槍點,並解決了 30 名日軍士兵,於當日 1635 時,完全佔領了 52 高地。當天疲憊的美軍沒時間再次發動進攻,便在 52 高地周邊進行設防。

不得不說,第 25 步兵師第 27 步兵團對奔騰小馬山的進攻是極為成功的。不像之前倒黴的第 182 步兵團和第 132 步兵團,此次進攻雖然也遇到了被日軍機槍打得抬不起頭的情況,但是在炮兵和航空兵的協同進攻下,日軍的防線瀕臨奔潰。在一天時間中,一營和三營都完成了預定目標,二營作為預備隊也到達了 50 高地和 51 高地進行駐守,整個步兵團在 1 月 11 日之前,已經收復了奔騰小馬山一半以上的地區,可以算是空地協同的經典案例,火炮的作用開始在非叢林地帶的戰鬥中有所體現。

雖然 10 日的進攻推進迅速,但是之後幾天的戰鬥也並不輕鬆,美軍必須原地進行休整,因為大部分的人都沒水喝了。

二戰:瓜島爭奪戰(七十八)奔騰小馬山之戰 02

奔騰小馬山第一天戰鬥的作戰區域偵察圖片,52 高地位於圖片下方。由於圖示的取水處(白色字樣和虛線處)是該地區唯一的較清潔的水源,因此美軍進攻的步伐必須得到減緩。該地區的補給全仰賴著美軍士兵和當地土著的搬運工作。該圖中部嚴密的叢林處,為第 228 聯隊第三大隊指揮部和第十中隊(若林中隊)的管轄地點。

二戰:瓜島爭奪戰(七十八)奔騰小馬山之戰 02

奔騰小馬山 1 月 10 日的美軍進攻路線和態勢圖,可以看到 52 高地周邊有三條進攻方向,其中最上方為最後進攻的 K 連,中間較短的為 I 連,下方為 L 連。當天晚上,三營成功奪取了 52 高地,並在其西線建立防線駐守;第 27 步兵團的二營,則來到了東側的 50 高地和 51 高地的南面,並嚴密監視海馬山的日軍和第 35 步兵團的進攻進度。

1)Richard B. Frank 著,Guadalcanal: The Definitive Account of the Landmark Battle,Penguin Group 1990 年出版, ISBN 0-14-016561-4

2)Samuel B. Griffith 著,The Battle for Guadalcanal. University of Illinois Press 1963 年出版,ISBN 0-252-06891-2

3)Frank O. Hough,Verle E. Ludwig,Henry I. Shaw 合著,Pearl Harbor to Guadalcanal,History of U.S. Marine Corps Operations in World War II 第一卷,IBIBLIO 網站

4)John L. Zimmerman 著,"The Guadalcanal Campaign",Marines in World War II Historical Monograph 1949 年出版,IBIBLIO 網站

5)John Miller Jr. 著,Guadalcanal: The First Offensive,United States Army Center of Military History 1995 年收錄,CMH Pub 5-3

6)Stanley Coleman Jersey 著,Hell's Islands: The Untold Story of Guadalcanal. Texas A&M University Press 2008 年出版, ISBN 1-58544-616-5

7)Charles R. Anderson 著,Guadalcanal , The U.S. Army Campaigns of World War II, United States Army Center of Military History 1993 年收錄,CMH Pub 72-8

8)Gordon L. Rottman 著,Japanese Army in World War II: The South Pacific and New Guinea, 1942–43. Osprey 出版社 2005 年出版, ISBN 1-84176-870-7

9)鄺智文、蔡耀倫著,《孤獨前哨:太平洋戰爭中的香港戰役》,香港: 天地圖書有限公司 2013 年出版

10)http://amet.livedoor.biz/ 上的旅行遊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