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关键词复盘2019新能源汽车产业②


若干年后,如果复盘中国汽车产业的发展历程,2019将是无法绕开的一个关键年份。


这一年,全球汽车产业进入寒冬。传统车市低迷,新能源汽车销量销量亦出现了连续5个月的逆势下滑,客车与物流车更是陷入发展发展的“泥淖”,冰冷的市场传向产业链的每个角度。


这一年,宏观经济下行压力加大、补贴红利锐减,裁员、关厂、倒闭、资金链断裂成为行业常态,造车新势力淘汰赛开启、边缘车企展开自救、产业链资源整合提速、外资品牌动力电池解禁等等,让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充满了艰辛。


这一年,外资电动化战役打响,并开启中国市场“排位赛”,大众、宝马、奔驰、丰田均由“跑马圈地”转为实战;自主品牌也在舍命狂奔,为了守住新能源阵地各显神通;造车新势力也在和时间赛跑,在山雨欲来的淘汰赛中活下来才是首要任务。


这一年,新能源汽车发展方向确定无疑,站在这个时间点复盘2019年,每位新能源汽车人仍需坚守、砥砺前行。高工电动车梳理了2019年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的十大关键词,希望能助力于看清行业发展得失,也为企业接下来战略的调整制定提供一定的外部参考。


六、国产特斯拉来了


赶了2019年的尾牙的12月30日,首批15辆国产Model 3 正式交付特斯拉中国区员工,早于其中国官网预告的2020年一季度。目前上海工厂的产能已经达到日均280辆,预计明年1月初开始向社会客户进行大规模交付。


特斯拉此前已做好了一系列的准备,包括9月全系车型进入免征车辆购置税名单,10月又获得工信部的纯电动乘用车生产资质及国产版Model 3进入最新一批推荐目录等。当前国产Model 3落地价为32万元,仅为进口车的一半,或带动新一波国内电动汽车购买热潮。


与此同时,特斯拉的本地化也为国内供应链企业带来新的机遇。目前特斯拉下线车辆的零部件国产化率为30%,2020年中可达到80%,2020年底实现全面国产化。


特斯拉产业链涉及供应商包括动力总成系统、电驱系统、充电、底盘、车身、中控系统、其他构件、内饰和外饰等等,并且经过一年多的时间已经培育了部分中国本土供应商。一旦上海工厂产能实现满载,必将带动整个产业链的正向发展,未来优质的供应链亦有机会从中国本土供应拓展至全球供应。


如为特斯拉供应热管理部件的三花智控进入特斯拉供应链后,已经拿下了大众、通用等新能源车型供应140亿元的订单。


七、纯电动平台


前几年,各大车企的电动车型主要基于传统燃油车进行改造,但因不同动力系统的差异化,存在诸多限制,如续航里程受限,汽车动力性受限以及内部空间和舒适性受限等。而电动平台从设计之初就考虑到电动车本身的特征,可使电池的模块设计达到最优状态,带来更长的续航,并使整车布局更合理,安全性更高。


正是如此,电动汽车市场竞争正由车型转向平台化。而基于纯电动平台车型的开发,亦成为全球车企布局电动化的重要途径。


国际上,大众斥巨资打造MEB平台、奥迪与保时捷打造PPE平台,丰田、本田、现代等均研发新型电动汽车平台等。其中大众MEB平台规模最大最全面,可以同时承载不同车型的开发与生产制造,产生出外形、功能都不尽相同的产品,也是大众电动化战略的主体,标2025年基于MEB平台生产100万辆电动车。


基于成本因素,大众还将其MEB平台对外开放,德国亚琛的初创公司e.GO Mobile AG将利用大众汽车的MEB平台生产电动车,福特也将基于该平台打造野马Mach-E车型等。


国内车企上,包括比亚迪、吉利、长城、广汽新能源等自主品牌均已推出其电动平台,造车新势力爱驰、威马、蔚来也均基于电动平台开发新车型。其中比亚迪e平台高度集成化,具备性价比优势,续航覆盖400km-600km,覆盖高端、中端和低端车型产品,并获得了丰田的青睐。


GGII分析,纯电动平台化意味着产品规划和总体设计上正向研发,而这种变化也将撬动整个供应体系以及生产体系的变化。这种变化将会给供应链企业尤其是核心三电以及配合电动化而出现的新的零部件环节带来明显的变化。


以动力电池为例,平台化的配套模式,包容性更强,只要质量合格,尺寸符合标准的电池都可以选用,从市场角度而言,这对于国内动力电池企业企业,意味着新一轮的机会,在车企完成了第一轮的供应商选择配套后,未来还将会有越来越多的动力电池企业可以凭借自身的产品技术优势进入到平台化的采购配套体系当中。


八、外资电池“解禁”


外资电池配套在华生产的新能源车型进入最新一批推荐目录,意味着国家默认为了包括日韩电池在内的外资电池的开放。


工信部今年第11批推荐目录中,搭载LG化学或松下电芯的国产版Model 3、搭载SKI电芯的北京奔驰 E300 eL和搭载松下/三洋电芯的广汽丰田C-HR的3款外/合资车型进入,并可以获得补贴。


外资电池解禁,国内动力电池市场竞争无疑将加剧,产业格局将重塑。


2020年中国新能源汽车补贴或进一步退坡甚至可能取消,新能源汽车也由政策主导逐步转向市场化,国家选择在这个时间节点放开对外资电池的限制,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或补贴的金额,为外资电池大规模进军中国市场提供便利机会。


与此同时,经过几年的补贴扶持和保护及近年来的行业洗牌等,很多经济实力不济的动力电池已经被淘汰出局,能够胜出的佼佼者也已经具备了与外资企业抗衡的实力,如宁德时代已成为极具竞争的全球动力电池企业等。


此外,外资电池的全面进入也有利于激发市场活力并提升企业实力,倒逼本土企业提高危机意识、进行技术升级、降本增效、提升性能,进而促进国内新能源汽车性能升级等。


九、Tier 1电动化进击


山雨欲来风满楼。全球汽车产销量呈下降趋势的大环境下,作为上游的汽车零部件产业亦受波及,零部件企业巨头业绩下滑、裁员、关厂、调整营收目标、重组等成为行业常态。


电动化浪潮下,包括中国、欧洲、美国、日本等主流市场均大力推进新能源汽车发展,大众、宝马、奔驰、丰田等国际车企明确电动化战略并加速落地,零部件企业电动化转型亦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甚至主动进击。


包括大陆集团、博世集团、采埃孚、博格华纳、麦格纳等Tier 1企业均明确电动化方向,开始有序的大象转身。走的最坚决的是大陆集团,其明确提出将在2030年前停止开发汽油机及采油机等内燃发动机,预计2025年开发、2030生产的最后一代内燃机。其还进行一系列的重组,成立动力总成部门并规划上市,应对电动化和自动驾驶技术变化。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企业均十分重视在中国市场的布局,不仅推进电动化产品的本土化生产,并积极与国内零部件企业合作抢夺市场份额。如采埃孚与卧龙电驱动成立合资公司布局电驱动系统,拓展中国市场;麦格纳与北汽集团联合推进新能源汽车生产及技术研发等。


国内车企也不甘落后。内燃机企业云内动力入主蓝海华腾寻求电动化转型,玉柴动力将未来新能汽车销售目标定位35亿元,并重点研发涵盖IE-Power、e-CVT和集成式电驱动桥总成、燃料电池系统四大业务方向。


百年汽车产业供应链正在变革,中国零部件在传统汽车时代面临的“不够大,不够强,不够优”局面有望在电动化领域得到改变。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理事长陈清泰直言,中国新能源汽车企业产业化先走了10年,并得到了全球认可。这就给中国企业留出10年窗口期。


十、安全 安全 安全


随着新能源汽车技术尤其是电池技术的发展,及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新能源汽车质量已经得到了不少改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12月23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要求召回的新能源汽车有33281辆,涉及特斯拉、北汽新能源、蔚来汽车、宝马中国、奇瑞、宇通等,召回数量远远低于去年的13.57万辆。


安全问题一直牵动着行业的神经,特别是今年上半年,多辆明星车企电动汽车车型发生的自燃事故,引发业界广泛忧虑,安全问题甚至成为阻碍电动汽车市场化的绊脚石。


分析近三年140起电动汽车起火事件,不难发现,动力电池又是整个新能源汽车安全的核心,近6成事故是电池安全引发的。尤其是电动汽车长续航、快充需求下,动力电池面临能量密度提升、材料体系变化,电池容量导致电芯变大、生命周期内电池衰减等多项挑战。


好在安全问题已经得到了全行业及政府的高度重视。6月,工信部强制要求各车企开展新能源汽车安全隐患排查工作,并如实上报相关情况,否则将暂停或取消企业及产品公告,并从新能源汽车推荐目录中剔除等处罚手段。


此外,相关部门正在酝酿的新的汽车三包政策,可能将进一步加强对于新能源车的监管。同时车企、电池企业等产业链企业针对电池生命全生态去开发及维护,保障整个动力电池系统的安全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