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求職者書

告求職者書

尊敬的求職者們:

疫情以來,一些不法分子利用求職者“求職心切”的心理,打著招人的幌子,佈下種種招聘陷阱行騙,損害廣大求職者的利益。騙子的騙術五花八門日新月異,無法一一羅列,但萬“騙”不離其宗,我們總結出以下六種常見求職陷阱,旨在提醒求職者注意,求職時一定要加強防範,提高自我保護意識,不給行騙者以可乘之機,讓自己平安就業。

招聘陷阱

1

假招工陷阱

非法中介機構虛構用人單位或與不良用人單位私底下合作,先用“包推薦上崗”或“高薪招工”引求職者上鉤,收取報名費、推薦費、體檢費等費用,要麼遲遲不給推薦,不了了之,要麼勉強推薦上崗後又以種種藉口解聘求職者。

成都人社局提醒:

求職者找工作時需通過正規的人力資源服務機構、招聘網站進行求職,正規人力資源服務機構應具有工商營業執照、人力源服務許可證、固定的工作場所、年報公示情況(通過各級人社部門門戶網查詢)等,切忌因貪圖高薪省事而忽略了對人力資源服務機構的瞭解。

招聘陷阱

2

押金培訓費陷阱

被公司錄用後,告知求職者要交納押金保證金等,或因經驗不足需要進行崗前培訓並繳納培訓費,培訓過後再以不合格為藉口辭退。

成都人社局提醒:

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就業促進法》規定,用人單位不得以任何名義向求職者收取體檢費、押金、報名費、手續費、存檔費、服裝費和保證金等費用。遭遇上述情況的,求職者可以向當地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行政部門進行舉報。

招聘陷阱

3

虛假高薪高職陷阱

用人單位為了吸引求職者,發佈的招聘信息是高薪高職,但實際的工作崗位和薪資待遇卻與招聘信息明顯不符。

成都人社局提醒:

求職者要清楚自身實力,不要輕信高職高薪的誘惑,上崗前要簽訂試用期勞動合同,並明確崗位和薪酬。國有企事業單位的招聘信息都是通過單位官網、微信公眾號等正規渠道公開發布的。

招聘陷阱

4

皮包公司騙局

面試地點在酒店大廳、餐廳、茶館等公共場所,沒有固定辦公場所,利用偽造的公司資質進行招聘,騙取求職者的財物等。

成都人社局提醒:

面試前先問清楚面試地點,凡無固定辦公場所或臨時租用簡陋的辦公場所,求職者要謹慎前往加以防範,更不要將自己的貴重物品(如手機、手提電腦等)借給他們使用。

招聘陷阱

5

傳銷公司陷阱

有些非法的傳銷機構,披著合法的公司外衣,打著對外招聘的幌子,要求職者上崗後先購買公司的產品或者交納入會費,再進行銷售。

成都人社局提醒:

求職者接到外地公司的面試通知,首先通過發佈信息的媒體、各類網站查詢該公司情況,並向當地市場監管部門核實該公司的情況。如果遭遇傳銷公司,不要輕信傳銷者們的發財夢而被洗腦,也不要因為自己受騙上當再想辦法去騙別人,保持頭腦冷靜同時想辦法儘快脫身並報警。

招聘陷阱

6

信息臺陷阱

假借聯繫工作發送短信給求職者,讓求職者給一些收費很高的信息臺回電話,以騙取高額電話費。

成都人社局提醒:

首先向有關部門查詢,核實該公司的真實情況後,儘量用固定電話回覆。

“職場無限好,求職須謹慎”。

在求職時要謹記以下幾點:

1.充分了解公司背景、招聘崗位的情況,查看服務機構對用人單位招聘信息審核情況、利用親朋好友、公共行政資源及網絡資源,多渠道核實公司及發佈招聘信息的真實性和有效性。

2.主動要求籤訂勞動用工合同,明確瞭解企業用人制度和崗位制度,明確瞭解所從事崗位的職責及薪酬待遇。

3.瞭解掌握《勞動法》《就業促進法》《勞動合同法》《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等相關法律知識,懂得用法律武器維護自己的正當權益。

4.去外地公司面試前,告知家人及朋友自己的求職情況,如發現自己遭遇“求職陷阱”,應及時向有關部門進行舉報。

雖然職場險象環生,但廣大求職者大可不必過分擔心,要保持積極向上的心態去面對自己的職業生涯。在此,我們向廣大求職者、人力資源服務機構和用人企業發出倡議,希望大家堅持“誠信求職、誠信招聘”的原則,擔負起這份社會責任,協手齊心,共同努力,營造一個誠信和諧的職場環境。

告求职者书
告求职者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