辩证思维,从《罗织经》第二篇《事上卷》观作风——坦荡做事

为上者疑,为下者惧。上下背德,祸必兴焉。

上者骄,安其心以顺。上者懮,去其患以忠。顺不避媚,忠不忌曲,虽为人诟亦不可少为也。上所予,自可取,生死于人,安能逆乎?是以智者善窥上意,愚者固持己见,福祸相异,咸于此耳。

人主莫喜强臣,臣下戒怀妄念。臣强则死,念妄则亡。周公尚畏焉,况他人乎?

上无不智,臣无至贤。功归上,罪归己。戒惕弗弃,智勇弗显。虽至亲亦忍绝,纵为恶亦不让。诚如是也,非徒上宠,而又宠无衰矣。

辩证思维,从《罗织经》第二篇《事上卷》观作风——坦荡做事

观此文,多谄媚之言,多狠绝心肠。但其道理之通透,人心之揣测,却鲜人可及。取其有理之说牢记,摘其邪恶之言摒弃。古人局限于时代,上者多疑下者多惧。而今思想开放社会进步,此种心态仍屡见不鲜,概人性弱点。

辩证思维,从《罗织经》第二篇《事上卷》观作风——坦荡做事

为上者多体察下属而能察贤能,狡诈,平庸,憨厚。非贤能不可用?非也,人各有所长亦各有所短。聪慧者多傲娇,平庸者多憨慢,取其特点而置位,则可用其材尽其才。曾文正公《英才》曰:“虽有良药,苟不当于病,不逮下品;虽有贤才,苟不适于用,不逮庸流。”此道理也。上下同心则德业兴旺,其劳工亦神采奕奕。“上下背德,祸必兴焉”古今不变之言。

辩证思维,从《罗织经》第二篇《事上卷》观作风——坦荡做事

“顺不避媚,忠不忌曲,虽为人诟亦不可少为也。”万不可取。做事说话不可强硬顽固,太刚则折。亦不可谄媚失德,不仁不义者不可久存。古有赵高,安禄山,杨国忠,蔡京,刘瑾等欺上瞒下霍乱一时。虽权倾于世地位显赫,皆是昙花一现,更流千古臭名遗恶后代。上司、同僚、民众、兄弟,皆不可欺瞒,事有原委路有曲折,欺瞒者虽一时潇洒,尤可蒙蔽一世乎?行事太刚亦不可取,为人者多喜闻善言好话。将己之见,晓之以理不可鲁莽,事多可成。古人多有一腔热血者而不得志者,多有战功赫赫而不得善终者。行事分寸须时时谨慎,矫枉过正欲速过快则适得其反。

辩证思维,从《罗织经》第二篇《事上卷》观作风——坦荡做事

读书做事进德立业,秉仁义之道,虽深渊行走仍有明灯指引。抛仁弃道,虽日光之下而阴险恶毒。坦荡光明,虽人穷而磊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