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曾用名打借条不认账 法官多方查证终调解


用曾用名打借条不认账 法官多方查证终调解

近日,湖南省汨罗市人民法院弼时法庭审理了一起民间借贷纠纷,通过法官耐心细致多方联系查证,该案得以成功调解。

原告伏某起诉被告彭某,要求其归还所欠的借款本金及利息65000元。收到此案后,负责送达的书记员立即对此案进行送达,根据伏某提供的电话打给彭某时,彭某却说没有这回事,自己不叫彭某。

原告伏某与被告彭某系同村村民,伏某出具的借条中,借款人的名字为彭某甲,联系方式也是彭某的联系方式,现被告不承认,让原告非常气愤,却又无可奈何。承办法官得知此情况,与彭某住所地的司法所工作人员联系,该工作人员表示此人系社区矫正人员。司法所工作人员找到彭某,并告知如果一经查实他确实是借条上的借款人,又拒不承认,会承担严重的法律后果。彭某听后,立即向司法所工作人员表明,自己其实就是借条上的彭某甲,只是彭某甲是他的曾用名,后来自己改名彭某以后,身边的人还是习惯叫他之前的名字。

经过承办法官主持的庭前调解,最终双方达成调解协议,由彭某分期归还借款本金及利息。

法官提示:借条是我们追讨借款的重要依据,在立借条时,应要求借款人出具身份证复印件,核对无误后,才能将借款支付给借款人,使用“小名”、“外号”、“化名”等都有可能会出现借款人赖账的情况。借款人如果更换姓名,仍能够通过相关途径查实其曾用名。而作为借款人,也应当诚信,勿以此为借口,逃避还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