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一切身外之物皆在輪迴之中,不過是過過手而已

第十章:載營魄抱一,能無離乎

【原經】

載營魄抱一,能無離乎?專氣致柔,能如嬰兒乎?滌除玄臨覽,能無疵乎?愛國治民,能無以智乎?天門開闔,能為雌乎?明白四達,能無為乎?生之蓄之,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是謂玄德。

《道德經》:一切身外之物皆在輪迴之中,不過是過過手而已

一、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

接著上一篇文章,講完守初的觀念之後,老子提出了修身的第三個觀點:“滌除玄覽,能無疵乎?”什麼叫玄覽?玄就是高深。覽就是看法。

玄覽,是指一個人在靈魂深處對一些問的看法,其實這裡暗指人內心深處一些別人難以洞察的、自以為是的、甚至是偏頗或是骯髒的想法。疵,意為缺點和毛病。

這句話的大意是,一個人在反思自己靈魂深處,消除一些不健康思想的過程中,能不能夠做到徹底而乾淨呢?能不能真正將自己內心深處一些不不健康的思想曝光於光天化日之下呢?用魯迅先生的話講,能不能把我們心裡那個“小”榨出來。

人這種動物之所以複雜而難以琢磨,就是有一顆難以看穿的靈魂,俗話講“畫龍畫虎難畫骨,知人知面不知心”,王陽明先生講,“治山中賊易,治心中賊難”。

一個社會中,如果人人都表裡不一,說一套做一套,用心險惡,對他人和事業沒有真誠,總是在心打自己的小算盤,這個社會永遠無搞不好。所以,無論東西方文化和宗教,都強調人要經常反思自己的靈魂深處,做一個表裡如一,乾淨純潔的人。

前面講過,沒有鏡子之前,人們往往將水放在一個黑色的陶盆裡,對水梳妝,莊子說,只有水很清很靜,才能照清楚自己,風一吹,水面起了波瀾,人的影子就碎掉了,就會產生很多鏡像,人就看不清自己了。

而木匠在做傢俱時,也是也將水作為測平的最重要的依據,水靜則平。藉助這個自然的現象,莊子由此想到人,他認為,所謂聖人,就是在什麼情況下都能夠保持心性清明的人,不像普通人一樣,心態像牆頭草,風向東吹則向東倒,風向西吹則向西倒,沒有生命的堅定立場和對事物的原則性判斷。

《道德經》:一切身外之物皆在輪迴之中,不過是過過手而已

清代譚嗣同這個人修佛、修道、修禪,參透死生,用自己的生命闡示了生命的另類價值——有價值的死才能換取有價值的生,並且仰天高歌,“望門投止思張儉,忍死須臾待杜根;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崑崙”,聲震宇內,氣動山河,真大丈夫也。

從這個角度上講,保持靈魂的這種淡定是生命的大境界,能夠為一個民族打造更多的偉大靈魂,培養更多的有理想、有責任、有擔當、有立場的人,一個民族少了這樣的人,就不可能有真正的前途。

所以,學習道家的思想,不是我們一些人所講得,變得狡猾和事故,變得沒有現實的精神,只知道保全自我,而不知道捨生取義,其實,恰恰相反,一個人對生命之理、社會之理、信仰之理參悟得越透,反而越具有一種堅不可摧的精神。

《道德經》:一切身外之物皆在輪迴之中,不過是過過手而已

作為常人,如何能夠做到清清白白地做人、做官和做事,就要保持一種慎獨的精神,常用聖賢之道來武裝自己,並且養成內省和自律的意識,為此,有三句話和大家交流和共勉:

一要消除雜念,抑制私慾。朱熹講“世間莫如人慾險,幾人到此誤平生”。老子也認為,“罪莫大於可欲,禍莫大於不知足”。

所以,內省之主要內容就是看一下自己有沒有超出現實的慾望和述求,有沒有生忌妒和羨慕之心。要相信,世界上沒有隨隨便便的成功,要把幸福的生活建立在立足實際,紮實奮鬥的基礎上,不可盲目攀比,脫離個人的實際,否則,必然會心生歹意,陷入危險之中。

二要放下主觀,廣聽眾議。什麼事不要太自我,要多聽別人的看法,人的一生如果在成與敗,榮與興之間都能夠保持理性,並且善於聽取他人的建議,就一定不是凡人。

當世之人,窮困者仇官仇富,富貴的恣意妄為,都是不能正確評價自己的得失。很多窮困之人做困獸之鬥,喪命於黃泉之下,很多高官達人驕奢淫逸,身身陷於牢獄之內,天地之間,萬事萬物皆由因由,不可不察。

《道德經》:一切身外之物皆在輪迴之中,不過是過過手而已

第三,明心見性,返樸歸真。一切繁華皆歸於平淡,一切有形皆歸於無形,一切生命皆歸於塵埃。

神秀大和尚曾經賦詩一首:“身是菩提樹,心是明鏡臺,時時勤拂拭,莫是惹塵埃。”勸告世人要經常打掃靈魂,不能被慾望汙染,迷失心性。

而他的師弟,也是五世禪宗掌門之人,慧能則另賦詩一首:“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慧能之境界明顯要高於師兄,若人的一生真得能夠做到“心無一物”,則可百毒不侵,終得天地之大光明。

但是,作為常人而言,這種境界是很難達到的,神秀大和尚的建議更具有普遍性,我們只能經常修悟,經常內省與反思,才能夠在世事的得失與變幻中,尋找到生命的真諦。

《道德經》:一切身外之物皆在輪迴之中,不過是過過手而已

四、心懷天下安可至,胸有萬民智自來。

接下來,老子講了修身的第四個要素:“愛國治民,能無智乎。”

如果說,前面講得三點都是強調對生命和意志的修煉,那麼,這一點是指人在現實的社會管理和現實的社會生活中,應該保持一種什麼樣的心態。

這句話的意思很簡單,熱愛自己的國家,治理社會,服務天下蒼生,能不能保持一種“無智”的心態呢?

關於這句話,後人多有非議,認為老子不講智慧,不重方法,沒有智慧和方法,怎麼可能治理好社會呢?

道家強調“無智”,其實是提醒執政者,“聖人無常心,以百姓之心為心”,一定要明白天下人需要什麼,明白社會的大潮流與方向,要結合實際,順勢而為,不可逆流而上,簡單地說就是要循道而行。

《道德經》:一切身外之物皆在輪迴之中,不過是過過手而已

具體來說,應該包含以下幾種含義:

一要查民情,實事求是。

執政者不能高高在上,更不能以官老爺自居,一定要深入民間瞭解百姓疾苦,真實感受天下百姓的生存狀況,急百姓之所急,想百姓之所想,不能道聽途說,更不能人云亦云,千本萬本民生第一本,千要萬要百姓需要是第一要。

二要知民本,載舟覆舟。

荀子講,“民者水也,君者舟也,水可載舟,亦可覆舟”。千秋萬代,與民為敵的,早晚為民所滅,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這是歷史發展的基本規律,無論社會怎麼發展,都不要忽視那些手無寸鐵的天下百姓,永遠要把群眾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才能夠穩定執政基礎。


《道德經》:一切身外之物皆在輪迴之中,不過是過過手而已


三要達民意,懷孝慈之心。

漢代大才子賈誼講,“天下無不可治之民,而有不能治民之吏。觀其民而知其吏,觀其吏而知其君”。做了官,有了權往往忘記自己的“百姓本色”。

總以為自己高明,以為百姓目光短淺,總是懷著一種“先幹了再說”的態度,其實,無有民意做基礎,所有的決策都缺乏科學的依據,什麼時候都必須明白為誰做官,為誰執政的問題,不能動不動就給百姓扣上“刁民”帽子,有“刁民”就一定有“刁官”,有什麼樣的官風就會有什麼樣的民風。

所以,我們只有懷著真誠對待天下人,天下人才懷著真誠對待我們,一定要懂得換位思考,不可太主觀和太情緒用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