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寒30歲重啟跑步,5公里18分鐘,有一種人就是幹啥啥都成!


韓寒30歲重啟跑步,5公里18分鐘,有一種人就是幹啥啥都成!

就在前幾天,韓寒發佈了一條微博,“今年第一次在體育場的訓練,感覺快到夏天”。文字下方還附上了自己的跑步成績以及近照,剛一發出就引發了網友的熱議。

韓寒30歲重啟跑步,5公里18分鐘,有一種人就是幹啥啥都成!

網友們紛紛給韓寒留言,表達自己的崇敬之情,其中就有人回覆:這個世界就是這麼有意義,你以為字比你寫的好的,可是他寫文章更好,你以為寫文章比他好的,他開車更好,你以為開車比他好的,他拍電影更好,正在你以為拍電影比他好的,他身材比你好,一步跟不上就是步步跟不上,看我昨天的評論多好。

韓寒30歲重啟跑步,5公里18分鐘,有一種人就是幹啥啥都成!

而有人也做了韓寒前後身材的對比圖,回頭再看看自己的肥肉,沒有人家有財富有才華,現在終於有一樣可以超過韓寒了,那就是肚子上的贅肉,我們的人生真的是慘不忍睹。

韓寒30歲重啟跑步,5公里18分鐘,有一種人就是幹啥啥都成!

有人覺得,韓寒可能真的是天選之子,要不人家怎麼就這麼厲害呢?像我們這樣的普通人,真的就是幹啥啥不行,吃啥啥不剩了。

為啥韓寒幹啥都能成功呢?

韓寒又髮長微博進行了解釋。

韓寒30歲重啟跑步,5公里18分鐘,有一種人就是幹啥啥都成!

瞭解韓寒的人應該都知道他閃閃發光的人生經歷。當初輟學玩兒賽車,寫書、做導演拍電影,他做過很多一開始別人都覺得無法實現的事情,但是最終的結果都證明了一句話,那就是韓寒行!

而韓寒之所以能夠如此,其中最主要的一個原因就是信念感。就像韓寒在微博裡說的那樣,人類力量和意志的本身,才是一切的源頭。

而力量與意志力想要得以發揮最大的作用,那就需要強大的信念感的支撐。

今天,我們就和大家來聊一聊信念感的問題。

什麼是信念感呢?

在生活中,我們似乎很少提及信念感,實際上,不論是對於什麼職業,什麼身份的人,信念感都極其重要的。

在綜藝節目《演員的誕生》中,導師章子怡和趙薇都曾提到過信念感,章子怡認為“演員要有信念感,要相信自己的角色”。

李冰冰也說過,“演員是個人,不是臺機器,演員需要有信念感,要相信自己一定能成為好演員,只有這樣,才能把演員這份職業做好。”

韓寒30歲重啟跑步,5公里18分鐘,有一種人就是幹啥啥都成!

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說,所謂信念感,就是一個人對某種觀點的堅定不移的確信與信任。

作為演員,想要成功,就要相信角色,相信自己能成為好演員,而對於我們普通人,想要做成一件事情,也是一樣,我們要相信自己可以做到,而這種信念也就是我們成功的基礎。

法國思想家羅曼·羅蘭就曾說過,“最可怕的敵人,就是沒有堅強的信念”。

教育孩子也是一樣。很多父母只是關注孩子的成績如何,擔心孩子考不上好的大學,但是我們從很多事情中都不難看出來,僅僅學習成績好,是無法支撐起孩子的一生的。

而且,越是父母在功利目標下培養出來的孩子,他們就越是脆弱,一帆風順的時候,一旦遇到挫折,他們就會自我懷疑,自我否定,他們不相信自己可以戰勝困難,而帶著這樣的態度也很難生活得幸福。

韓寒30歲重啟跑步,5公里18分鐘,有一種人就是幹啥啥都成!

看到孩子輕易就被挫折打敗,父母會氣憤,覺得孩子不堅強不努力,但是卻不知道孩子其實因為沒有信念感。

《月亮與六便士》裡有這樣一段話:

我總覺得大多數人這樣度過一生好像欠缺點什麼。我承認這種生活的社會價值,我也看到了它的井然有序的幸福,但是我的血液裡卻有一種強烈的願望,渴望一種更狂放不羈的旅途。

而這一點欠缺就是信念感。

如何才能培養孩子的信念感呢?

從1999年第一屆新概念大賽開始,韓寒就開始出現在大家的視野中。之後,他選擇輟學,開始寫小說。在十年之間,韓寒連續寫了6部小說,9部文集。

作為堅持更文的創作者,我們都知道這麼高的產量,並不是誰都可以隨隨便便做到的,不僅需要投入大量的時間與精力,更重要的是,在你創作的過程中隨時都有可能因為這樣或那樣的原因而放棄。想要堅持下來,就需要強大的信念感。

韓寒30歲重啟跑步,5公里18分鐘,有一種人就是幹啥啥都成!

那麼,作為家長,我們如何來幫助孩子培養信念感呢?

首先,父母要為孩子提供“抱持性環境”。

現在社會上出現了很多虎媽鷹爸,逼著孩子去做那些連成年人都未必能做得到的事情,藉此標榜自己教育的獨特性以及孩子的特殊性。

父母的初衷是希望孩子可以更加堅強,更加優秀。但是,這種逼迫的行為卻未必會給孩子帶來正向的引導,反而會讓孩子因為感受到不到父母與自己之間的情感連接。那麼,在孩子遇到困難的時候,他不僅會感覺到無力,甚至會因為感受不到父母提供的支持力量,而更加痛苦。

韓寒30歲重啟跑步,5公里18分鐘,有一種人就是幹啥啥都成!

對於孩子來說,最好的環境應該是抱持性環境。著名心理學家曾奇峰老師認為抱持性環境,就是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給予他肯定,不貶低、不評價、不限制,如果他做不到的時候,就給予孩子一定的幫助,與他一起共度難關。

如果父母可以提供這樣的環境,孩子在遇到問題跌倒的時候,他會感覺到有父母的幫扶,這會讓孩子感覺到支持,從而有力量站起來。

其次,父母要告訴孩子對錯,而不是“你隨便吧”

生活中我們經常會遇到這樣的情況,我們讓孩子往東,孩子非要往西。有時候父母會大喊大叫,訓斥孩子不聽話。還有一種情況,父母因為看過很多育兒書,覺得要給予孩子自由,所以告訴孩子“你隨便吧”,然後我們就會看見孩子愣愣地呆在原地,無所適從。

在《媽媽是超人》裡有這樣一個情節,鄧莎的兒子大麟子問,自己是應該用左手寫字還是右手寫字,媽媽說喜歡左手就左手,姥姥說必須用右手。

而媽媽和姥姥還因為這件事情在孩子面前吵了起來,最後,媽媽說了一句,“你看著辦吧”,而姥姥則氣呼呼地走了。

韓寒30歲重啟跑步,5公里18分鐘,有一種人就是幹啥啥都成!

對於還不懂事兒的孩子,他們沒有能力辨別什麼是對的,所以我們若想培養孩子的某一種行為,或者說想要幫助孩子建立信念感,讓孩子能夠堅定地認為自己是對的,就需要父母的支持。

此時,父母就需要明確地告訴孩子什麼是對,應該做什麼,如何去做,不斷地去幫助孩子堅定信念,這樣孩子在面對事情的時候,才會知道怎麼去做。

如果父母只是發脾氣,或者不給出明確的答案,孩子不僅不知道怎麼辦,甚至還會出現一種感覺,認為“父母是不可靠的”“關鍵時刻我是指望不上父母的”,那麼最終不僅無法培養孩子的信念感,甚至還會影響親子關係。

最後,父母要告訴孩子,“只要你願意,什麼時候開始都不晚”

韓寒曾經是一名體育特長生,他自己也說過,如果當初能夠好好練習,他已經是可以達到國家隊水平的。但是,之後因為喜歡賽車,他放棄了跑步。

對於很多人來說,也許某一次的放棄就會是“永別”,哪怕事後有人提起當初你有多麼輝煌,希望你重新撿起希望的時候,我們大多數的反應也不過是,“還是算了吧,那都是年輕時候的事情了,早就老了”。

韓寒30歲重啟跑步,5公里18分鐘,有一種人就是幹啥啥都成!

但是,在韓寒身上似乎就不會有這樣的限制,時隔十年,他還是以專業的態度迴歸到跑步這件事情上,哪怕不是為了成績,僅僅是為了健康,這樣的態度一直值得我們學習。

前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過:“信念只有在積極的行動之中才能夠生存,才能夠得到加強和磨鍊。”

生活就是對每個人都是公平的,只要你願意付出,那麼它就會給你回饋。而當你不願意努力時,它就會把屬於你的一切都是拿走,無論你是否已經窮困潦倒。

所以,當你抱怨生活不公的時候,其實最應該做的是看看自己都做了些什麼;當你覺得人生痛苦的時候,不妨從現在開始就去努力嘗試,就像別人說的那樣,“種一棵樹最好的時間是十年前,其次是現在”。


陸北老師,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高級育兒師,寶媽一枚,多平臺簽約作者,致力於用最直白的講述,讓父母瞭解最深奧的育兒知識,陪孩子一同成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