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空法師開示:真心自性人人都具備,可為什麼我們都做了凡夫?


聖空法師開示:真心自性人人都具備,可為什麼我們都做了凡夫?

聖空法師開示:真心自性人人都具備,可為什麼我們都做了凡夫?
“爾時,阿難及諸大眾,聞佛示誨,身心泰然,念無始來,失卻本心,妄認緣塵,分別影事。今日開悟,如失乳兒,忽遇慈母,合掌禮佛,願聞如來,顯出身心,真妄虛實,現前生滅,與不生滅,二發明性”。
我們上一節課,學習到見性不生不滅,但是我們可能誰都不會迴光返照到,這兩種作用性確實在我們每個人的身體當下起著作用。凡夫用的是生滅的,聖賢明白的人用的是不生滅的。所以,我們要從這個地方轉出來,如果轉不出來,那我們永遠都是用生滅的來求不生滅的佛果是沒有結果的。《楞嚴經》一個特長,就是一定以不生滅的來修不生滅的佛果,這才是相吻合的。
那在此時此刻,阿難還有所有的大眾聽佛這樣的開示,身心都很安然,也就安心了。聽什麼樣的開示呢?前面第一卷講的,回顧無始劫到了今天,我們確實把真心自性這種宇宙永恆不變的真理、這種規律給遺忘了。所以“失卻本心”,把它給遺失忘卻了,反而以妄想顛倒攀緣的心分別執著。所以“妄認”,“妄”是指的妄想顛倒,以妄想來認為這一切是真實的,知見立知、攀緣。所以“妄認緣塵、分別影事”,妄想認為這一切攀緣心是真心自性。在前面已經學習過了,那這一切都是我們在運用的時候,以第一義諦、以真心自性起用的時候,“分別一切法,不起分別想”,其實本來是如來智慧德相妙用。所以我們問題出在哪裡?我們在運用的時候在這上面滯留了、停留了,產生了攀緣心,也就是立了知見了,成了我們的心意識。本來“分別一切法”就是如來自性所起的了別識了別意,但是我們在分別的這個意思上,產生了自己的知見,所以把這些影和事當成真實的了。


通過佛今天給我們這樣的開示分析,“今日開悟”,今天終於明白了這個道理。阿難打了個比喻:就像一個小孩失去了母親很久,突然又遇到了自己的母親,所以非常地高興感慨萬分。“合掌禮佛”,說佛呀,“願聞如來,顯出身心,真妄虛實”,還想讓佛繼續開示我們身心當中的“真妄虛實”。那在前面已經給開示過了,但我們因為長時間的用妄想顛倒,我們用的時候我們習慣用妄想顛倒,所以希望佛不斷地提攜我們,給我們不斷地開示使我們溫故知新、鞏固,慢慢地習慣用真心自性,慢慢地習慣用真理。
其實在前面雖然講了,但是沒有直接提出來身心。在身體和心的這個作用性上,有真的和假的,虛的和實的。那我們現在每個人,為什麼都做了凡夫?因為我們都是用了虛的、假的。那我們要是用真實的,那這一切也就不存在了。“現前生滅,與不生滅,二發明性”,就是我們在當下運用的時候,生滅和不生滅的這兩種作用性必須要認得清楚。 要不然的話,我們一直用生滅的,那我們學佛到最後還是沒有結局的呀!
所以,這一段經文就是告訴我們,在學佛的當下首要要解決的就是:認得生滅與不生滅的。不生滅的就是真心自性起用,生滅的就是妄想顛倒,這兩個你必須要分清楚。《楞嚴經》從第一卷到第四卷,都是在講真心自性這一部分,後面則是從事上運用的時候去分析了,所以《楞嚴經》在邏輯上是非常細膩的,心若靜不下來,很難領悟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